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梁小霞的英雄事蹟簡介(戰疫一線綻放青春霞光)

2022-11-16梁小霞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桂傑)「小霞從小就希望能為父老鄉親解除病痛、帶來安康。上中學時,女兒就種下了學醫的夢想。」父親梁均林憶起女兒梁小霞說,“女兒犧牲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這是我永遠的痛,同時,也是我內心的驕傲!”

梁小霞於2012年考入廣西醫科大學護理專業。 2015年6月以優異的成績從廣西醫科大學畢業後,她如願成為南寧市第六人民醫院內科護理師。

圖片來源:南寧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該院內一科副護士長黃麗萍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至今,內一科護士站的牆上,2月「最滿意護士」評選欄內,還掛著梁小霞的工作照。 「從事護理工作4年,小霞總是最早到病房,最晚離開,沒請過一次假。」在她眼裡,梁小霞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對病人親切體貼,不怕髒不怕累,病房裡的患者和家屬,幾乎都能叫得上她的名字。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襲武漢,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悄悄打響。 2月中旬,醫院選派醫療隊員馳援湖北,梁小霞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奔赴抗疫前線。她幾次找到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李玉環請戰,言語堅定懇切,“我希望成為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的一員,我有重症患者護理經驗,隨時聽候組織召喚。”

2月18日,梁小霞再次寫下請戰書,並向醫院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寫道:「我深知救死扶傷是我的本職工作,我願意且決定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勇擔責任和考驗!」梁小霞如願入選廣西第七批援鄂醫療隊。

在出征前,梁小霞對父母說,“現在國家需要我,我要去武漢,爸媽在家等我勝利歸來!”

2月21日,梁小霞擔任廣西第七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隨隊奔赴武漢。抵達武漢已是深夜,室外氣溫接近攝氏零度。為及時清點、搬運物資,梁小霞主動留下幫忙。

醫療隊只有半天休整,經過緊急上崗訓練和考核,梁小霞被選為第一批上崗隊員。 2月24日起,在協和醫院西院重症病房,多了一個防護衣上寫著「廣西小霞」的忙碌身影。

悶熱的防護服,雙層鞋套,雙層帽子,厚厚的N95口罩,三層手套,緊繃的護目鏡,層層防護下,從患者吃喝拉撒、清理口腔等生活護理,再到呼吸機參數的調節、心電監護等技術操作,梁小霞認真細緻地將每項工作做好。

在當班的4小時裡,每15分鐘要觀察一次患者病情變化,巡視完還要寫記錄、做治療、給患者吸痰或處理其他事情,上一個夜班連板凳都沒空坐。下班時,梁小霞脫下厚厚的已經被汗水浸透的防護服,看到自己的臉上滿布了傷痕和勒痕,剪短後的頭髮已經濕透,她和同事打趣說:「等疫情過了,我們一起好好去做個美容!

在工作過程中,梁小霞發現連最基礎的紮針,也會因護目鏡和手套的影響變得異常艱難,於是便利用休息時間反复練習盲穿技巧,提高了扎針的成功率。

「小霞所在的重症病區,感染風險極大。」前去駐地探望的李玉環很擔心小霞,「我問她怕嗎?她說『那麼多人等著我們救命,時間就是生命,我顧不上害怕,只想救人。

一位80多歲的患者,家人也感染,收治在不同醫院。梁小霞主動餵老人吃飯、清潔、陪伴……老人感動地說:“小霞,就像一道美麗的霞光,讓我重新燃起了希望。”

2020年2月28日凌晨5時,天剛擦亮,梁小霞穿戴整齊,搭上前往協和醫院西院的專車。在車上,她還在隊員微信群組裡細心交代:「大家吃東西注意……辛苦大家!」萬萬沒想到,這是她留給大家的最後一段話。

那一天,正在工作的梁小霞突感不適,為了不給病區添麻煩,她堅持獨自出艙,隨後暈倒在緩衝區。雖經緊急救治,梁小霞卻再也沒有醒來。

「28歲的她走得太匆忙,什麼都沒來得及說。」事後,李玉環在整理小霞的物品時看到了她的一段日記:「很累了,呼吸急促,眼睛已經基本上看不清楚了。

「入學時,女兒在QQ空間寫過這樣一句話:從選擇學醫的那一刻起,我是真的愛上了它,實踐初心永無悔。女兒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 梁均林動情地說。

不久前,梁小霞榮獲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光榮稱號,但她,缺席了這次頒獎。

資料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