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這一生經歷了哪些暗算,一句佳績無望告乃翁,道盡了一生怎樣的辛酸與不甘。 1125年某天傍晚,他出生在他爹進京的官船中,那天淮河上烏雲密布,狂風呼嘯。這屬於命中自帶疾風,然而真正的疾風才剛登陸。因為就在那年底,金國南下侵犯,兩年後就攻破了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被俘,尚在襁褓中的陸遊,還不懂靖康之變的恥辱,只知道一出生就在四處逃亡,天天趕路。
年幼的他也還不具備獨自面對疾風的能力,只能選擇猥瑣發育,根據他自己的回憶,說自己都被金兵給打自閉了,感覺這輩子都發育不起來了,心裡陰影面積可想而知,就像有一次大半夜,聽到了金兵戰馬的嘶鳴聲,陸游全家躲進草叢,為了隱蔽,十幾天都不敢生火做飯。而9歲那年好不容易回趟家,金兵又打了過來,於是陸游全家又躲進深山老林中避難,這段時間裡,他目睹精兵踐踏祖國河山,民不聊生,妻離子散,深感世態炎涼,也深知人間冷暖。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起初對金兵的恐懼,也慢慢轉變為為復仇而戰,12歲時南方勉強平定,陸遊也終於回到家鄉,他立誌上馬擊狂虎,下馬抄軍書,為了日後報效祖國發奮讀書。為了能上場爆錘金兵,於是讀書和練武,就成了陸遊那時生命的全部,而除了讀書舞劍,陸遊最喜歡的,就是和表妹唐婉一起念詩畫畫玩泥巴,於是陸遊他媽說乾脆定個娃娃親吧,於是20歲的陸遊和唐婉就成親了,只是定下娃娃親的陸遊他媽後悔了。因為看著小兩口整天吟詩作對,結婚三年也沒生娃,陸母擔心兒子被唐婉拖了後腿。你爺爺陸佃是副宰相,她爺爺唐恪是正宰相,你雖自幼聰慧過人,12歲就能寫詩作文,但現在只是個九品官登仕郎,還每天隔著兒女情長,你兩個哥哥也指望不上,還不給我生個孫子指望指望。結果就是3年後陸遊他爹陸宰過世後,他媽就逼著他休妻了,儘管幾年後陸遊和唐婉相遇,陸遊還寫下一首《釹頭鳳紅酥手》以表唏噓,但唐婉回對一後不久就此離去,上演了生死兩隔的愛情。最後唐婉改嫁的皇室宗親趙世誠,而陸遊的首要目標還是進京趕考。
1153年,陸遊28歲,發育了十幾年,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萬萬沒想到剛一登場,奶瓶就被打翻,還沒入職就感受到了社會的陰暗。陸遊當年去參加的是杭州的省廳考試,省廳就是公務員子弟專場,好處是才華可以盡情釋放,壞處就是考場就是一官場,然而他的才華過於釋放了,成績都力壓了當朝丞相秦檜的孫子秦勳,導致秦檜很不爽。結果陸遊很受傷,關鍵是第二年陸遊又去參加了考試,又考了個第一。歷史又輪迴,他又遇到了秦檜。這次還是得跪,直到熬到秦檜嗝屁,直到新皇孝宗登基,陸遊的試圖才迎來轉機,和一心只想享樂的高宗不同,孝宗年輕熱血。身為李白的忠實迷弟,孝宗問眾大臣,當今世上還有沒有像李白一樣的大咖,眾大臣紛紛表示,有個剛入職4年的公務員叫陸遊,他的詩詞很優秀。
於是孝宗便拿起陸游的詩作拜讀,孝宗讀後連連點贊,要親自面試一下。於是陸游得到了孝宗的親自接見,結果也令人滿意,連考核都不用直接贈予進士,學歷相當於現在的博士。儘管翻身翻得突然,但陸游知道時機成熟了,因為孝宗不僅認可了自己,還認可了抗金名將岳飛,於是陸游立馬就找到孝宗邀請一起開黑,表示敵方高地可以推。第一條奏書便是有金兵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宋孝宗也是性情中人,對陸游的開黑邀請很感興趣。
陸游達到鳳陽河,四周地勢平緩,可攻可守,乃開團的絕佳之地。可是又一次習慣性戰敗,重新北伐,簡稱團滅。其實1163年在北伐前期,張俊率兵八萬還是一路攻城略地,先後收復了失地宿州及靈璧,陸游也以為這次能運籌帷幄,決胜千裡,但是呢,開黑排位最怕的就排到演員,輸了還說你指揮不利,就在宋軍準備繼續北上收復河南山東之時,一個叫邵宏淵的人就因為自己沒立功,乾脆按兵不動,像極了沒搶到人頭的隊友消極怠工,這就直接坑了被金兵夾擊的李顯忠,我還沒上你就往上沖,而關鍵是因為這次失利,朝中一黨派,紛紛彈劾陸游,說北伐誤國。而陸游卻覺得勝敗乃兵家常事,大不了再開一局,繼續高呼抗金一生一起走,誰想組合誰是狗,於是沒過多久,陸游就被孝宗踢出了群聊。先貶官,然後乾脆罷官,雖說重新北伐以失敗告終,但陸游也為祖國挽回了一定的損失,因為通過這次團戰,金國發現大宋還是有能打的,不能把他們逼太急,還是和平補刀吧,於是宋金兩國簽訂了協議,將以前碎幣的銀25萬兩卷25萬匹,改為銀20萬兩卷20萬匹,也算是給大宋省了不少錢。
