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守娘子關的是誰(知否,知否:李娘子鎮守娘子關,唐代的女軍軍魂-平陽昭公主)

2022-12-30平陽昭公主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衛小娘生前繡一幅《李娘子鎮守娘子關》,那幅畫代替母親陪明蘭,對明蘭的價值觀影響很大,圖所畫的李娘子,就是平陽昭公主。

一不靠父母兄弟,二不靠丈夫兒子,身披戎裝,亂世求存,不止庇佑自己,也庇佑亂世中的其他弱者。

平陽昭公主,不是一出生就是公主,而是公主中的傳奇。

平陽昭公主

001 父親起兵

故事公元617年講起。

李三娘被丈夫叫到書房,一進門,李伯俯身跪拜:“見過三小姐。”

李三娘一眼認出,這是父親的親信。

李伯帶來消息,父親決定舉義起兵,召他們夫妻倆離開回太原,以免深陷敵營。

李三娘承母親教養,對天下局勢了然於胸,李家舉義,是大勢所趨。對於楊氏王朝的殘暴,也包含了從母親繼承的深惡痛絕。

夫妻兩人迅速反應,丈夫說:父親將要起兵掃平亂世,我想要前往迎接他的義旗。李三娘知道,丈夫任俠仗義,矯捷勇武,這樣的機會,他錯過可惜,有他幫父親,自己也可以更放心。

柴紹一邊想要飛到太原,又擔心自己離開媳婦一個人不安全。李三娘明白丈夫的心意,她說說:“你趕緊離開,我一個婦人,容易躲藏,真遇到危險,我會自己會有辦法的。”

柴紹先一步,從小路上直奔太原。

亂世之中,在遠離父兄和丈夫的地方,李三娘也不過只是無枝可依的女子,再也無法安穩的生活。

002 儲蓄力量

還好丈夫雖然離開了,身邊還有武藝高強家童。

為了不拖累父兄和丈夫,李三小姐也迅速做出安排,女扮男裝,用最快的速度到鄠縣(今陝西省戶縣),住在李氏的莊子裡,她自稱李公子,亂世已至,動產、不動產,都是浮雲,唯有兵馬才是保命的根本。

無糧不聚兵,李三娘變賣當地產,換成糧食。

這些糧食,李三娘用來賑濟災民,帶著慈悲也帶著功利。她要人,不只招收青壯年,也收女子。一個女人,更知道亂世中女人的艱難,也知道女性很多時候擁有驚人的力量。

這樣的方式李三娘迅速收攏了人馬,擁有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這支隊伍,有難民,有江湖俠士,還有很多女子。

在亂兵蜂起的年月裡,世道亂,人心也亂,李三娘所率領的義軍,軍紀嚴明,令出必行,她擁有超人的膽略、才識和容人之量,整支軍隊都對她的敬重,全在行動裡。

隋煬帝一直不斷派兵攻打這支隊伍,李三娘率領的義軍打退了每一次進攻,還一路勢如破竹,連續攻占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

百姓將李三娘稱為“李娘子”,稱這支軍隊稱為“娘子軍”。娘子軍威名遠揚,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來。

平陽昭公主

但李三娘知道手上的人馬在亂世中勢單力薄,她需要聯合其他的反隋的義軍。

鄠縣附近司竹園,剛好有一支反隋義軍,大約3萬人,領頭的是一位叫何潘仁的胡商,這人本來在長安城內做生意,隋朝軍隊蠻橫,他的錢財貨物都被拉走充公,又投告無門,還殺了隋的一位官員,只能攜裹了一群胡商舉旗造反。

李秀寧身披戎裝,帶著馬三寶來到何潘仁的營帳,幾句話就收了這3萬人。

「我的父兄都能徵善戰,我身為李家人,自然不能給他們丟臉,他日,我父親攻進大興城,你就是開國功臣。”

何潘仁曾打敗過隋兵,雖然有些膨脹,但本質上仍是個商人,本性趨利。

李秀寧身邊隨從恫嚇他:“你這三萬人,有多大點本事你自己清楚,一旦大軍碾壓,渣都不會剩下。你要是不從,看著辦吧。”

