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川簡介(詩聲揚揚滿崑崙-郭小川詩歌朗誦會側記)

2022-11-26郭小川

詩聲揚揚滿崑崙

-郭小川詩歌朗誦會側記

郭小川

7月19日,三師圖木舒克市在四十一團草湖鎮舉辦的以「弘揚中華文化 傳承紅色經典」為主題的郭小川詩歌朗誦會現場。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美玲 攝

郭小川

郭小川(資料圖)。 郭曉惠 提供

郭小川

7月19日,郭小川詩歌誦讀研究會成員張永蘭激情朗誦詩歌《一個聲音》。 田磊 攝

「他們是東西南北的人,從不曾高枕而臥,

現在在這裡落戶,卻竟十分心安理得;

他們是四海為家的兵士,過慣戎馬生活,

現在在這裡住居,卻竟一點也不覺寂寞。 」

60年前,詩人郭小川隨王震將軍探訪兵團,創作了一系列經典詩作。在這首《在大沙漠中間》,他用詩意的語言展現了一代軍墾戰士戰天斗地、不懼犧牲的偉大精神。

60年後的今天,經過一代代兵團人的努力,曾經的戈壁荒灘變成瞭如今的「大漠綠島」。兵團雖改變了模樣,人們仍不忘這位偉大的革命藝術家,以及他為兵團屯墾戍邊事業發展所做的傑出貢獻。

7月19日,兵團各界人士以及來自全國的郭小川詩歌愛好者,齊聚三師四十一團草湖鎮,透過一場郭小川詩歌朗誦會,深情重溫「戰士詩人」郭小川及其詩歌洋溢著的生命激情和精神力量。

三師圖木舒克市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建波說:「我們舉辦郭小川詩歌朗誦會,是貫徹落實文化潤疆工程的具體行動。我們想透過這項活動,增強兵團廣大幹部職工的文化認同,傳承好兵團精神和胡楊精神、老兵精神,努力把三師圖木舒克市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草湖詩會懷故人

踏著郭小川的足跡,7月19日,圖木舒克市在四十一團草湖鎮舉辦以「弘揚中華文化傳承紅色經典」為主題的郭小川詩歌朗誦會,重溫他詩歌中洋溢著的生命激情與精神力量,懷念他為兵團、三師文學事業所做的傑出貢獻。

這次活動邀請了郭小川詩歌朗誦團隊、郭小川的女兒──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郭曉惠,以及喀什、圖木舒克市朗誦藝術家、詩歌愛好者。

大家先後誦讀了郭小川、賀敬之、柯岩不同時期的12篇經典作品。包括《草鞋》《一個聲音》《晨歌》《團泊窪的秋天》《青松歌》《西出陽關》《崑崙行》等,用詩歌紀念曾經的歷史,銘記人民的詩人。

圖木舒克市融媒體中心員工張桂萍亦是一名詩歌朗誦愛好者,在這次朗誦會上,她與同事岳勝傑朗誦了詩歌《崑崙行》。

張桂萍感嘆:「我們讀郭小川的詩,有如泛舟於燦爛的花海,無時不驚異於它的千姿百態。我們讀他的明朗歡快、讀他的激昂慷慨、讀他的滂沛汪洋、讀他的曲折幽深,在誦讀中品味他的寬廣視野、深邃思想、澎湃激情和情真意切。

「你觀盡人間美景,飽看世界滄桑​​。時間對於你,跟空間一樣-無窮無盡,浩浩蕩蕩。」當北京郭小川詩歌誦讀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方金銘讀完《望星空》時,台下立馬響起一陣熱烈掌聲。

「北京郭小川詩歌誦讀研究會」成立於2018年,是在50歲以上朗誦愛好者中間選拔的優秀團員組成的朗誦團體。近年來,該協會透過研討、學習、誦讀郭小川詩歌,以及其他優秀詩人作家的文學作品,弘揚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本次郭小川詩歌朗誦會,共邀請了9位研究會成員來到三師四十一團草湖鎮,踏上這片熱土後,大家紛紛表示,這裡與郭小川詩中描寫的面貌完全是兩番景象。

方金銘告訴記者:「郭小川憑著一腔熱血和豪情,創作出許多充滿革命激情、膾炙人口的詩篇。尤其是他採風兵團時創作的詩篇,展現出的兵團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創業的景象,讓我印象深刻。之行,我們欣喜地發現,這裡早已天翻地覆,四處洋溢著創新創業的活力與熱情,也讓我們備受鼓舞。兵團的故事傳承並傳播出去。

如今,作為「軟實力」的文化建設已成為這裡的超強「硬核」。圖木舒克市透過深入推動文化潤疆工程,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也將該師市文化建設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三師圖木舒克市黨委書記、政委謝映週說:「我們將落實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要求,立足絲綢之路、唐王城文化、屯裡歷史文化和紅色軍墾文化的實際,努力前行,推動師市文聯、文藝工作邁入國家方陣,打造邊疆文化高地。

郭小川與兵團

士在這裡開墾荒地。

當郭小川一行人拜訪其克里克連時,軍墾戰士和他們的家屬都穿著自己最體面的衣服,將簡陋的住處細細裝扮,為詩人們的到來表示最真摯的歡迎。

連長陳佔真在祝酒時說:「我們這裡荒僻偏遠,你們是連隊迎接的第一批最高貴的客人。可惜這裡還很窮,拿不出好東西來款待你們,這杯子裡裝的是我們自己釀造的包穀酒,我代表全連98名軍墾戰士,祝各位首長們身體健康。

