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95後女星關曉彤,觀眾一定很熟悉,這位年輕的頂流女星成名可謂非常順暢,近年來人氣更是爆棚。
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童星出道的關曉彤其實擁有一個藝術世家的背景,頭頂著琴書泰鬥──關學曾孫女的名號,父親也是資深演員。
從小受家人的影響,幼年時期的關曉彤就表現出非常高的藝術天分,加上「星三代」的光環,她的藝術之路自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她的成名固然水到渠成,但外界或許忽略了「一個成功女人身後,必然有個男人默默為她奉獻」的至理名言。
而一個女兒成功的背後,更是離不開一個父親對她無私的奉獻。
關曉彤的父親究竟是何許人?他在女兒成名背後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這恐怕是許多人都不知道的事。
了解關曉彤的爸爸-關少曾,需要從他的家庭開始,這才是關曉彤成名的關鍵!
藝術泰斗的兒子「成名」靠自己
關少曾的父親-關學曾,是北京「單琴大鼓」第二代傳人,也是北京琴書創辦人。
很多人不一定熟悉琴書,這是一種類似戲曲類表演的節目,關少曾成長的過程中,父親已經是北京戲曲界一代大家,妥妥的「星二代」。
但關少曾經不是一個願意按部就班的人。
他先是憑藉著自己的藝術天分,在小學六年級考過解放軍藝術學院,後來又在初二的時候被全國總文工團舞蹈隊錄取。
可惜兩次都沒去成,原因就是家人反對,一心只想讓他學業有成的父母,不想讓他從事藝術這條路,畢竟那個年代的藝人並不吃香。
然而到了「文革」期間,學業中斷,本身就藝術天分極高的關少曾這時候有了「有武之地」。
下鄉後在宣傳隊成了演出的支柱,幾乎就是職業演員的樣子。
到1978年「文革」結束,關少曾因為下鄉期間在藝術上的突出表現,被選入北京軍區空政話劇團;
7年後的1985年,轉業到了北京兒童藝術劇院。
甚少有人探究的是,早在轉業之前,關少曾就出演了電影《於無聲處》。
首次嘗試透過電影的方式表演,展現了很好的藝術素養。
也因為父親關學曾的關係,成年後的關少曾與著名演員六小齡童成了好朋友。
兩人先後合作過兩次拍電影,雖然沒有激起太大的浪花,但這也為以後積攢了廣闊的人脈和門路。
除了和六小齡童是好朋友,在演出話劇《下崗了,別趴下》後,分別與陳佩斯等人結為好友,也逐漸在影視圈有了一些知名度。
也因為如此,許多人在感嘆關曉彤的「命好」:原來早在她成名之前,父親、甚至祖父一代,已經為她累計了豐厚的資源。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關曉彤的成名固然順暢,但這大部分功勞,還是得益於父親關少曾為她打下的牢固基礎。
參演50部作品多在女兒成名前
雖然沒有在影視圈大紅大紫,但多多少少靠著父親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關少曾先後出演了50部影視作品,其中就有《妻子的謊言》、《甜蜜暴擊》這樣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也許關少曾經只把演戲當作一種職業,或是有些玩票的意味,一直沒有拿到好的劇本,成就也就停留在不溫不火上。
在女兒四歲半的時候,關少曾開始帶她一起拍戲、上節目,不知不覺,關曉彤也就成了童星,在影視圈有了很多露臉的機會。
四歲前的關曉彤大多時間陪在爺爺身邊,而命運似乎在四歲的時候有了轉折。
從這時候開始,關曉彤更多的是受到了父親的薰陶和影響。
從關少曾的妻子-李君帶著四歲的關曉彤來到劇組,關曉彤的命運似乎就已經註定了她日後將會和影視圈連結在一起。
為了在家專心教育女兒,同為演員的李君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一心培養她唱歌、跳舞,並且帶著她經常跑劇組。
同樣經歷過「星二代」的關少曾在自己打拼的路上逐漸悟出一個真理,那就是:靠父輩固然可以成名,但不一定長久!
