“裁員廣進”計劃讓我們備受折磨,也許是苦其心志,也許是工作危機,這種環境之下,也讓我們了解一下陸游的一生,在他的故事中,我們找到力量的源泉,讓我們在追求夢想的路上,也能以同樣的勇氣和堅持去迎接每一個挑戰。
陸遊科舉考試屢次不順,不是朝廷突然改變考試範圍,就是他父親關鍵時刻過世。有一次他考了個頭名,卻遇上秦檜的孫子也參加了那場考試,最後與頭名無緣。
踏上仕途後,官做的不大,動不動因言獲罪,時不時被彈劾,經常捲鋪蓋回家。朝廷不給他上前線抗金的機會,他就諫言讓有能力的人領兵出征。結果,他就被扣上個妄議朝政,有不臣之心的罪名被擼掉。
52歲那年,他剛被重新起用沒幾天,就因其他官員舉報他工作期間愛喝酒、工作態度不行,又讓他回家喝個夠。
一般人的人生經驗就像正弦曲線一樣,呈現波浪曲線起起落落,而陸遊的人生就是衰減函數,一直落落。人生是一張茶几,上面擺滿了杯具。陸遊真的是長命而短運,倒楣透頂。他活到了84歲,一生熬死了多少仇害過他的人,但就是等不來國家的崛起。死前給兒子的詩: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為啥這麼慘,有一部分原因是秦檜,在關鍵時刻排擠、打擊陸游,為孫子秦塤爭狀元,主要原因是與權相的政見相左,秦檜權勢熾熱的時候,講究讓步議和,但陸游喜歡發表主戰北伐的意見。然後就沒啥好果子吃了。
宋孝宗誇陸遊的詩筆力甚勁,非他人所及。陸遊很誠實的表達皇帝欣賞我的詩文,我不稀罕,他要採納我的救國主張,我才稀罕呢。
陸游就是這樣真實的一個人,即便他再渴望獲得朝廷重用,實踐他的匡時救國理念,他也不背叛他的根本立場。跟屈原、文天祥這些人一樣,都是願意用一生砥礪名節,百折不撓的人。
但陸游在世至今,有的人說他是愛國詩人,有人說他成天詩裡空談愛國,只為博個好名聲。有人說他天天詩裡意淫吊打侵略者,是個“帶汁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