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國學林昇的簡介(誰是林昇)

2022-11-12林昇

林昇

林昇何許人也?或許咋聽之下頗感陌生,但是林昇的一首七言絕句可謂家喻戶曉,這首詩便是《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任何版本的小學生必背詩詞裡面一般都會有這首用詞精準,設計巧妙的諷諫詩:明面上描寫熱鬧的西湖歌舞說起,細讀卻讓人背脊生涼,詩人愛國的愛國之情可見一斑。

林昇

相較於詩的盛名,原作者林昇倒顯得默默無聞,人們對他頂多只知其名,流傳下來的史料也很有限,很多史書記載乾脆直接就寫「生平不詳 」。

翻遍史籍,大致只了解到林昇是浙江平陽人,南宋詩人,活躍於宋孝宗時期,傳世的詩文很少,這首《題臨安邸》是一首題壁詩。

不太高產的詩人偶以佳作傳世,人們往往會記住詩文而忽略詩人,例如大家都會背《憫農》,「鋤禾日當午」念得朗朗上口,卻未必了解李紳其人。

林昇

宋孝宗

有趣的是,就算是在有詳細生卒年的資料中,林昇的「生卒年份」竟然如此大相逕庭。 「新課標語文課學習必讀叢書」-《小學生必讀古詩詞75+80首》中對林昇的作者簡況是:「

林昇(西元1174——西元1190)字夢平,浙江平陽人……按照這位生卒年來算,林昇只活了17歲,這顯然不太可能。

不少資料對林昇的生卒有這樣的記載:生活在南宋孝宗朝,但之後具體的時間卻有了兩種分歧:「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 」 與「住在南宋孝宗朝(1163-1189)」。

僅從壽數而論,顯然第一種記載是更可信的,按第二種記載來看,林昇只活了26歲,這對於一個成熟詩人而言單算英年早逝了。

林昇

完顏雍

「1163-1189」正是南宋孝宗在位年限,所以這個不應被視為林昇的生卒年份。

或許是這些編者在引用資料時沒有加以考據,然後以訥傳訌將宋孝宗的在位時間誤作林昇的生卒年份。

還有一些文獻的記載是:林昇,字雲友,又稱夢屏,號平山居士,南宋詩人(1123~1189)。

從壽數上講這個時間段還是比較可信的,但是仔細推敲,仍存在疑點:1189年是南宋孝宗禪位的年份,而同期的金世宗完顏雍的生卒年正好是“ 1123-1189”,這就耐人尋味了。

林昇

因此目前文獻中相對可信生卒年份只剩下「1106-1170」了,反查生卒年份在「1106-1170」的南宋詩人,發現除了林昇之外還有一位叫「林外」的詩人。

仔細翻看這位名為“林外”的詩人資料,終於發現這位“林外”和大家認識的”林昇”,應該是一個人。

當年詩人滿腔憤慨在一酒肆牆上提下了這首題壁詩《題臨安邸》,當時詩人用的是行草,因此最後的落款到底是「林昇」還是「林外」莫衷一是。

《西湖遊覽志》記載這首詩的作者為“林昇”,之後便廣為流傳。後來考據得知詩人的真實姓名應該是」林外「。

林昇

精忠岳飛中的宋高宗

當然有人會質疑,詩人活躍於南宋孝宗時期,倘若他1170年便去世了,那麼他的活躍時間應該在宋高宗執政期間。

這位「林外」先生科場不順,直到1160年才考中進士。他為人桀騁不馴、滿腔憤慨,但是由於身無功名所以也默默無聞,直到孝宗朝才開始出仕,活躍於孝宗年一說也就順理成章了。

一個恃才傲物的文人固然不值得稱頌,但是一個沒有傲骨的文人就更不值一提。相信在兩宋交接時期,他與陸遊、楊萬裡、範成大一樣都有一顆忿忿不平的愛國心

雖然林昇只留下了為數極少的詩詞,但是一首《題臨安邸》已足以流傳千古,值得後人敬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