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輝個人資料:「雙子星」的兄弟情,絕對是世間罕有

2024-04-05孔令輝

1995年,第43屆世乒賽男子單打冠軍孔令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忽然痛哭出聲。 這並非因為開心激動而哭,而是因為他在決賽裡擊敗的對手是劉國梁,自己最好的兄弟。

兩人在這場比賽上,都有心讓對方。結果還是劉國梁故意漏了一個破綻,讓孔令輝贏得了冠軍。在兩人心目中,多少個冠軍、獎勵,都比不過對方。

當年國乒的「雙子星」一同從最普通的比賽打拼,一路站在世界最高峰,這份感情始終沒有變質。

在他們的故事裡,有過溫暖、激情,也有過低谷、分歧,時隔35年,依然令人欽佩。

01 年少相遇,乒乓球壇雙子星

孔令輝和劉國樑的相遇,是一種奇妙的緣分。

1975年,孔令輝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一個運動家庭,他的父親是省乒乓球隊員。 受到父親的影響,孔令輝從小開始練球,進步很快。

當時,中國乒乓球事業正處於低谷期,在歐洲新出現的橫拍打法對中國的直拍打法產生了嚴重的威脅,導致中國乒乓球成績快速下滑。

為了挽救這種趨勢,國家決定組成一批年齡在12歲到15歲的青少年乒乓球隊,接受新式訓練,尋求突破。 這支青少年球隊的目標就是衝破歐洲打法阻礙,再度衝擊世界冠軍。

為了這個目標,孔令輝的父親也狠下心,把僅僅12歲的孔令輝送到了這支青年隊。

同時,劉國梁正作為一名小將鋒芒畢露,他也是6歲便開始練習乒乓球,橫掃整個學校,後來跟其他隊的球員切磋,依然不落下風。

不久後,劉國梁也被選入這支青年國家隊,成了孔令輝的戰友。 劉國梁來到之後,成為了孔令輝的捨友,兩人住在同一間屋子裡,連桌子櫃子都是用的同一個。

兩人同樣是“乒乓球天才”,很快就成為了好朋友。兩人每天一起訓練,到了飯點就輪流去打飯,帶回來一塊吃飯。

當時隊裡為了補充營養,常常會發一些水果,其中最多的就是橘子,每次一發就是一大袋。 兩人把橘子放在一起,當做零食,結束訓練就來一場友誼賽,誰輸了就負責剝橘子。

隨著兩人一天天成長,友誼也加深,雖然都成熟了許多,但那份玩心還是沒有改變。在訓練之餘,孔令輝和劉國梁會把零錢匯總在一塊,合起夥來買零食吃。

但是這錢有多有少,於是兩人訂了規矩,誰的錢少誰去跑腿,給的多的就在屋裡等著。

那時候外面的超市離得很遠,訓練完兩人都累得不想動彈,再去買零食是一件非常磨人的事情。但為了能夠好好享受一會兒,吃點苦倒也沒什麼。

孔令輝在吃東西上有個嗜好,就是喜歡吃山楂球、山楂片,這種用山楂做成的酸酸甜甜的糕點非常合他的胃口。

這是孔令輝的父親從小帶他培養起來的習慣,山楂球開胃促消化,能夠幫小孩子多吃、多吸收,孔令輝一直保持到現在。

每次孔令輝的父親前來看他,就會給他帶一大包山楂球,所以孔令輝的山楂球吃不完,每次想吃點其他的換換口味,就會拿這些山楂球和其他隊員換。

儘管兩人生活在一起,但是孔令輝和劉國樑的生活習慣存在很大的差距。 劉國梁比較散漫隨性,而孔令輝井井有條,務求工整嚴格,每次吃完飯,他都會把桌子擦得乾乾淨淨,但是僅限於他自己的那一半。

是的,只擦一半,除此之外,東西的擺放、疊衣服之類的事情,孔令輝都是只做好自己,兩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也是一種比較舒適的相處方式,他們無法互相說服對方改變,於是採取這種「互相尊重」的方式。

