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巧為他人掩過,他人終捨身相報

2024-11-18楚莊王

楚莊王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熊旅率軍攻打鄭國。當鄭國戰敗投降時,晉國軍隊卻趕來幫錘兒。於是,楚莊王趕緊調轉矛頭,同晉國軍隊展開大戰。

在和晉國鏖戰中的危急關頭,有位叫唐狡的將領奮不顧身,拼死作戰,於萬分危難中,捨身解救了楚莊王,使楚軍奪得了那次戰鬥的全面勝利。

戰後,莊王論功行賞。但唐狡表示不要任何賞賜,只是說“我這是為了報恩啊”。莊王不解:“寡人德薄,又未嘗異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意思是說“我的德行淺薄,又不曾特別優待你,你為何毫不猶豫地為我出生入死到這樣的地步呢”?唐狡才回答說:“臣當死,往者醉失禮,王隱忍不加誅也;臣終不敢以蔭蔽之德而不顯報王也,常願肝腦塗地,用頸血湔敵久矣,臣乃夜絕纓者”!

原來,七年前莊王平定了令尹鬥越椒政變後大宴群臣。為了助興,莊王令寵姬嬪妃統合出席。

楚莊王

席間絲竹繞樑,輕歌曼舞,美酒佳餚,觥籌交錯,直到黃昏仍未盡興。莊王便命令點燭夜宴,還特別叫最寵愛的兩位美人許姬和麥姬輪流向文臣武將們敬酒。

這時,忽然一陣疾風吹過,筵席上的燭火被吹熄了。酒壯慫人膽。一位喝高了的愣貨,乘機拉住了許姬的手。拉扯中,許姬扯下了那貨帽子上的纓帶。

國君之愛也敢非禮,這不是小蝌蚪粘鴨子——找死嗎!許姬到莊王面前告狀,讓楚王點亮蠟燭查看眾人的帽纓,以便找出剛才無禮之人。

但莊王聽了,卻傳令暫且不要點燃蠟燭,而且大聲說:「寡人今日設宴,大家要一醉方休。現請諸位都去掉帽纓,以便更加盡興飲酒。」直到大家都把帽纓取下才點上蠟燭,而後直至君臣盡興而散。

楚莊王

席散回宮,許姬怪楚莊王不給她出氣,沒有國君的樣子。莊王卻說:「此次宴飲旨在大家盡興,融洽君臣關係。酒後失態乃人之常情,若要究清楚罰也不罰?罰大剎風景,不罰君威何在?」 於是那愣貨蒙混過關,蒙混過關的愣貨就是唐狡。這就是唐狡所說的「臣乃夜絕纓者(那夜丟掉帽纓的人)」的原委。事情傳開後,那次宴會就成了歷史上著名的「絕纓之宴」。

楚莊王

歷史上有范增為殺劉邦而設的“鴻門宴”,也有康熙帝為加強友善而辦的“千叟宴”。不知當時的楚莊王是否想到“絕纓宴”的後果,也不知當時的許姬是否明白其中的道道。但楚莊王熊旅最終飲馬黃河,問鼎中原,成為春秋第一位來自周王朝權力系統外的蠻夷霸主。

這是不是人們常說的「得饒人處且饒人」的結果呢?多少有點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