10萬萬沒想到,陸游這一回家賦閒就是5年,報國無門,隨後陸游就做了3年的地方官,一晃就是8年青春,而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沒有疾風面對的陸游一天渾身難受,所幸朝中的主戰派大哥於尹文,還記得當年給朝廷獻計北伐的那個陸游。於是將他引薦到王岩的幕府,地點就在金宋邊界南鄭,17年陸游一路跋山涉水來到了南鄭,王岩對文武雙全的陸游欽佩已久,所以剛一上手就給了陸游一支精銳部隊,陸游表示要開團得先開視野,得登上秦嶺對敵情充分了解,而秦嶺且不說是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還常年刮風下雪,47歲這半隻腳都踩進棺材的年紀,在秦嶺上來回穿梭,面不紅氣不喘,殺老虎還沒有高原反應,還順便寫了首詩,也算是文能當旅遊形像大使,武能打死老虎的猛男。
陸游用8個月時間,將金軍的情報全盤摸清,後草擬了收復失地的戰略計劃,並上交朝,陸游覺得這一次若能出兵,必將給予金軍重創,只不過儘管作戰方針餵到了嘴邊,此時的朝廷卻只想安於現狀,不僅計劃被全盤否決,王岩也被調回京城幕府就地解散,面對祖國大宋只求苟安。
陸游也只能從西北前線先後到四川,江西擔任地方官,他此時的心情就是報國於死無戰場,發出悲歌仰天淚如雨的感嘆,而儘管已經知天命,陸游的挫折仍接二連三。他堅持上書北伐,然而書信根本無人看,他在四川遇到範丞大,而卻因為不拘禮法,再次被免官,他寫下蜀州大閱,抨擊南宋養兵不用,苟且偷安。他在杜甫草堂附近的溪畔感傷心,回家後就病倒了,寫下《病起書懷》,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所幸的是陸游的心態一向很好,縱然無法上陣殺敵,若老天再給個父母官也要好好乾。
1180年,陸游所在的江西遭遇特大洪災,而他上交給朝廷的賑災文書,卻遲遲沒能得到回复,憂民心切的陸游顧不上這麼多選擇,再一次面對疾風,當即下令不等聖旨,放糧救災,正如他《此病起書懷》所寫。
陸游覺得官職再小也不能忘了憂國,而是非對錯等到死了再說,這一次陸游總算彌補了災難。 11月陸游奉召返京,被藉機彈劾不自檢,也是果不其然,陸游憤然辭官,此時的陸游在山陰一待就是五年賦閒,在家其實也不閒,陸游表示人生的追求還得多遠,畢竟作為少有活了85歲的古人。
陸遊的養生之道正在於田園,他遊山如讀書,深淺皆可樂。他說死非一日之計,小病為前驅,這屬於早就看透了定期體檢的重要性,只是儘管陸遊熱愛生活與田園,將人生的大事小事記錄於萬首詩篇。但即使不再是少年,白頭也赴走京城的報國志向。流露於字裡行間。
1189年宋光宗繼位,已經64歲的陸游又上書新帝,申請北伐,同時還不忘勸新皇帝生活要節儉。而光宗這個皇帝雖然在繼位之初也能聽聽臣下諫言,但他身體上體弱多病,愛聽信奸臣讒言,讓心狠手辣的李鳳娘干政,將愛國大臣辛棄疾罷免,從以上操作也不難看出,陸游的命運同樣是被罷免,而命運就好像是一個個被寫好的輪迴,這次罷官又是一個14年。
在1202年陸遊被派去修國史,在他編完了兩朝實錄和三朝史,還私自編了十八卷南唐書後,已經78歲的陸遊申請回家養老,並不是因為年老放棄了北伐,而是深感個人的力量太過渺小。
他在紹興隱居的時候,遇到了上任紹興知府的辛棄疾,這兩個一生抗金的老人,一瞬間老淚縱橫。辛棄疾看到家徒四壁的陸游很窮困,陸游卻拒絕了他的資助,說人民的財產應該給更需要的人。他們一起作詩商討國事,北伐的激情被再次點燃,他們相見恨晚,相處太短,尚可一戰的辛棄疾也承載了陸游所有的北伐期盼。
1203年底,主戰派召辛棄疾去臨安,商討北伐大事,臨別前陸游向他表達了大材小用,同時讓他遇事謹慎判斷,還要言行得體,以免遭誣陷或暗算。而遺憾的是,辛棄疾最終被撤換。其後的結果是1206年的北伐戰爭,儘管平定無錫之叛也穩定了淮南,但主和派和金國卻用韓侂冑的首級當籌碼談判。
1207年10月,辛棄疾去世,1207年11月韓侂冑被暗算,1208年9月宋金達成嘉定和議,戰敗賠款,1209年抱著終生未能收復中原的遺憾,在病床上的陸游,寫下了不朽的千古絕唱: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1210年的春天,這位85歲的武將、文人、詩人,也永遠離開了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