相較之下,劉國樑的東西亂七八糟,被子從來沒有疊過,衣服也是亂七八糟堆在一團,桌子櫃子上全是飯。 不過劉國梁有這樣做的底氣:他有個好哥哥。

劉國樑的哥哥劉國棟也是從事乒乓球事業的人,在劉國梁入選國家隊之後,劉國棟也來到了國家隊,不過劉國梁是男子乒乓球隊隊員,劉國棟則是女子乒乓球隊的陪練。他來到這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想要陪伴自己的弟弟。

劉國棟深知弟弟做事毛躁隨性,不放心他自己在國家隊。所以常常來看他,每次來的時候都會幫他把宿舍收拾一番。

1995年,劉國樑和孔令輝都參加了第43屆世乒賽,雙雙打進決賽。 距離冠軍只有一步之遙,曾經的隊友如今站在了對面,成為了自己的對手,兩人都是有些尷尬。

為了顧及對方感受,誰也不敢下狠手。因而這可能是世乒賽史上最“沒水平”的一場冠軍決賽,發球無力,接球散漫,觀眾們在台上有的看著著急大喊,知道他倆關係的則“哈哈哈”笑個不停。

最終還是劉國梁演技更佳,讓了孔令輝一下,最終孔令輝拿下了人生中最不想要的冠軍。 比賽結束後,劉國樑和孔令輝雙雙回到宿舍休息,記者敲開大門,只見到這倆人對著哭,獎杯獎牌隨手放在了一邊。

顯然,兩人更珍惜這段友誼,至於冠軍,倒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但是兩人都是乒乓球界的天才,今後參加男子單打比賽,難免會成為對手,總不能每次都哭吧? 於是他們商量了一下,決定以後拿出實力打,拼真本事,但是最後得到的獎金對半分。

起初劉國梁覺得自己沒有孔令輝贏得次數多,如果五五分,孔令輝難免會有些吃虧,所以劉國樑不願意這樣「佔便宜」。但孔令輝堅持這樣分,於是只好暫行。

其實也不是說孔令輝的水平比劉國梁更高,其實真要論起來,兩人不分上下。 但是劉國梁當時還有些毛躁,心態容易出問題,在賽場上發揮不夠穩定,所以他戰敗的機率更大。

但是後來幾場比賽,兩人又對上了。儘管事先說好了五五分成,但是都沒有願意下狠手的,不管輸贏都有一半獎金,但是贏家的心理壓力更大,還不如輸了。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兩人越來越消極,只想「擺爛」。於是兩人覺得這樣不行,便改成了另一種分法:誰贏了就拿走60%的獎金,輸的人只有40%。

經過這樣一番挑戰,比賽也有動力了,而相差的不多,也不會為了獎金傷了和氣。

也是依照這樣的分法,兩人才能互相鼓勵,既是對手又是朋友,一起在賽場上越走越遠。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期間,劉國樑和孔令輝都參賽了,但是劉國樑的狀態很差,如果一直焦躁下去,劉國梁很難拿到什麼獎。

為了幫助劉國梁擺脫這種狀態,劉國棟專門找到劉國梁,為他做心理輔導。但是劉國梁完全不聽哥哥的話,甚至還跟劉國棟爭吵。

劉國棟一氣之下用腳把孔令輝的床都踹開了一個大洞,他把劉國梁吵了一頓,終於「吵」醒了劉國梁。

經過劉國棟一番“吵”,以及孔令輝的鼓勵,劉國梁幡然醒悟,像是覺醒了一樣,開始橫掃賽場。 在奧運會上發揮完美,拿下了單打冠軍,與孔令輝一起奪得雙打冠軍。

至此,劉國梁已經成為了奧運、世界盃和世乒賽的大滿貫。 2000年奧運他雖然也參加了,但是發揮不佳,至此,劉國樑的狀態越來越差,他本人也不想打乒乓球賽了。

02 世事浮沉,情誼不改

2002年,劉國樑與孔令輝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劉國梁已經把世界級成就全部拿過,於是想轉行當教練。

