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起辛棄疾,沒有人不會想起“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那種殺敵報國、恢復中原的豪情壯志,無一不觸動著我們的心。
學生時代背的是詩,畢業以後尋的是意。王晨著的這本《辛棄疾的詩詞人生》從十六個方面展現了辛棄疾文武雙全的多元面貌。也描繪了他才華蓋世又悲壯曲折的一生。
辛棄疾於1140 年 出生在山東的一個書香家庭。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並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他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一生力主抗金,曾奏《美芹十論》《九議》等,均未被採納。遭主和派打擊,長期落職閒居。其詞風激昂豪邁,現存詞六百多首,有《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辛棄疾的詩詞人生》中寫道,辛棄疾可謂是一生蹭蹬!是因為辛棄疾是一位志在恢復山河,北定中原的英雄之士。然而他的文武奇才卻沒有能給自己鋪就一條功成名就之路,相反他卻飽經仕宦之之險惡,此為「蹭蹬」。
他的詩詞就是他的人生,詩如人生,人生如詩。他寫豪邁悲壯,也寫渴望殺敵報國;他寫清新質樸的農村,也寫細膩溫婉的言情。
辛棄疾的詩詞意境開闊,氣勢飛動,多用比興、博徵典故。他將自己的愛國情懷、人生經歷和理想抱負融入到詩詞創作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為豪放派詞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與蘇軾並稱“蘇辛”,有“詞中之龍”的美譽。
讀辛棄疾的詩詞,猶如踏上一段波瀾壯闊的征程。
其詞時而豪邁奔放,如置身金戈鐵馬的戰場,能感受到他渴望收復失地的壯志豪情。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那磅礴的氣勢令人心潮澎湃,為他的英雄氣概所折服。
時而又充滿悲憤,壯志難酬的無奈如影隨形。字裡行間透露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自己報國無門的惆悵,令人不禁為他的遭遇扼腕嘆息。
晚年的辛棄疾,雖仍心懷北伐之志,但已深感恢復事業阻力重重。韓侂冑當政時,他一度被起用,但很快又遭罷官。 1207 年,辛棄疾帶著遺憾離世。
辛棄疾的一生是充滿傳奇的一生。他滿懷壯志豪情、英勇無畏;卻又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但始終心系家國、筆耕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