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檔訪談節目中,73歲的知名演員王馥荔談起自己最難忘的一件事,她說:「當初我獨自進產房,為了生孩子,一聲都沒吭。」
連產科主任都說,這輩子只見過兩個人,生孩子沒吭聲,她就是其中之一。
聽了王馥荔的這番話,台下的觀眾沒有鼓掌,反而充滿了疑惑:「王馥荔的丈夫難道是渣男?否則,在她生產的時候,怎麼不陪伴在她身邊呢?」{ /b}
其實,王馥荔並非單親母親,她和愛人之間關係非常好。愛人王群為了跟她結婚,不惜違背紀律,被軍隊辭退。
王馥荔在1975年參演《金光大道》,一炮而紅,還了一個響噹噹的名號,叫做「天下第一嫂」。
年輕時的她,笑容楚楚動人,丹鳳眼無比柔媚,歌喉百轉千迴,成為了江蘇的一張活招牌。
而王群曾是南京軍區前線話劇演員,從一身戎裝到紅裝,1973年因為電影作品《水上游擊隊》受到大眾關注。
王馥荔的名氣比王群還要大,但王馥荔自認為,自己能夠成功,少不了王群的體貼和照顧。
堅強如王馥荔,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工作太忙了,以至於很少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家庭。
如今王馥荔和王群已經結婚47年了,他們的婚姻,又走向了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呢?
一、出生梨園,摯愛學戲
1949年10月22日,王馥荔出生於江蘇徐州一個戲曲梨園之家。
小時候的王馥荔長了一雙討喜的丹鳳眼,愛哼歌,愛聽小曲。
5歲那年,父親抱著她去梨園唱戲,看到這可愛的小姑娘,梨園裡的角兒都樂得合不攏嘴,還湊到她面前問她,願不願意跟自己學戲?
王馥荔小小年紀,根本不懂「戲」的意思,倒認為是一種玩具,興奮之下連連點頭,讓旁邊的父親和姐姐都忍不住大笑。
12歲那年,王馥荔才真正接觸到了戲劇,她氣質老成,父親認為,她完全可以成為梨園大青衣。
梨園這片淨土很純粹,沒什麼勾心鬥角,要成名,就要多看、多學,憑實力說話。
王馥荔也卯足勁想在梨園當一個角兒,每天早起晚歸,夏天到湖邊念嗓子,冬天在京劇科里練手眼身法步,腰肢練得越來越軟,輕輕一折便是水蛇腰,唱念做打全精通。
然而,等1967年王馥荔畢業之後,現實給她上了一課。
她沒能站上京劇舞台大放異彩,反而當時在時代變化下,她從事跟京劇無關的工作,去往農場種植棉花。
在農村,王馥荔時不時地還要哼哼戲曲,吊吊嗓子,旁人卻嗤之以鼻,說這梨園不就是唱點濃詞艷曲,學點三腳貓功夫?
旁人的不理解令王馥荔幾乎放棄了戲劇愛好,所幸在一年之後,王馥荔重新回到江蘇,江蘇京劇團對她敞開了大門。
1970年,王馥荔遇上了一位貴人的賞識,命運跌到谷底後觸底反彈,直線上升。
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平生尤愛美人,也愛東方文化,前往中國訪問時,他點名要看京劇。
本來這樣的機會是輪不上王馥荔的。
但偏偏那一天,女一號阿慶嫂的扮演者趙道英嗓子啞了,導致工作人員急得滿頭大汗:“萬一在外賓面前也表現不好,這可是重大的失誤!”
可是,嗓子就像太陽,不是你讓它出來,它就能出來,於是,整個江蘇京劇團都陷入到嚴肅的氣氛之中,這時候,王馥荔突然挺身而出,要當女一號。
後台皆驚,負責的工作人員猶豫的看著她,「你能演好嗎?」
因為當時,王馥荔還沒有在大戲裡面獨挑大樑當女一號。
其他演員也都看著她,彷彿在琢磨,她到底能不能演好這角色。
他們不是不相信王馥荔,只是現實當頭,沒人可以隨便拿一次機會開玩笑。
事實證明,王馥荔從不打無準備的仗。
等她畫好了阿慶嫂的舞台妝,站上了舞台,隨著她的唱詞,一波三折,裊裊裊轉,台下的西哈努克親王聽得如痴如醉,沉浸在美麗的歌聲中!
