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部《人民的名義》橫掃全國。
而劇中大反派「祁同偉」的妻子,就是由陶慧敏飾演的。
她在劇中沉穩幹練的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因此,50多歲的陶慧敏又火了一把。
然而,好事的媒體也趁勢在網路上發布了一則關於陶慧敏「婚變」的訊息。
一時間,陶慧敏被輿論推到了風口浪尖。
無奈之下,她不得不出來闢謠,還帶著女兒出現在了綜藝節目中,她在節目中說:
“我丈夫王設忠是我初戀,而這場戀愛我們要談一輩子。”
這令人羨慕到嫉妒的浪漫,讓一切謠言不攻自破。
陶慧敏為了讓大家更放心,還把女兒拉上台,滿心歡喜地說:
“這是我女兒王陶融,現在可是我們家的驕傲。”
不過隨後,她卻說女兒的未來讓她擔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還2}01
1966年,陶慧敏出生於浙江瑞安,有「江南第一美女」之稱。
陶慧敏的父母都是工人,家境一般。但父母對她的愛卻沒有因此而減弱分毫。
可以說,陶慧敏就是在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下長大的。
陶慧敏從小就喜愛文藝,能歌善舞。
尤其是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讓她在很小的時候就成為了舞台上的寵兒。
剛上小學的時候,陶慧敏就跟著母親的一位朋友學習越劇。
當時,越劇在江南地區非常普及,可謂家家都能唱上一段。
學了一段時間後,天賦異禀的陶慧敏已經能唱一出完整的戲了。
小學二年級時,學校會舉辦文藝表演,陶慧敏自然不會錯過這種登上舞台的機會。
她上台演唱了一曲越劇橋段,贏得了全校師生的喝采。
這也是她第一次在舞台上表演,雖然有些緊張,但她無法掩蓋內心的興奮和興奮。
這次演出,在陶慧敏的內心埋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她越來越享受這種感覺了。
有一次,老師佈置了一篇作文,作文題目是「我的理想」。
陶慧敏提筆就寫,根本就沒有多加思索。
寫得過程也是相當順溜,並沒有停頓,因為她知道,自己的理想早就生根發芽了。
老師也把她的作文當作是范文,在全班誦讀。
她在作文中寫得理想就是演員。
她那婁道來的小心思,還有樸實而稚嫩的文字,都無一例外的在訴說著,這是她一生的追求和熱愛。
1978年,命運向陶慧敏招了招手,給了她一絕佳的機會。
那一年,瑞安越劇團在全市招生,考場就設在了陶慧敏所在的小學。
一開始,陶慧敏和父母並沒有太在意這次招生。
尤其是父母,他們想著女兒畢竟年紀還小,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
但是,陶慧敏的老師得知此事後,專程來到了陶家。
老師一來就開門見山地說了有關越劇團招生的事情。父母也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老師。
老師聽後也是非常理解,不過,老師還是覺得就這樣放棄實在太可惜了。
於是,就說:「現在越劇是咱們江南的招牌,國家也在大力宣傳,這以後的發展肯定是一片光明。
而且,慧敏又有這麼好的天賦,如果能到劇團加以培養,將來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
聽了老師的分析,父母也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決定報名試試。
報名的時候,父母才知道,這次招生實在太火了,報名人數有數千人。
父母這才開始擔憂,女兒能不能被選。
經過考核,陶慧敏不負眾望,從數千人中脫穎而出,成功被錄取了。
而她也是唯一被選中的女生。
從此,陶慧敏的人生將被改寫,開啟了一段不尋常的演藝之路。
{還2}02
1978年,12歲的陶慧敏進入了瑞安越劇團,成為了一名小學員。
由於之前學過越劇,陶慧敏知道,學戲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
