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健個人資料:名和利,配不上王自健

2023-11-12王自健

近兩年最火紅的喜劇形式是?

大多數讀者看到這個問題想必都會回答:「是脫口秀」。

《脫口秀大會》的熱門讓一眾脫口秀演員一夜爆火,

它背後的公司——笑果文化也成為和德雲社、開心麻花等公司平起平坐的喜劇團體。

據媒體報道,「脫口秀領頭羊」李誕的身價已經遠超12億,

其他脫口秀演員成名後也有各類代言、商業活動,

脫口秀這個喜劇形式越火熱,

觀眾就越是為王自健感到惋惜。

他曾是《今晚80後脫口秀》節目的主持人,

他講脫口秀成名時,

李誕、王建國等人都還是他的小弟,

壓根就沒有在節目上露面的機會。

他曾經懟過郭德綱、罵過周立波,

可以說,沒有王自健,就沒有如今脫口秀的盛況。

如今他的小弟們個個名利雙收,搖身一變成了明星,

而「老大哥」王自健卻漸漸過氣,

當年放棄脫口秀的他,後悔了嗎?

一、

王自健是道地的北京孩子,

他的家境雖然不算大富大貴,但他從小也沒缺錢花。

王自健的父母熱衷於挖掘孩子的興趣,

替他報過各式各樣的興趣班。

在父母的要求之下,王自健學過武術,

但他覺得那個地方太苦沒多久就吵著不學了。

之後父母又把他送去學習小提琴 ,

王自健又覺得沒意思,同樣不肯再學。

後來父母發現這個孩子嘴巴很貧,

總是嬉皮笑臉、油嘴滑舌,

於是便把他送到央視蒲公英藝術團學相聲。

這下王自健終於呆了下來,學了下去,

王自健從說學逗唱學到貫口曲藝,

老師們都誇:“這是學相聲的好苗子。”

一年之後,王自健還得到了參加少兒相聲比賽的機會,

但評審暗示他的父母要交兩萬塊錢的“好處費”,

王自健的父母很不喜歡這種做法,

拉著他離開了相聲訓練班,

從那之後,王自健短暫的告別了相聲。

如同所有的孩子一樣,他走上了上學的道路,

頑劣淘氣沒有影響王自健的成績,

在同學眼裡,他是讓人羨慕的天才,

“不用怎麼學就能考前幾名”,

同學總是這樣評價王自健。

在老師眼裡,王自健是個上重點大學的好苗子,

但他卻在高二那年選擇了退學,

理由是和學校不對付,

大抵聰明的人總有股傲氣,王自健在退學時放話:「我這麼聰明,

為什麼白白給你們增加升學率?我自己學也能考上。 」

自學了一年後,他果然考上了重點大學。

但大一剛讀完,王自健又選擇了退學。

二、

就這樣,他由一個重點大學的高材生變成了“家裡蹲”,

王自健一點也不覺得焦慮,他每天窩在家裡打遊戲、看電視,過得自由又瀟灑,

熱衷於打遊戲的他找到了一份給遊戲類節目寫稿件的機會,

王自健深諳玩家心理,寫出的稿件總能讓片方十分滿意,

一段時間之後,他由撰稿人變成了編導,

過了不缺錢花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自健看到北京一家相聲劇團的表演,

這讓闊別相聲舞台已久的他重新燃起了對相聲的熱愛,

王自健果斷辭掉了自己穩定的工作,重新回到相聲舞台。

他成立了一個名叫「第二班」的相聲班子,

自己找搭檔說起了相聲。

王自健有「大舌頭」之外號,他吐字不清晰,

這樣的人說相聲是有先天劣勢的,然而他卻能不受影響,演出的票屢屢售罄,演出場地次次聽客爆滿,這是為什麼呢?

王自健成功的秘訣在於他的內容,

他的相聲貼近年輕人的生活,

在別的相聲演員還在死板地講老相聲時,

他已經能在自己的相聲裡調侃房價、油價,

這使得王自健吸引了一大批年輕觀眾,

那是2009年,王自健在北京嶄露頭角之時郭德綱也已成名。

當郭德綱深陷種種爭議時,王自健以一段名叫《我愛郭德綱》的相聲表達了支持。

2011年,王自健拜在了相聲名師侯耀華的門下,

他選擇侯耀華的理由是“這是一個好玩的老頭,他面前規矩沒有那麼大。”