其實孔令輝也早已實現了“大滿貫”,2000年,劉國梁在奧運會上與冠軍失之交臂那一次,奪冠者正是孔令輝,將奧運冠軍收入囊中之後,孔令輝也集齊了各大比賽的冠軍。但孔令輝感覺自己還有餘力,想留在隊伍裡打比賽,故而沒有退休。 本來孔令輝以為,從此劉國梁就要和他「分開」。

劉國梁當的教練,居然就是國家隊教練,孔令輝仍在隊裡,成為了劉國樑的隊員,這讓兩人哭笑不得。雖然身份發生了轉變,但是劉國梁依然堅持跟孔令輝住在一個宿舍,只是訓練時是劉國梁帶他們訓練。

劉國梁成了孔令輝的上級,絲毫沒有影響兩人的關係,反而加深了這種情誼。 平常孔令輝在訓練中表現不佳,劉國梁也不會偏袒他,而是私下提醒他該如何注意。

在訓練中,孔令輝更是事事爭先,對劉國樑的安排完全信任,每次都能做到隊伍裡最佳的一個。 他這麼做,也是想協助劉國梁更好地管理這個隊伍,給其他隊員起個帶頭作用。

兩人的兄弟情無比堅韌,不管是多大的打擊都沒有動搖過,即便是被每個隊員視若生命的奧運名額。

劉國梁成為教練之後,自然也會肩負起籌備2004年雅典奧運的職責,這其中就有選手大名單的決定。

孔令輝很想再參加一次奧運會,他知道自己繼續戰鬥的日子不多了,在退休之前能再度登臨體育界最大的盛會,即便沒什麼好成績也已經圓滿了。

但當結果出來以後,劉國梁第一時間找到了孔令輝,告訴他名單上沒有他的名字。這讓孔令輝深受打擊,也讓劉國梁陷入了輿論風波。

不少人揣測,孔令輝的實力大家有目共睹,不讓他上的可能性很小,除非有人從中使壞。 很可能是「好兄弟」劉國梁耍手段打壓孔令輝,導致他沒有入選。

但孔令輝從來不會這麼想,因為在落選以後,孔令輝每天都很消沉,是劉國梁日日跟隨在身邊,陪他一起發洩情緒。他們之間根本不需要這樣的懷疑,這就是十幾年的兄弟交情。

不久,經過商討,隊裡決定再給孔令輝一個機會,但他需要證明自己的實力。 為了保持狀態,磨練鋒芒,孔令輝瘋了一樣地參加訓練,其訓練強度連劉國樑都有些發毛。

就在孔令輝憑藉著努力再次入選奧運名單之後,又有人覺得是劉國梁給他托關係走後門,才讓孔令輝獲得這個名額。

對此,劉國樑和孔令輝自然更加不在意了。公道自在人心,最終還是靠實力說話。

03 兩種教練風格,一道無聲默契

2006年10月,孔令輝正式退休。原本,孔令輝覺得自己退休時一定不會當教練,可能會找一些其他清閒點的工作。但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心理,他也留在國家隊當了教練。

男隊是劉國梁在帶,那我就去帶女隊吧! 帶著這樣的念頭,孔令輝成為了中國乒乓球女隊教練,之所以選這個,也許是為了跟劉國梁繼續「亦敵亦友」。

劉國梁為人十分隨和幽默,帶領時也是表現得非常輕鬆,但是隊員一個個非常認真嚴謹,在比賽時一絲不苟。而孔令輝雖然很嚴格,帶出來的隊員卻活潑好動,充滿生氣。

這種有趣的現像或許正是兩人默契內在的體現,在外表現隨和的劉國梁,也有孔令輝的嚴謹;而孔令輝嚴肅的背後,也許是別樣的有趣。

他們就是這樣一動一動的絕配組合,早在打球的時候就是這樣。

當初兩人徵戰雙打賽場,孔令輝衝動容易著急,劉國梁則在劉國棟一番好罵之後變得沉穩,在打球的時候,孔令輝會情緒激動地大喊,而劉國梁此時正好不急不緩地操作,以緩解孔令輝的情緒。

