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東簡介(被自己創立的新浪掃地出門,王志東的艱難創業史)

2022-11-22王志東

他是提出「讓中國軟體與世界同步」的第一人,曾創造了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新浪網,並在新浪網危難之際,成功帶領新浪網走出中關村在納斯達克上市,但就在上市後的第二年卻被新浪網掃地出門。

當年搜狐張朝陽,網易丁磊與他並稱“網絡三劍客”,甚至風頭一度超過這兩位大佬,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日新月異,丁磊和張朝陽已經幾乎是家喻戶曉,而他的名字卻早已經被淹沒在了時代的浪潮中。

王志東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個少有人知的人物王志東。

1967年,王志東出生在東莞虎門鎮的一個教師家庭,雖然家中孩子眾多,但王志東的父母因為深知知識的重要性,還是讓王志東讀了書,高中時候的王志東,懷著對無線電本身的興趣加入了無線電課外興趣小組,那時王志東除了上課,要么在實驗室,要么在圖書館。

1984年,王志東成功以高分考入了北京大學的無線電電子學系,但因為偶然接觸到了電腦,便把對無線電的那股熱情轉移到了電腦上,並且如願加入了計算機小組,

讀大四時,王志東偶而會做一些兼職,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志東在中關村遇到一個客戶,這位客戶提出一個要求,他想把方正和四通激光排版系統做一個兼容,這個難題,王志東當然不能一口答應,他只能說試試,於是他先把王選的系統改了,在了之後又把它移到四通的機器上,在外人看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王志東只用了不到兩個星期,問題就解決了。

王志東

這件事情不僅讓王志東聲名遠揚,還傳到了北大方正的創始人王選的耳朵裡,對於王志東這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王選當然不願錯過,他盛情的邀請王志東進入方正,讓他做Windows 系統的漢化工作。

當時的北大方正背靠北大,漢字雷射照排佔領全國報刊出版業90%以上市場,海外中文排版系統80% 的市場份額,有不少人擠破了頭都想進去。

1989年,畢業後的王志東應邀進入北大正方集團,兩年後,王志東用自己獨立研製出的國內第一個實用化Window3.0–BDW in3.0,不僅間接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還證明了王選的目光沒有錯,這項研究成果還被選為1991年北大方正當年七大成果之一。

再加上當時恰逢中關村的(中國矽谷)的興起,BDW in3.0讓王志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關村寵兒。但令王志東感到灰心的是,在這之後的一年內,BDW in3.0並沒有得到王志東所想要的大規模的推廣,雖然當時王志東已經憑此小有名氣,但自覺不被重視的王志東不顧眾人阻攔,毅然決然的遞交了辭呈,決定離開北京前往新加波深造。

王志東

在等待簽證的期間,王志東閒來無事,便跟同學一起開發了一家中文外掛網站,就是後來紅極一時的「中文之星」。

王志東回憶說:「我一個同學說,咱們就按矽谷的方式,蘋果怎麼做的,咱們就怎麼做。我覺得挺靠譜,跟我的夢想很匹配,就不出國了。」王志東決定不走了,於是在1992年的4月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新天地電子資訊技術研究所”,由王志東出任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王志東

王志東滿懷抱負,他以為自己的一腔熱血終於要實現了,但是在公司創立的第二年,鄧小平南巡,經商熱潮俘獲了王志平搭檔的心,最終兩人因為在公司經營理念上發生分歧,不歡而散。

這次創業給了王志東不小的打擊,但就是這次創業讓他成為了不少投資人眼中的紅人,王志東身上的潛力被中關村it領軍人物,四通集團董事長段永基看中,出資500萬幫助26歲的王志東創辦了四通利方公司,也就是今天新浪網的前身。

王志東

公司成立後,王志東帶領自己的技術團隊,研發並推出了中文作業系統RichWin,短時間內就取得了國內微電腦中文平台預裝軟體80% 的佔有率,公司總資產一度也飆升到800 萬美元以上,但不久後,微軟開始進駐中國,RichWin的市場一度遭到擠壓,而同時美國網景公司的上市,也掀起了中關村的熱潮。

被兩面夾擊的王志東敏銳的察覺到了時代的風向,所以1996年王志東開始帶著四通立方向互聯網進行拓展,同年六月正式啟動了四通利方第一個站點利方在線中文網站。

隨著中文網站的建立,王志東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單打獨鬥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無疑是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引資勢在必行,1997年,王志東拿到了來自華登國際650萬美元的創投,但由於王志東從不參與股權的分配,所以導致他原有的股權20%被稀釋到13%。

王志東

1998年,在華登國際的引薦下,王志東以高達3,000萬美元收購海外最大的華人網路公司華淵資訊,建立了當時最大的華人網站新浪網,並擔任總裁。

新浪在王志東的帶領下,相繼在世界杯,科索沃戰爭,悉尼奧運會等重大事件報道中取得一定的佳績,新浪榮登中文第一門戶網站。憑藉於此,新浪不僅創造了巨大商業價值,還在1999年拉到了兩輪融資,總金額高達8500萬美金。

在王志東意氣風發之時,一個北漂失意的英語老師灰頭土臉的回到了杭州,創立了阿里巴巴,正帶領著18羅漢們手忙腳亂的堵著牆上的窟窿。 26歲的劉強東在北京中關村一個4平方公尺的櫃檯賣光盤,那時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請來一個倉庫管理員。