但是,小小年紀的她並沒有退縮,這得益於她從小就受到的良好教育,早已有了一顆堅韌的心。
陶慧敏肯吃苦,天賦又極好,形象還嬌柔可愛,簡直是無可挑剔。
在劇團裡,陶慧敏很快就贏得了老師認可,無論是什麼表演,都會讓陶慧敏來做示範。
在同學們的眼中,陶慧敏就是一個完美的「學霸」。
只要是有什麼問題,他們就會第一時間想到去找陶慧敏幫忙解決。
漸漸的,陶慧敏不僅成為了老師身邊的“大紅人”,也成了同學們心目中“無所不能”的女神。
有一次,大家都在練功房等著老師來上課。卻不想,等了半天也沒等來。
大家覺得老師可能臨時有事不會來上課了,於是開始玩鬧起來。
就在此時,陶慧敏站了出來。
她對同學說:「老師可能有事耽誤了,咱們先別鬧。
老師上回說這堂課是表演課,大家也都練習過了,那咱們就先開始,估計老師一會兒就來了。 」
女神都發話了,大家一定是言聽計從。
於是,大家排隊,開始逐一表演,而陶慧敏則站在了平時老師站的位置。
她一邊仔細觀看每一位同學的表演,一邊在本子上寫寫畫畫,記錄同學的優點和不足。
這也是老師每次都要做的事。
等一位同學表演完畢後,她就會像老師一樣,對這位同學進行一番點評。
聽著陶慧敏如此詳細的點評著自己的表演,其中有很多不足之處,都是這位同學不曾想到的。
經過陶慧敏這麼一說,他瞬時茅塞頓開,覺得陶慧敏說的太到位了。
不僅如此,陶慧敏還把每個人的優點也說了出來,而且句句說到了點上。
這讓大家對她的認知又提升了一個檔次。
就在大家井然有序的被陶慧敏一一點評的時候,誰都不知道,老師早已站在門口,透過窗戶看了個清清楚楚。
此事過後,陶慧敏被老師安排了一個新任務,
就是每週抽出一堂課的時間,跟大家講課,順便帶大家練功。
時光匆匆,轉眼間,4年過去了,陶慧敏已成長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1982年,16歲的陶慧敏以優異的成績,提前一年轉為越劇團的正式演員。
同一年,陶慧敏在越劇《送燈》中的出色表演,先後榮獲溫州地區優秀小百花獎、浙江省小百花獎。
從此,陶慧敏開始在越劇舞台上嶄露頭角。
{還2}03
在之後的幾年裡,陶慧敏到處參加演出,跑遍了全國各地。
有時候,多個地市的連續演出,讓陶慧敏一直處於奔波的狀態,甚至好幾個月都回不了家。
雖然年少不知疲憊,但是父母卻心疼的要命。
一有機會,父母就勸她注意身體,別那麼拼命,演出那麼多,一輩子也演不完,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一心栽進越劇的陶慧敏對父母的勸說也只是敷衍了事。
此時的她,只想著努力表演,其他的一概不考慮。
19984年,陶慧敏的事業出現了一次轉折。
那一年,越劇《五女拜壽》搬上螢幕。長春電影製片廠將這部著名的越劇拍成了電影。
陶慧敏幸運的被選為主角,並且憑藉出色的表演,獲得了廣泛的關注,也得到了當時導演陸建華的認可。
陸建華當時對陶慧敏不吝讚美,說:“她太有靈氣了,簡直就是從戲文裡走出來的一樣。”
對於這樣的肯定,陶慧敏自然欣喜不已。
不光如此,第一次接觸電影的她,彷彿聽到了另一個世界的召喚,讓她久久不能平靜。
隨後不久,陸建華和陶慧敏再次合作,拍攝了電影《美麗的囚犯》。
這部影片,可以說是讓陶慧敏正式進入了影視界。
隨著名聲的高漲,以及《五女拜壽》的火熱,陶慧敏又開始了忙碌的演出。
也正是這個時候,陶慧敏認識了一生中唯一的戀人,他就是王設忠。
那一次,陶慧敏在一所舞蹈學校表演。
也許真的是緣分已至,王設忠正是這所學校的舞蹈老師。
這場演出,對陶慧敏來說就是駕輕就熟,但是對於第一次看到陶慧敏的王設忠來說,卻是意義非凡。
王設忠在台下看得是目不轉睛,甚至連眨眼都捨不得。
他看著台上的陶慧敏,一顰一笑都透露出絕代姿容,一言一行都彰顯著稀世俊美。
王設忠真是看得如痴如醉,一不小心竟然在偌大而安靜的會場大聲叫起了好。
卻不想,頓時引來一片「嫌棄」的目光。
王設忠自知自己的行為有些不妥,趕緊雙手合十,小心翼翼地點頭道歉。
隨後,雖然沒有再發生尷尬的一幕,但是王設忠始終是盯著陶慧敏,彷彿在用眼神不停地訴說著愛慕。
演出結束後,王設忠便想著該怎麼和陶慧敏近距離接觸一下。
就在他抓耳撓腮想不出任何辦法時,在他旁邊的一位學生說:
“老師,我們能不能去後台拜訪一下陶慧敏?”
