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電視劇《勳章》的時候,70多天的拍攝期,幾乎每場都有他的戲。無論是精神還是體力上,林熙越都在挑戰自己的極限。可是,除了一次小小的嗓子發炎,他安然地度過了這段艱難的時期。 「有時候,人總比自己想像中更有潛力。」林熙越這樣評價自己。
出師便告捷
林熙越一再強調自己是有福氣的人,言談中,他充滿感激。多年前從中戲畢業後,林熙越如願進入國家劇團,從此過了陽春白雪的日子。有別於其他忙於接拍電視劇的同學,林熙越安心開始演話劇。這一登上戲劇舞台,就是許多年。當時,拍電視劇在他眼裡,是不入流的生計,在攝影機前被導演擺佈的感覺,遠不如面對眾多劇院觀眾鼓掌時的激情。但是,偶爾也有朋友拉他演戲,跟玩票性質似的,林熙越從來不當真,生活雖然清貧,但他有藝術為伴。在影視圈裡,他永遠是個新人。
不用說,林熙越是個好演員。是好演員就會閃光。有一天他在北京郊區遊玩,接到一個電話,說是有劇組,馬上要開機了,找主演。這事兒,聽起來就不太可靠。一個要開機的劇組,怎麼會連男主角都定不下來呢?林熙越滿腹狐疑,勉強答應「給導演一次機會」。回城裡,一見面,林熙越發現導演就是拍過《不要跟陌生人說話》的薑偉,當時雖然才華初露,卻不太知名。姜偉遞給他一個光碟:「回去看劇本吧,過兩天,打電話給你」。林熙越帶著光碟回去,以為又是一部無聊的電視劇,沒想到,這一看,就是十幾個小時,從晚上八點到第二天十二點。這劇本實在太好了,超過他的想像,可林熙越也因此而更加狐疑。這麼好的本子,怎麼可能放心請他這麼新人來演?
期待中的電話一直也沒來,林熙越知道自己沒戲了,心想天下哪能掉下派來。他反而鬆了口氣,開心的約朋友去郊區玩,山區裡訊號不好,林熙越索性關機。回到城裡來,打開手機,十幾則簡訊和未接來電。林熙越回過去,是導演的聲音:「差不多就定你了,再等等吧。」林熙越心裡更犯憷,他不但沒有興奮,反而忐忑的問道:「導演,您看我能成嗎?這麼好的本子,別砸我手裡了。這一夜,他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第二天一大早,經紀公司的朋友打電話來:「林子,那戲找別人了。」林熙越一陣失落,也坦然:「是該找別人,我又沒名氣又沒經驗,哪能找我演啊。等到了飯桌上,朋友才拍著他的肩膀:“簽了,男主角,六百多場戲,投資方雖然有點不樂意,想找大腕,但導演指名要你。”
這部戲,就是即將重播的電視劇《沉默的證人》。這部戲的結尾,有一場二十多分鐘的獨白,林熙越一口氣演下來,拍攝現場所有人都鎮住了。導演姜偉說:「林子,這戲只有你能演。」 林熙越十分感謝這次機會,好的劇本、好的導演、好的人物,幾乎是所有年輕演員想都不敢想的豪華班底,卻給他碰上了。因此,他覺得自己特別幸運。
從《女人一輩子》到《勳章》
作為演員,林熙越似乎有點不自信。每次導演找他演戲,他總是忐忑的問:「導演,我能行嗎?」因此,有過數面之緣的陳家林,邀請他出演《女人一輩子》中的劉忠良時,林熙越也格外忐忑。身為女人戲裡的男人,劉忠良這個角色其實戲份也很重,劇中要求他周旋在兩個女人之間。如何把這種「憋屈」的角色演好,而且不讓人討厭,是林熙越最擔心的。還好陳家林導演給了他很大的創作空間,在現場拍攝時,陳家林導演從來不說演員演得不好,也從來不粗暴的打斷,要求演員再來一次,他只是輕描淡寫的說:「情緒能不能再出來一點? 」這反而令林熙越有了更多的創作熱情。有場戲,殷桃演的桃子和劉忠良重敘舊情,這場戲沒有按照劇本里來拍,當時導演就讓他們倆盤腿坐炕上,只管氣氛營造好,台詞讓他們自己說。兩頁紙的台詞,林熙越和殷桃即興表演,動情之處,兩人十分入戲。最後,這場戲出來的效果,令所有人都十分滿意,觀眾也頗有好評,而林熙越飾演的劉忠良,也擁有了許多女性粉絲。
林熙越覺得劉忠良這個人物,離現實生活中的他並不遙遠,因此他演起來也輕鬆些。而最近在播出的電視劇《勳章》裡,丁永全這個人物,卻令他十分犯難。丁永全是個很倔強的人,這股倔勁兒,使得他會做出現實生活中常人無法理解的事。為了讓這個人物活靈活現,林熙越始終憋著股勁兒,再加上戲份重,台詞量大,他演起來也格外辛苦。而且《勳章》中有很多戰爭場面,擅長拍戰爭戲的陳家林導演十分愛惜演員,每次都提前把炸點位置告訴他們,安排他們走位,但初次接觸戰爭戲的林熙越,依舊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來適應。當陳家林導演一按按鈕,美滋滋的看著滿場子煙霧瀰漫,演員們都一副苦不堪言的表情,陳導揮揮手,不以為意:「你們這算什麼,當年我一個鏡頭三百個炸點,現在才一百多個,太好弄了」。林熙越聽到這句話,只好硬著頭皮提著槍衝進煙霧之中。剛開始拍戲時,他發現自己老縮著肩膀,感覺一點也不英勇,他琢磨琢磨,發現人在本能的情況下,會下意識的躲避。因此,每次拍他的鏡頭,他都要求導演先炸一遍,等他習慣了這種爆炸,再開始演戲,這樣人就不會膽怯,而人物的那種沒心沒肺往前衝的感覺,才能演出來。
我拒絕娛樂
雖然名氣越來越大,雖然頂著影視明星的稱號,但林熙越仍舊否認自己是演藝圈的人。他強調,他演戲不是為了娛樂。這種嚴肅的創作態度,也許是受到父親林兆華導演的影響。在他的眼裡,父親是個非常真的人,無論是對生活還是創作,永遠擁有一顆赤子心。
身為著名導演之子,林熙越享受過父親盛名的好處:從小的藝術上的薰陶是最珍貴的財富。同時他也承認,他也有過一段叛逆的時期。年輕的時候,每當別人強調他是林兆華的兒子,他都十分不滿,好像自己一直就活在父親的陰影下。但隨著年歲越大,他越覺得父親對他而言,是最驕傲的事。聽到別人介紹他是林兆華的兒子,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林熙越覺得這種態度的轉變,主要來自於他自己事業的成功。身為演員的林熙越,很少人會記得他是戲劇導演林兆華的兒子,而身為林兆華的兒子,他崇拜父親那份對藝術的執著。
每次拍戲,林熙越最在乎合作導演的評價,更在乎父母的評價。他總會像個要考試的學生一樣,老老實實地在家裡陪著父母看自己演的戲,父親的誇獎,能讓他興奮許久,而家人指出的不足,他也異常認真地對待。
正因為此,他才有勇氣宣稱自己拒絕娛樂。因為拍戲對他而言,是一份事業。無論是什麼角色,他都真誠地演,對他而言,名聲、金錢,遠遠沒有藝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