2000年,王志東正準備帶領新浪在納斯達克上市,但是由於當時互聯網的局勢尚不明朗,再加上新浪的資訊部認為新浪的股權結構屬於違規,,所以四通利方公司必須進行重組。

王志東

於是四方利通的ICP業務從內部剝離成立新浪互聯網資訊服務公司,由王志東,汪延以持股,而除此之外,兩人還要以自然人股東的身份成立新浪互聯網公司。在這麼一套組合拳之後,新浪終於迎著網路泡沫上市了。王志東對此還感慨道,新浪總算是趕上了末班車沒從門縫裡被擠出來。

在新浪上市後,王志東成為當時網路乃至中國企業家的風雲人物,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但網路泡沫嚴冬的悄然來臨,新浪的股價一潟千里,這讓身為公司CEO的王志東倍感壓力。

新浪面對著極為迫切的轉型之路,董事會希望把新浪繼續發展為互聯網門戶網站,而技術出身的王志東始終認為互聯網對於用戶的模式就是免費,收費只會讓用戶越走越遠,所以他提出要將新浪發展成為軟體公司,但反對的聲音異常強烈,甚至就連王志東的心腹汪延,陳彤都反對王志東的想法,到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2001年,不甘心的王志東再一次提出改革,堅持要將新浪發展為軟體公司,可這個想法卻成了王志東離開新浪的催化劑,6月1日,董事會在美國矽谷召開了會議,那一天,王志東是最後一個到達會場的人,他還不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會是什麼。

王志東

專欄

大品牌背後的那些秘密往事

作者:十萬個品牌故事

199幣

2,080人已購

查看

在各位董事進行表決時,王志東被請出會場,他不懂自己為什麼要被請出去,半小時後,董事長告訴王志東,除了自己棄權之外,其他董事全部贊成解除王志東CEO的職位。

王志東極度憤怒,自己一手創造的網站,事到如今,自己竟然被驅逐,他向在座的各位董事質問道,除了我,全中國還能有誰能幹。而董事會給出的理由簡單粗暴,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新浪什麼時候能獲利?

王志東敗了,身為一個管理者,不僅要在業務上要具備敏感性,還要掌握著一定的股權,但王志東沒有,一次又一次被稀釋的股權讓他早就逃脫不掉被新浪踢出局的宿命。反觀同時期的張朝陽搜狐股份33.6%,自己掏錢的丁磊持股網易也達到了58.5,兩人對於公司都掌控著絕對的話語權。而劉強東也曾發出這樣一句感嘆,如果有一天我控制不了京東,我寧願把他賣掉。

2011年6月3日新浪發出公告,董事會對外宣稱王志東因個人原因辭職並且不再擔任新浪CEO,人們紛紛感嘆,互聯網的神話跟隨著王志東的辭任一起破滅了。

後來的王志東回首這段經歷,笑著說,「當時我有準備,但依然是個意外。我常說,這就跟爬山似的,到了山頂你就知道,你肯定是要下來的,但是沒想到的是,你是被別人推下來的。 。

王志東

對王志東來說,離開不是結束,只是另一個的開始。離職後的王志東依舊佔有新浪6.3%的股權,價值數百萬美元,於是這位不服輸的創業家痛定思痛,轉身創建了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圓了他的軟體夢。 2003年5月,王志東厚積薄發,將自主鑽研的「競開協同之星(GK-Star)」正式推向市場,一經推出,就迅速在製造業、石油化工、電力能源、專業服務、媒體、教育、電子化政府等多個行業被推廣和應用。

2004年2月,王志東領導點擊科技成功從美國富達投資集團融資1,300萬美元,成為國內軟體領域有吏以來最大的單筆融資。

2006年至2010年,王志東帶領點擊科技開發出lava-lava即時通訊工具和Lava遊戲網,但這兩款產品在市場上所取得的成就異常慘淡,以致於現在打開點科技的官方網站,你會發現它所有得新聞動態等時效性都停在了2012年。在2013年,不服輸的王志東又開始了他的第四次創業。這次,他把目標放在了線上教育領域上,推出校內外這樣一個供中小學學生、家長和老師互動交流的平台,但效果甚微,跟如日中天的新浪網相比更是相形見絀了。

前後四次創業,兩次被迫出局,從名噪一時的新天地公司到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新浪網,繼而是小有成就的中型企業北京點擊科技公司,再到今天的校內網,王志東的人生總共歷經了三次蛻變,從一位優秀的程式設計師到專業經理人,然後演變成一位百屈不撓的創業家。

王志東

而在外人看來被資本野蠻驅逐的「悲情英雄」王志東,從頭到尾都不願停留在原地,連番創業對於他來說,不是背水一戰,不是負隅頑抗,而是不斷的自我挑戰。

他這樣形容自己的創業,「有的人看到了好的風景就會安營扎寨,駐足欣賞;而有的人只在乎爬山的過程,爬了一座又一座,卻從不停留。創業就像後一種爬山,魅力就在於過程,所以我從不留戀風景。

沒人知道王志東會不會再次創造出一個“新浪網“,但不可否認的是,對王志東來說,一切皆有可能。

他是百屈不撓的創業者,卻也是出局的典型代表:我從不留戀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