從這一刻開始,王自健不再是票友,而是成了有師承的相聲演員。

他的名氣越來越大,上海電視台的一個導演看到王自健的表演後很震驚,

告訴他:「你的相聲能做到好笑的同時還與時俱進,這和脫口秀很像,

你來上海當脫口秀。 」

三、

王自健欣然接受了這個邀約,

當時上海電視台原有一檔脫口秀節目是由周立波主持,

周立波跳槽出走之後,王自健就接檔挑起了大樑,

他參考國外脫口秀節目的配置,

成立了《今晚,80後脫口秀》班底。

這類美式脫口秀節目需要大量段子,王自健一人無法完成,

為了減輕創作上的壓力,他找來了李誕、王建國等人給自己當寫手。

李誕等人作為編劇沒有上鏡的機會,

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創作好段子供王自健挑選,

在這檔脫口秀節目中,王自健的內容一如既往的貼近年輕人的生活,

他笑著各類話題,節目既有看點又有笑點,

開播沒多久收視率就一路飛升。

王自健紅了,他把這個小眾的喜劇形式帶到了大眾面前,

他成就了脫口秀,脫口秀也成就了他。

成名之後的王自健好像學不偽裝自己,

他一如既往的尖銳、直白。

他喜歡的相聲演員郭德綱抄襲網路段子引起網路寫手們不滿,

王自健出面為這群寫手討說法,

郭德綱反罵王自健:“你以為你看相聲不用買票就是演員了?”

王自健不在乎,依然反覆告訴觀眾什麼叫知識產權,為什麼別人寫的段子演員不能抄。

有媒體把他和周立波做對比,

他犀利回應:「做人,他比較好笑,做節目,我比較好笑。」

《今晚,80後脫口秀》即使後來被調到深夜檔收視率依舊不減,

越來越多的觀眾透過這檔節目認識了這個喜劇形式,

王自健一場商演的價格一度漲到了十幾萬。

但他卻很少接廣告、跑商演,

談及原因,王自健說:“我覺得尊嚴比錢更重要。”

慢慢的,他對脫口秀似乎不再熱愛,

當時節目的尺度越來越小,

王自健總是能接到這樣的電話:“王老師,您再回來補幾個段子吧,咱們段子不夠。”

他驚訝的回答:“咱們錄了那麼多,怎麼可能不夠?”

對面給了答案:“能播的不夠。”

他敏銳的感覺到,編劇們為了尋求安全開始創作公式類的段子,

脫口秀沒有了那種野生的美感,王自健不想妥協,

於是他決定:我不幹了。

節目停播之後,李誕等人成立了喜劇公司,

靠著做《脫口秀大會》等網路綜藝名利雙收,

而王自健卻沉寂了下來。

四、

原來當時他事業不順的同時婚姻也遇見了波折,

王自健在多重壓力下患有憂鬱症,

他把自己關在屋裡不肯見人,

李誕幾度邀他進自己的公司一起做節目,

都被王自健婉拒,

他身邊不少朋友都勸他:「衛視節目做不下去做網綜脫口秀也是一條路,

賺的比之前還要多。 」

他依舊搖頭謝絕,

但他卻鼓勵身邊的人去踏上那條能名利雙收的道路:“你們想去就去吧,不要因為我不去就有心理負擔。”

在王自健的鼓勵之下,思文、王建國、程璐等人紛紛走上了這條道路,

而王自健卻告別了脫口秀的舞台。

他不接任何演出和採訪,把自己關在家裡看心理學的資料、吃藥,

終於,他戰勝了憂鬱症,從低谷中爬了出來。

不打算再講脫口秀的王自健走上了演員的道路,

2020年,王自健也參加了演技類綜藝《我就是演員》,

他翻演了《我是餘歡水》的片段,

他將一個中年男子的不得志與鬱悶演繹得入木三分,

不少觀眾都坐在電視機前哭了出來。

在《30而已》裡,他演出了「小張主任」這個小鎮青年的俐落和年輕有為的朝氣,

王自健似乎立志要在演員這條路上一去不回頭。

不少人尊重他的選擇的同時也會有疑問:「脫口秀如今這麼火,

王自健當初就那樣放棄了,錯過了多少成名賺大錢的好機會,他後悔嗎? 」

王自健給的答案是:不後悔。

在《我就是演員》的舞台上,主持人曾問過王自健還會接著講脫口秀嗎,

他給的答案是:「不會了,智者說話是因為有話要講,愚者是為了說話而說話,

我已經沒有要講的話了。 」

他放棄了脫口秀,但觀眾不曾遺忘他。

觀眾看到王自健還是會想起那句:“這一夜有你們真好,願你們今晚過得愉快。”

他原本有很多機會走上名利雙收的道路,

但他沒有。

名和利,從來都不是王自健選擇脫口秀的理由,

他有著更高的追求,

帶著初心的王自健,將在演員這條路上走很遠,很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