正是這次登上舞台之後,王馥荔有機會接觸到電影界,她沒有想到,自己在電影界,竟然邂逅了一段美好的愛情。
二、誤闖電影界愛上文藝兵,丈夫為娶她被開除
1973年,遠在北京的八一電影廠籌拍《水上游擊隊》,王馥荔應徵當選女主角,坐上了從江蘇去往北京的列車。
跟她同列車的,還有同樣從江蘇出發,前去劇組報到的文藝兵王群。
夏天的綠皮列車悶如鐵桶,極為炎熱,王馥荔害怕中暑,用涼水打濕了帕子,打算敷在額頭上,甩了甩手,正好甩到旁邊王群的身上,水滴瞬間掛滿他手背。
王馥荔手無足措,充滿歉意的朝著王群望了過去,大腦裡亂糟糟的,覺得自己是闖了禍。
然而王群卻對她笑了笑。
就在目光對上的那一瞬間,王馥荔的大腦裡彷彿繃斷了一根弦,她盯著王群,不知該開口說些什麼,本想要道歉,道歉的話語還沒有說出口,臉自然而然的紅了。
王群善解人意,輕輕用手擦拭自己臉頰上的水漬,告訴王馥荔說,沒關係,他能理解。
王馥荔這才回過神來,趕緊翻找自己隨身攜帶的行李,找出一張帕子,遞到了王群的手上。
帕子上有秀氣的繡花,是王馥荔親手繡的,他用帕子擦完手,打算把帕子還給王馥荔,王馥荔卻連連擺手,說就送給你了。
王群一愣,樂呵呵的笑了。在接下來列車的四個小時裡,王馥荔和王群聊了起來。
等火車到站,兩人已經成了好友,到了《水上游擊隊》劇組,兩人作為搭檔,有不少對手戲,王群像是一個長輩,照顧自己的後輩。
有一天,王馥荔像往常一樣,去旁邊的盥洗室打水,劇組裡面的人聽說王馥荔是著名的京劇演員,都紛紛慫恿她,讓她唱段戲來聽聽。
王群覺得這樣有點不尊重王馥荔,就站出來維護王馥荔,讓王馥荔不想唱就可以不唱。
王馥荔卻連連擺手,表示自己沒有大礙,隨後她就走到場地中間,落落大方,對著旁邊的觀眾們唱了起來。
她隨手拿了一把折扇,在手上不斷的甩動,手指靈巧翻動著花樣,在手背上輕盈劃過,又做出輕點足尖的動作。
劇組裡圍觀的人屏息凝神看著王馥荔,其中反應最大的還是王群。
王群一直對王馥荔抱有好感,看到她這樣優美舞蹈的姿態,像是看到一陣風,吹落一地櫻花,直直的吹進了自己的心底。
他看似保持鎮定,其實對王馥荔已經一見鍾情,多次跟王馥荔套近乎,後來直接對王馥荔表明了自己的愛意。
王馥荔一開始很驚訝,隨後感動之情無以復加,她對王群也抱有好感,在她眼裡,兵哥哥王群很靠譜,而且很沉穩、踏實。
確定了關係的王馥荔和王群兩人,會變著花樣,給對方送溫暖,王群送了王馥荔一盒西洋雪花膏,滋潤美膚,是他隨劇組去國外拍戲取景後帶回來的。
王馥荔本來不愛塗保養品,但是王群送給她的,她盛情難卻。
當她使用了護膚膏後,膏脂留下的黏膩感長久地留在身上,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香氣,讓她可以枕著甜蜜入睡。
1976年,王馥荔和王群的感情走到了結婚這一步,然而部隊紀律森嚴,結婚需要上級同意。
王群向上級提交了申請,上級卻駁回了他的申請,並且讓他慎重考慮,這勢必會影響到他的前途。
王群不願屈服,他對王馥荔情根深種,任何阻撓都無法把他們分開。
最後他順利結婚了,但工作也沒了。
王群違反了紀律,被部隊開除,但是他一點也不後悔。
王馥荔也堅定的要陪他共渡難關,她不是因為王群的兵哥哥身份而喜歡他,只是愛上了他這個人。