利誘加威逼,何潘仁決定與娘子軍聯合,把手中3萬大軍拱手交給李秀寧。

降服了最強的一股勢力,啃了最硬的骨頭,其他勢力就更容易解決了,後期又陸續收服了盤踞在周邊武功縣、始平縣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義軍,勢力大增。

三個多月,李娘子整編土匪勢力,就地訓練,聚集精兵七萬。

003 一路徵戰

李三娘在軍事上堪稱天才,直覺敏銳,反應迅速,當時隋將屈突通鎮守長安,徵討娘子軍時,連吃幾場大敗仗。

617年六月,李世民引兵赴司竹園,李三娘接應李世民,她所收編的大隊人馬李仲文、何潘仁兵力與李世民合兵,共13萬。李三娘短時間內積蓄的力量,在奪取長安故城的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拿下了長安,李家還隻大致控制了半個關中,穩定長安後需要處理的割據勢力很多,平定中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平陽昭公主

西元618年5月,關中基本上平定,李淵在長安稱帝,李三娘受封平陽公主,父親徵戰天下,做女兒的也開始東徵西戰。她手下的娘子軍編制為“娘子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正式的女子軍方編制。

這些時間,平陽公主駐防山西的咽喉葦澤關,山西是中原和關中地區的屏障,後因平陽昭公主鎮守,改名娘子關。

娘子關是兵家必爭之地,在娘子關,平陽公主憑藉天險,修築工事,嚴密布防,守著李家的大本營,讓李淵父子去徵戰其他地方。

鎮守娘子關的時候,平陽公主主要對手是劉黑闥,李唐王朝最頭痛的敵人,守城之戰,用最少的人馬,堅守最長的時間。

一次,劉黑闍帶大部人馬進攻娘子關,平陽公主一面向太原告急、求援,一面指揮娘子軍死守關城。敵軍數倍,關內兵力不足,無法正面抗衡,平陽公主是一軍主帥,即便心急如焚,她也要穩定軍心,面上一點不能表露。等待援軍、但絕不能坐以待斃。

她站在城樓上,極目遠眺,望著遠處的烽煙,她忽然注意到了田野的稻子,一條疑兵之計就從心裡冒了出來。她下令城內軍民熬製米湯,乘夜色從關上全部倒入關前溝壑中。

隔天,敵方斥候發現,娘子關前溝壑中馬尿四溢,城樓上旌旗招展,戰鼓轟鳴,喊聲震天,以為援兵已到,不戰而退。

平陽公主的疑兵之計,雖然只緩兵一時,爭取到的時間太原的援兵已到。

004 戰死沙場

長安之戰後,除了鎮守娘子關,平陽公主的其他事蹟史籍少有記載,623年2月初,史書中記下了她的死訊。

守城,在亂世之中,守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援兵不一定能次次趕到,大概天妒英才,公元623年, 娘子關內空虛,敵軍來襲,平陽公主出戰,甍於軍中。

她的葬禮與眾不同,當時被禮官反,“說女人下葬用鼓吹與古禮制不合。”

李淵反駁他:“平陽公主親臨戰場,擂鼓鳴金,參謀軍務,身先士卒,鼓吹就是軍樂,以軍禮來葬公主,有什麼不可以的?從古到今何嚐有過這樣的女子?”

這是一位痛失愛女的父親為女兒最後的愛與爭取。

平陽公主諡號為“昭”,意為“明德有功”,以軍禮下葬。 “前後羽葆鼓吹、大遼、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這是軍人對軍人的尊重。

平陽公主是中國古代史上唯一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身為軍人,死為軍魂。

李淵贊她智深如海,有她,李世民才能四處徵戰,她的功勞堪比李世民!丈夫柴紹自愧不如。

@霏霏石Jinn

平陽昭公主,她除了是李淵的女兒,一位公主,她還是個在亂世中求存的女人,她的娘子軍,為了給父親打天下,守地盤,也是為了讓婦人們可以抱團求存。

都知道唐朝的女子地位很高,平陽昭公主和娘子軍是唐朝女性身分爭取的第一批奠基者。

公主從來不是一個很弱的稱號,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中國歷史上的公主,很多都有自己的擔當。她們不只可以是躺在絨絲被上的豌豆,還可以是舉刀屠龍的勇士。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