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元前 719 年的春天,州吁籲帶著在外流亡的衛國人,偷偷摸摸地回到衛國,搞了個偷襲,把他哥哥衛桓公姬完給殺了,然後自己當了衛君。他是春秋時期第一個成功弒君篡位的公子,不過州吁籲統治衛國的時間可不長。到了西元前 719 年的九月,州吁就死在陳國的濮地了。咱們一起來翻翻史書,看看這短短幾個月裡,衛國都出了點啥事兒。
東門之戰
《史記·衛康叔世家》記載:
為鄭伯弟段欲伐鄭,請宋、陳、蔡與俱,三國皆許州吁籲。州吁籲新立,好兵,弒桓公,衛人皆不愛。
從這段記載裡,我們能知道,州吁即位之初,為了能讓大家服他,就藉著給好友共叔段報仇的由頭,跟宋、陳、蔡三個國家一起去打鄭國。這場仗就是圍著鄭國都城的東門打了五天就稀里糊塗結束的東門之役。
這麼個開頭熱鬧結尾潦草的打仗法子,不僅沒讓州吁有面子。反而因為他剛當國君就到處打仗,再加上他殺了衛桓公,君位得之不正的緣故,遭到衛國人的反感。州吁為了重新贏回衛國的民心,又做了些啥呢?咱們翻開史書找找看。
建朝天子
《左傳·隱公四年》記載: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問定君於石子。石子曰:“王覲為可。”曰:“何以得覲?”曰:“陳桓公方有寵於王,陳、衛方睦,若朝陳使請,必可得也。”厚從州吁如陳。
石碏是衛國的老臣,在衛國特別有名。他的兒子石厚和州吁是好朋友。州吁籲以後,老百姓不擁護他。所以,石厚就向自己的父親請教讓老百姓順從的辦法。石碏給他們出了個主意,就是去朝見週天子。
誠然,平王東遷之後,週王室之聲望每況愈下。然其天下共主之地位,未曾變更。故而只要得到週天子的認可。州吁籲的衛君之位便具合法性。但周天子並不是想見就能見得。於是,石碏又出了第二個主意。彼時,陳國君主陳桓公正得周桓王之寵信。陳、衛兩國關係親善,因而可請陳桓公出面,替州吁籲向周天子請求朝見。
大義滅親
州吁與石厚依循石碏的建言,奔赴陳國,此行中又出現了何種變故,緣何二人最終皆命喪於陳國呢?讓我們一同翻開史書一探究竟。
《左傳·隱公四年》記載:
石碏使告於陳曰:“衛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為也。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陳人執之而請涖於衛。九月,衛人使右宰醜涖殺州吁於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涖殺石厚於陳。
原來,石碏表面上讓州吁籲前往陳國尋求陳桓公的協助,以朝見週天子來安定衛國民心。但暗地裡派遣使者,將州吁籲君之事告知陳桓公,並請求其藉此契機,幫他除去這二人。就這般,州吁、石厚二人興沖沖地落入了石碏為他們精心挖掘的陷阱之中。
陳桓公將州吁籲二人擒拿之後,並未即刻將他們誅殺。而是讓衛國自行派人處置。當年九月,衛國右宰醜於陳國濮地殺了州吁,終結了這位弒君者的一生。至於怎樣處置石厚,卻令人頗為犯難。
畢竟,石厚乃是石碏的親生兒子。常言:虎毒尚不食子。此番謀劃誅殺州吁,全仗石碏之功。右宰醜也難以處置石厚,最終,還是石碏派出自己的管家獳羊肩親自趕赴陳國,將石厚處死。 《左傳·隱公四年》中對於石碏此般舉動,有這樣一則記載,讓我們一同來體悟一番。
君子曰:“石碏,純臣也,惡州吁而厚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成語大義滅親的出處,便源自於此。此番作為,石碏當得起「純臣」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