三、生下兒子王驍,如今成了夫妻倆的驕傲
1978年,王馥荔和王群醞釀了一個愛情的結晶。
由於兩人都姓王,取名的時候也簡單了許多,王馥荔給孩子取了一個跟馬有關的名字,叫做王驍,希望他跟千里馬一樣志在千里。
在王驍出生的前五年,王馥荔放棄了工作,專心致志帶孩子。
她認為,自己的丈夫為了愛情做出犧牲,自己犧牲一部分事業也未嘗不可。
小時候的王驍十分調皮,在院子附近掏鳥窩,從牆上滑了下去,結果把衣服蹭的滿身都是髒兮兮的。
王驍怕回去挨打,硬生生的等到天黑,等爸爸王群結束工作後才回家,等媽媽王馥荔要打他的時候,他就死死地抓住爸爸的衣袖不放手。
面對老好人王群的好言相勸,王馥荔也很無奈,只好讓他慣著孩子唄!
1980年,等王驍滿5歲後,王馥荔結束全職家庭主婦生涯,復出進軍影視界了,她在作品中《咱們的牛百歲》,獨挑大樑演了女主角,成功的捧起了金雞百花獎的獎杯。
兒子王驍在電視上看到媽媽得獎的場面,他激動極了,等媽媽一回來,他就激動告訴媽媽:「我也想要當演員!」
王馥荔聽到兒子的決心後,一開始有點猶豫,她告訴兒子,當演員可不像是表面上那麼光鮮。
為了試探兒子的決心,王馥荔讓兒子用三天時間,戒掉他最喜歡的糖葫蘆,兒子做到了。
王馥荔為了考驗他,故意給他買了一串糖葫蘆,他就拿著這串糖葫蘆,黏黏糊糊地走了一路,都強忍著沒吃。
在王驍的眼睛裡,全是對未來的期盼,他對於影視界的熱愛,已經超過了母親的阻撓。
王驍在俄羅斯經過了十年寒窗苦讀,回到國內之後進入影視圈打拼,由於長相不佳,他演了很多的配角,配角都演得令人印象深刻。
如今的王驍已經44歲,比起父母親婚姻美滿,他一直沒有結婚。
但他在影視業不斷耕耘,2023年,他憑藉著爆款劇《狂飆》中的壞警察楊建一角,火了一把,演活了劇裡姦詐的小人形象。
母親王馥荔也依然在影視行業中耕耘,到了73歲的年齡,她事業有成,跟老伴之間的關係也很好。
不但是演技碾壓了眾多新生代演員,出席活動時,她穿上漂亮的碎花裙,就像是妙齡女子一般,歲月沒在她的臉上留下任何的痕跡。
結語
很多人都說,王馥荔嫁給王群是低嫁,當時的她已經是影後級別人物,得過柬埔寨親王的賞識,而王群卻只是一個普通的小演員,名氣還沒有王馥荔一半大。
但是王馥荔還是為了王群,毅然放棄自己穩定的事業,生兒育女,空窗期整整5年。
王馥荔曾說:「比起愛情,她更嚮往安穩的家庭生活,王群能夠帶給她穩定的家庭生活,讓她能夠繼續努力去追求事業,圓滿了一些未曾了卻的遺憾。 」
從26歲開始,王馥荔就邁入了人生嶄新的大門,事業一路高歌,愛情卻飽受質疑。
有人說:「她和先生都是戀愛腦,一個嫁給不如自己的小演員,一個為了迎娶愛人被開除。」
好在,婚姻從來不是結局,王馥荔和王群用數十年時間證明,小插曲不重要,只要夫妻倆相愛,會有很長很好的一輩子。
對於事業,王馥荔在殘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了屬於自己的輝煌,關於家庭,王馥荔也從來不曾後悔過,將自己的憧憬都化為了現實,她這輩子也無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