即便透過父輩搭建好的平台,作為童星出道的星二代,要想在娛樂圈脫穎而出,並不能只靠父輩累積的資源。
面對紛繁複雜的娛樂圈,外界看似非常光鮮,實則危機重重,想要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更久,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與其說娛樂圈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不如說這是一個反覆篩選的過程,用童年成名,但還得靠自己一步一腳印的努力。
在童年時期或許可以靠運氣和父輩的人脈出名。
但要擺脫童星的標籤,獲得長久的認可,必須靠自身的硬實力,而這個硬實力,就是自身的努力與進步。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體悟和見解,關少曾、李君夫婦在關曉彤的教育中,非常注重培養和鍛鍊。
一方面「授女兒以魚」;但另一方面,「也授女兒以漁」。
關曉彤的上位,離不開父母的狠心
很多觀眾開始注意到關曉彤,可能是電影《無極》裡那個幼年版的傾城。
但一定很少人注意到,為了拍好一個吃饅頭的戲份,關曉彤付出了很多。
那時的關曉彤不過7歲,但在拍攝過程中,一場戲反覆試了十幾遍乃至二十遍,吃饅頭吃到咽不下去,累到不知所措。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讓她從小的心理有了很深的陰影。
例如打心裡認為拍戲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吊威亞這樣的經歷,更是充滿恐懼。
但從父母的角度來看,不管女兒是否願意、也不管是否開心,他們哪怕看到了孩子的害怕和恐懼,但還是會想辦法地哄她,讓她堅持下去。
經歷過拍攝《無極》後的關曉彤有些抵觸,但父母還是會繼續給她尋找出鏡的機會。
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短短四年時間,就拍了一年9部的戲份。
雖說不是主演,但接戲數量上已經超過了一個成年人的極限,同時期的楊冪也沒有這麼多的數量。
這個龐大的數量對一個小孩來說簡直無法想像,但父母不會管她怎麼想,是否能負荷,他們想的是以後有個好的前程。
小學期間遊走在各個片場,因為頻繁地拍攝,學習時間受到嚴重擠壓,但關曉彤也沒就此耽誤學習。
從開始接戲到整個小學期間,關曉彤每到一個片場,就會帶著滿滿的一箱課本,邊演戲邊讀書,一刻也不能鬆懈。
在關曉彤的記憶中,她最奢侈的娛樂活動,就是難得有時間看一會兒漫畫和動畫片,而在其他同齡人看來,這不是常有的事嗎?
因為長時間的高強度擠壓,2008年拍完《突然心動》後,關曉彤有了厭煩拍戲的情緒。
這一次,無論母親怎麼說、怎麼哄,她都不肯再接戲。
母親和關曉彤溝通未果後,在接到一個劇組的電話,問她到底要不要繼續去拍。
結果關曉彤生氣地說:“要拍你自己去,反正我不去!”
父母這才意識到,原來孩子還小,原來自己單方面的安排,已經讓孩子有了嚴重的抵觸情緒,厭煩了這種一直瘋狂接戲的成長方式。
明星養成,大多是努力的結果
頭頂著「星三代」的光環,背後祖父、父輩累積的深厚的資源。
很多人認為,只要利用這個祖父兩代搭建的平台,傻瓜也能出名,但事實並非如此。
外界可能只看到關曉彤成長得飛快,一路在演藝路上順風順水,卻往往忽略了她自身的努力。
學校裡的關曉彤無疑是孤獨的,從入學的那天起,她就是一個半讀學生,因為要兼顧學習和拍戲,她不得不頻繁向學校請假。
在片場和學校之間來回穿梭,相較於熟悉的片場,她對學校顯得非常陌生,回到學校甚至不知道怎麼和環境融合。
而在那些專心讀書的同學眼裡,關曉彤就是一個陌生人,偶爾出現,經常請假,更多人恐怕早已忽略了她的存在,也記不起有這麼個人。