王設忠聽了後內心一陣狂喜,真是想什麼來什麼。
他正想不出用什麼藉口去找陶慧敏,這個學生倒是給了他個意外驚喜。
於是,王設忠帶領著一群學生來到了後台。
當他看到正在卸妝的陶慧敏時,心裡也是異常緊張和激動。
他走到陶慧敏身前,小心翼翼地說:「你好陶小姐,我叫王設忠,是這所學校的舞蹈老師,
學生們都非常喜歡你的表演,所以我就帶著他們過來見見,有什麼唐突的地方,還請見諒。 」
陶慧敏轉過身來,看到一個帥氣又陽光的大男孩,也不免有些心猿意馬。
簡單的寒暄後,王設忠帶著學生和陶慧敏一起合了個影。
就在分別時,原本已經走出後台的王設忠始終念念不忘。
他覺得這次要是錯過了,以後就不可能有這麼的機會了。
於是,他鼓起勇氣,又回到了後台。
他再次找到陶慧敏,結結巴巴地說:“能不能留個聯絡方式?”
此時的陶慧敏還在為剛才和王設忠的一面之緣而惋惜惆悵,沒想到這個男人就再次出現了。
當聽到王設忠索要聯絡方式時,饒是見慣了大場面的陶慧敏也不免「小鹿亂撞」、面紅耳赤。
但她內心深處也確實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難道這就是一見鍾情的感覺?
出神了一會兒,陶慧敏還是把自己的聯絡方式告訴了王設忠。
原本王設忠只是想著試一試,沒想到人家真的給了,簡直興奮到了無以言表的地步。
以至於回到家後,王設忠還沒有從剛才的那一幕中解脫出來,一直傻笑著。
再這樣下去,估計臉都要抽筋了。
伴隨著一夜的笑聲,王設忠迎來了有生以來最為酣甜的一次睡眠,甚至幾次被自己的笑聲驚醒。
再看陶慧敏,卻是截然相反的狀態。
回到住處後,陶慧敏始終惦記著那個叫王設忠的大男孩。
情竇初開的她第一次對一個異性有瞭如此「糾結」的情緒。
她回憶著王設忠的音容笑貌,越想就越是難以入睡。
終於,陶慧敏還是難逃情網,為此而失眠了。
第二天,患得患失的陶慧敏一直想著他會不會找自己。
也因此,差點在演出中出現差錯,這可是陶慧敏自出道以來第一次有如此差的狀態。
演出結束後,就在她懊惱不已時,王設忠出現了。
此時的王設忠就像是她的燈塔,讓她內心生出了希望與光芒。她一掃陰霾,雀躍不止。
兩人相約著四處閒逛,一起吃飯,一起散步,談天說地,也漸漸地越走越近。
在相互牽手的那一刻,就似乎注定了他們與子偕老的一生。
{還2}04
兩人戀愛後,度過了一段甜蜜浪漫的時光。陶慧敏也因此火力全開。
1986年,著名導演謝鐵驃準備籌拍電影版《紅樓夢》。
謝鐵驍本身就是個戲迷,尤其喜歡越劇,對陶慧敏更是欣賞有加。
因此,在選角上,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陶慧敏。
他覺得陶慧敏的形象和氣質簡直就是和林黛玉完美融合。
就這樣,陶慧敏成為了「林黛玉」。
經過三年的拍攝,電影《紅樓夢》終於問世。
陶慧敏也憑藉著形神兼具的表演,成就了一個絕世獨立的「林黛玉」。
同時,陶慧敏也主演了電視劇《楊乃武與小白菜》。