飲下第一杯酒,幾位詩人的臉上雖然堆滿了笑容,可不停眨閃的眼睛裡卻滲出了瑩瑩淚珠。他們本想接過主人的致辭,說話表示回敬,但在那一刻,滿腔的真摯情感卻不知從何言說。 「你們辛苦了……你們平凡得像泥土一樣,但又崇高得像崑崙山一樣雄偉!你們是了不起的人民英雄!」幾人合起來說了幾句不連貫的話語,更多的情感還藏在他們胸間,等待一個爆發的節點。

兵團一行人讓郭小川感受到兵團廣大軍墾戰士戰天斗地、建設社會主義的高漲熱情。火熱的戰鬥生活,也讓他激情滿懷,大大激起了他的創作靈感。回去後,他便創作了膾炙人口的《夜進塔里木》《西去列車的窗口》《雪滿天山路》和《在大沙漠中間》等系列詩歌。

60年間,郭小川那支沾滿了熱情與信念的筆,一直在三師人的手中傳遞著。今年,在全國上下喜迎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三師掀起了新一輪郭小川詩歌朗誦熱潮。

王建波說:「郭小川的作品激勵著一代代兵團人紮根邊疆、幹事創業。在這新時代新階段,我們舉辦這次郭小川詩歌朗誦會,是貫徹落實文化潤疆工程的具體行動。我們想透過這項活動,增強兵團廣大幹部職工的文化認同,傳承好兵團精神和胡楊精神、老兵精神,努力把三師圖木舒克市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在抗戰初期,郭小川便與兵團結緣。

1937年9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懷著滿腔熱情的青年學生郭小川在八路軍駐晉辦事處報名參軍,後來被分配至一二〇師的三五九旅。此後的三年間,郭小川一直工作、戰鬥在三、五九旅,並成為當時王震旅長的直接下屬。

1963年7月,三五九旅老領導、農墾部部長的王震邀請時任人民日報特約記者的郭小川和妻子杜惠以及詩人賀敬之、柯岩夫婦等,一起到兵團進行為期半年的參觀、訪問。

這次兵團之旅,郭小川心中充滿期待:「希望這次在新疆,能以記者的方式,每到一個地方待上一兩個月,多跑一些地方,爭取為兵團寫出一本書(長篇通訊)…”

來到兵團後,郭小川接到了兵團副政委張仲瀚委託的重要任務──幫助兵團作家鄧普修改紀錄片《軍墾戰歌》的解說詞。後來,這部紀錄片深受觀眾的歡迎和稱讚,並激勵鼓舞了數以萬計的支邊知識青年來到兵團,將他們的青春獻給祖國邊疆的建設。

當年11月,郭小川一走訪前進總場即四十一團草湖鎮,了解了前進總場自創建農場以來的各項生產發展情況,郭小川感嘆道:「你們憑著一片丹心兩隻手,在戈壁沙漠、蘆葦荒灘上開墾出千萬畝良田沃土……我要用我的筆把你們的英雄事蹟寫出來,向全國宣傳。是不朽的。

此後,他們又前往位於麥蓋提縣英曼的四管處前進三場。前進三場六連(也稱為「其克里克連」)是一個四處被沙漠包圍的小島,5年前,20餘名軍墾戰

故地60年蝶變

詩人走了,但他與兵團的緣分並未結束。

郭小川的詩歌昂揚真摯,充滿了振奮人心的力量,感染和激勵著正在幹事創業的三師兒女趙續紅色血脈,接續奮鬥,在新時代兵團特色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的火熱實踐中淬煉自己。

在一代代兵團人的努力下,郭小川曾經踏足的荒原變成興旺發達的現代化城鎮。如今的四十一團草湖鎮——產在城中、城在產中,「一帶一軸、一城四區」空間格局已被打造,綠色產業資源與紅色旅遊資源相得益彰。 2021年,該團鎮也獲得「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

如今的三師,美麗宜居。圖木舒克市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9.5%,是南疆的沙漠森林城市。三師域內生態旅遊特色明顯,有西北地區最大的平原水庫-小海子水庫,有集山水林草沙風光於一體的永安湖,更有綿延數百里的原始胡楊林。

這裡還是投資興業的熱土寶地。物產資源豐,是南疆重要的優質棉和乾鮮果生產基地。政策區域優,這裡疊加了西部大開發、經濟特區的最新優惠政策。

如今,圖木舒克市已經擁有喀什經濟開發區兵團分區、圖木舒克經濟技術開發區、草湖經濟技術開發區3個開發區。 2021年,圖木舒克市完成生產總值224.66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9.86億元,年增33.2%。

郭小川詩歌朗誦會結束後,來參加的十三師作家協會成員肖閒梅在朋友圈中寫下這樣的文字,「走在詩人的詩裡,流汗流血的地方已是街道通衢,草鞋印記的地方鋼構的建築林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圖木舒克市——這片英雄的故土、這片詩歌文化的聖地,正於轉變之中向著新征程闊步前行。 、通訊員劉偉林)

郭小川

更多兵團新聞,請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兵團發布”

郭小川

更多兵團新聞,請掃碼關注:嗶哩嗶哩帳號“兵團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