在片場承受著超負荷的工作量,學校只能面對孤單單單的背影。
與沉浸在學習快樂中的同學相比,關曉彤的青少年生活難言快樂,更多的是拼命學習、努力成長。
升上國中後,正在北師大附中讀書的關曉彤接到《非誠勿擾2》的邀約。
同學這才得知原來關曉彤是個演員,她也因為這部電影廣泛的知名度,獲得了同學們的喜愛。
可以說《非誠勿擾2》是關曉彤人生的另一個轉捩點。
因為很久沒有再接戲的她,終於從拍戲中嚐到了樂趣,也因為拍戲,受到了環境的接納,她從此開始真正喜歡上了演戲。
也許在同學們都羨慕她有一個「星三代」的出身時,卻沒有人知道,她的演員之路。
雖然有家庭背景的助力,但大部分都得歸功於她自身的努力。
從她讀小學開始,別人似乎都是打發時間,而她卻被緊緊地綁在時間裡,一刻也不敢鬆懈。
家裡從五年級就給她立下規則:外地的戲一律不接;不耽誤學習是原則,接戲必須在中午拍攝完成,因為早晚必須回學校上課。
“趁著年輕吃點苦,老了才能輕鬆”
被當做時常重申的家庭教條,好比那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那些拍戲中吃的苦,常人難以想像
2014年,17歲的關曉彤在拍攝《左耳》時,片中的蔣皎被綁架,當時現場是一片廢棄的鋼鐵廠,空氣中到處遊離著石棉纖維。
關曉彤整個人身上癢癢的,感覺有無數個細小的東西在皮膚裡,讓人非常難受。
鏡頭需要綁架的段博文把關曉彤摔在地上,而且必須是真摔。
片中的關曉彤穿著短褲,就這樣被連拖帶拽的,兩條腿都磨破了,嘴裡還含著全是粉末的髒毛巾,但關曉彤只能強制自己堅持。
拍攝過程肩膀碰到石頭,痛得關曉彤直接就哭出了眼淚,在場的劇組人員無不為之動容。
這樣的場景不用醞釀情緒,表情和痛苦可見一斑。
戲份一直從晚上拍到凌晨,關曉彤硬是忍著沒叫苦,也沒有撂挑子叫停和不拍。
連導演蘇有朋也非常由衷地讚嘆這位17歲女孩的敬業精神。
而大家並不知道的是,凌晨戲份殺青,關曉彤還得趕飛機去另一個城市,參加活動,中間沒有絲毫的休息和停歇。
正是有了這樣艱苦的努力,關曉彤才得以逐漸撕去童星的標籤,在娛樂圈眾多明星輝映的角逐中獲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演技逐步提升。
2021年,關曉彤首次自導自演的《圖蘭朵:詛咒的起源》上映。
片中多次出現吊威亞的場景,這對恐高的她來說,無疑是一種難言的折磨。
為了支持女兒的處女座亮相,父親關少曾也在社交平台上和女兒積極互動,並且發布了拍攝現場吊威亞的影片。
可想而知,久未露面的關少曾一定是到了現場探班,但身為父親的關少曾看到這吊威亞的一幕,肯定會頗多感慨。
這樣的拍攝場景對於關少曾來說非常熟悉,以前女兒也有多次類似的鏡頭。
但他也深知女兒從小心裡就有恐高、畏懼高空的心理陰影,能克服這樣的心理堅持拍攝,身為父親,很是心疼。
這一幕讓人不禁想到更早的2020年。
當時關曉彤因為錄製節目上了熱搜,節目中的關曉彤舞蹈不僅讓觀眾一致叫好,也讓父親關少曾觸發了多年的心事。
願意做女兒背後的樹,支持女兒的戀情
他在一路支持女兒成長的路上,默默的扮演了保駕護航的角色,好比一棵背後的大樹。
親眼目睹了女兒成名的不易,也見證了成名背後的心酸。
看到女兒如今的成就,他也表示願繼續當女兒背後的大樹,一直為她付出。
談到女兒和鹿晗的戀情,關少曾其實早在關曉彤成年後就有見地。
分別在她18歲、19歲、20歲生日時寫給女兒三封信,對她的人生、事業、愛情有過希望和告誡。
身為父親,關少曾害怕她被辜負 ,但也開明的表示,願意接納和尊重她的選擇,只要她喜歡,做父親的都會支持。
也因為如此,從關曉彤和鹿晗的戀情公開後,關少曾一直都比較持開放的態度,多次在公開場合支持女兒,肯定這對年輕人的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