1990年,該劇播出後,可以說全國都為之狂熱,即使是說「萬人空巷」也不為過。
頂著如此巨大的光環,大家以為陶慧敏會乘勝追擊,打造出一個屬於她的影視時代。
但沒想到,陶慧敏卻選擇了結婚。
大家都覺得,她在這個時候結婚,確實有些可惜了。
然而,陶慧敏卻不以為然,在她看來,沒有什麼比兩顆真心相愛的心更重要。
婚後,兩人的生活非常幸福,而且,丈夫王設忠也非常支持陶慧敏去延續自己的事業。
陶慧敏為此很是感動。
在之後的日子中,陶慧敏無論走到哪,都多了一份牽掛,也會給家裡的丈夫帶回一份禮物。
由於陶慧敏開始轉戰影視界,她的工作更忙碌了。
婆婆不停地催促她,要她早點生孩子,她每次都以工作忙為藉口敷衍過去。
但有一次,婆婆實在覺得不能再由她這樣了,於是就非常嚴肅地對她說:
“你現在正是生育的黃金時段,過去了就無法挽回了,工作什麼時候都可以做,生完孩子,你也可以再接著做。”
面對婆婆這樣的說辭,陶慧敏覺得確實不能再敷衍了,正想著該怎麼應對。
此時,丈夫王設忠說:
“媽,我們現在還年輕,不想被孩子羈絆,其實一直以來,都是我不想這麼早要孩子的。”
如此一來,王設忠的母親也只能作罷了。
而陶慧敏則暗暗地向丈夫投去感激而溫柔的眼神。
此後,陶慧敏心無旁騖地投入工作中,而王設忠則成了她最堅實的依靠。
直到1997年,有一天,陶慧敏和王設忠外出閒逛。
在大街上,王設忠看到一對夫妻抱著一個嬰兒,竟然有些出神了。
此時,陶慧敏才反應過來,原來丈夫是那麼渴望有個自己的孩子。
於是,在第二年,他們有了自己的女兒,取名為王陶融。
女兒的出生,讓這個家平添了許多樂趣。
為了照顧女兒,同時也不耽誤陶慧敏的工作,王設忠就成了“家庭煮夫”,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陶慧敏又一次感到了丈夫王設忠對自己深沉的愛。
然而世事難料,就在兩人攜手走過近30年的春秋後,卻突然被傳出「婚變」的消息。
網路上說的煞有其事。
說是陶慧敏前夫早已過世,她為此守寡10年,在晚年時終於再遇真愛,嫁給了現任丈夫。
陶慧敏聽說後也是哭笑不得,趕緊在電視節目中澄清。
她說:“我只有一次婚姻,丈夫王設忠是我的初戀,我們會一直走下去。”
這一段浪漫的澄清,也讓謠言不攻自破了。
此外,在節目中,陶慧敏也讓女兒王陶融出現在了鏡頭前。
在介紹女兒時,那溢於言表的驕傲也是羨慕煞旁人。
王陶融在國外留學,據說還是妥妥的學霸,這當然值得驕傲。
不過,陶慧敏也說出了對女兒的擔憂。
她覺得演戲太辛苦了,並不想讓女兒去演戲,但是女兒可能是從小就受到了她的影響,對演戲情有獨鍾。
陶慧敏的擔憂也不無道理,但相信大家更希望看到下一個「陶慧敏」的出世。
結語:
婚姻其實就是互相理解和包容,走過半生後,依然保留著愛慕的欣賞。
陪伴不一定時時刻刻,但只要人在那裡,就是一份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