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一位懂得尊重,更讓人尊敬的「王」!

2024-11-14楚莊王

楚莊王大家都很熟悉,春秋五霸之一,有人說楚莊王是春秋時的諸侯王裡,野心與格局最大的人,這個說法有點過於絕對,但楚莊王絕對是一位懂得尊重的諸侯王。

楚莊王春秋五霸

要尊重這兩個,看起來很簡單,但如果要做起來還是挺難的,因為尊重的第一步需要理解,真正能理解別人,才能學會尊重,而楚莊王顯然就很能理解別人,這對於一個諸侯王來講更是難能可貴,今天我們從幾個故事了解一下這位懂得尊重的楚莊王!

楚莊王楚莊王像

有個小故事叫楚莊王絕纓,講的是楚莊王有宴請群臣時,蠟燭熄滅,就有個大臣拉美人的衣服,而美人扯下這個人的帽纓,如果楚莊王要追究這件事的話,只要點燈看看誰的帽纓斷了就可以了,但楚莊王沒有這麼做,對群臣說:“今天與我喝酒的,不扯斷帽纓的話不盡興。”於是大臣們都把帽纓扯掉,點燈接著喝酒,最後儘歡而散,我們從這個小故事就能看出來楚莊王是懂得尊重別人的,試想一下如果楚莊王真的把這個人抓了出來,就算楚莊王不處分這個大臣,恐怕這個大臣以後都抬不起頭來了,這個大臣酒後無德固然是錯的,但楚莊王的這種做法無疑更合理,起碼給了人悔過的機會。

楚莊王楚莊王絕纓

《左傳》中還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邲之戰時,楚國獲得了勝利,有個大臣就提出,國家取得了這麼大的勝利,能不能修一個京觀紀念一下?楚莊王反對這個建議,在這裡楚莊王就說了那個著名的詞語,就是止戈為武,楚莊王尊重民眾,之所以打仗是為了讓民眾獲得安穩的生活,而對戰死的士兵,楚莊王更是給予更大的尊重,楚莊王評價這些死在戰場上的晉國士卒,稱他們是“名節盡忠,以死雋名”,這些戰死士兵都是忠誠的,楚莊王對這些士兵是理解的,充滿敬意的,楚莊王作為一個諸侯王能這麼尊重敵國士兵確實難能可貴。

楚莊王楚莊王止戈為武

最後一個故事的主角叫申叔時,申叔時直諫復國,公元前598,楚莊王因為陳國發生了夏徵舒弒君的動亂而進攻陳國,陳國被攻陷,楚莊王殺了夏徵舒,然後就把陳國劃為了楚國的縣,這時申叔時出現了,申叔時就用了一個“蹊田奪牛”的故事勸諫楚莊王,楚莊王於是重新恢復了陳國。

楚莊王申叔時

在這則故事裡申叔時機智過人,是絕對的主角,而楚莊王只是一個“背景板”,但我們細細想想,如果楚莊王換成別的諸侯王,還會成就申叔時直諫復國這樁事嗎?恐怕很難,那楚莊王是沒有野心嗎?這是不可能,畢竟「問鼎中原」這個詞就是從楚莊王這裡來的,那為什麼楚莊王會同意恢復陳國呢?楚莊王第一是尊重自己的人才,第二是尊重春秋的“遊戲規則”,如果沒有這兩樣尊重,楚莊王失去的可就不是陳國這小小的地盤了,也不可能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楚莊王楚莊王問鼎中原

我們常說“理解萬歲”,人生在世能有一個認同你的人,其實是很難的,而楚莊王作為一個諸侯王,能去理解並尊重他人,可以說是很難得的,就好像有人說的那樣,楚莊王的格局確實不是一般的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