在比賽時的差異也被孔令輝和劉國梁帶到了訓練隊員上。 例如劉國梁在帶人的時候,雖然表面上溫和好相處,實際上很懂得方法,嚴厲的同時也能打動人。

2006年,劉國梁剛帶隊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刺頭隊員:陳玘。

如今陳玘也是奧運冠軍,實力與名氣兼備,但是當時他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將,雖然有實力和潛力,被劉國梁看好,但是他非常衝動,容易情緒化。

當時陳玘在一些國際比賽上連續失敗,惱怒之下做了許多賽場發洩的事情,影響非常不好。 為了製止陳玘這種行為,劉國梁決定好好懲罰他。

劉國梁沒有說太多大話,而是讓陳玘到河北省的一個農村接受再教育,再教育的內容就是到養豬場餵豬。這段經歷讓陳玘終生難忘,也深刻磨練了他的意志。

經過一個星期的改造,陳玘脫胎換骨,一改以往的衝動。 他不僅主動對球迷們道歉,還乖乖接受了罰款、留隊查看的處罰。

後來,陳玘得知劉國梁在罰了他兩萬元之後,自己也帶頭罰兩萬元,以彰顯公平。自此,陳玘對劉國梁心服口服。

劉國樑就是這樣剛柔並濟地帶隊員,才養成了他們不驕不躁、沉穩冷靜的風格。 雖然在外人看來有些“高冷”,但這種心態在賽場上是最能穩定發揮的。

相較之下,孔令輝帶隊員則要顯得直來直去。 他雖然帶的是女隊,但從來不會因為隊員是女孩而心軟,嚴厲起來十分嚇人。

但孔令輝只看表現不看人,只要做得好,他從來不會吝嗇溫和的神色和讚美。所以隊員們平日對孔令輝也沒什麼畏懼的感覺,只有在發揮不好的時候才擔心孔令輝發飆。

但也許正是因為太過耿直,孔令輝在面對打擊的時候也容易心灰意冷。 就在2017年5月,網上傳出孔令輝在新加坡欠下天價賭債的事情,隨後孔令輝憤怒地發文闢謠。

儘管孔令輝並沒有參與到賭博中,而是他的某位親戚朋友在輸了之後產生債務糾紛,而孔令輝觀看時也留下了個人信息,後來因為這起糾紛被訴訟。

但事情已經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很快孔令輝被停職,離開了國家隊。 其實只要孔令輝是清白的,只需要等一段時間,就可以重新參與到教練任務中,後來不少人也勸孔令輝再度出山,但孔令輝鐵了心要與乒乓球事業告別,別人也無可奈何。

後來劉國梁也專門找過孔令輝,面對昔日的老友,孔令輝依然是那個決定。劉國梁懂他,事業沒有勉強,兩人的默契就在其中。

如今,劉國梁依然在乒乓球界擔任職務,而孔令輝早已低調地蟄伏起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兩人雖然不再像以前一樣經常見面,但心中的那種情誼從來沒有隨著時間而淡化。

從1987年一起在青年隊打拼到今天,他們已經共同經歷了35年的風風雨雨。踏過坎坷,克服磨難,品嚐勝利喜悅,從賽場到訓練場,這對「雙子星」始終不離不棄,互相扶持。

也許未來的某天,他們還會再度聚在一起,為國家隊培養更多的人才,讓曾經的遺憾得到彌補。 但不論做出什麼選擇,他們都理解彼此,永遠是惺惺相惜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