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時期,有個名叫陸遊的詩人寫了1萬多首詩,是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並且流傳下來最多的詩人,他還是個主張抗擊金軍的人。
陸遊字務觀,他的故鄉在山陰(現在的浙江紹興)。陸遊初出生的那一年,金軍南侵,陸遊的父親陸宰帶著全家逃跑,在過淮河的船上,陸遊的母親生下了他。
陸遊開始懂事的時候,他的父親教他識字、寫詩,陸遊很快就喜歡上詩文了。學習很認真,讀了很多書,也懂了很多事。陸宰還常常跟陸遊講岳飛的抗金故事,陸遊都聽得入迷了。
陸游18歲開始寫詩,沒過多久就寫得一手好詩。 29歲那年,陸游到臨安去參加進士科的考試,恰好秦檜的孫子秦溳也參加考試,本來,陸游考得最好,該得狀元。可是,秦檜為了讓他的孫子考上狀元,就說陸游的文章裡有抗金的字句,要查辦他。陸游只好逃回他的老家山陰待了5年。期間他刻苦地練習武功劍術,還從他的朋友處借來《孫子兵法》認真地學習,他希望有一天能出征報效國家。
到陸游34歲的時候,朝廷才派他到福建寧德縣當主簿,這是一個很小的官,可陸游高興地去了。
過了1年,陸遊來到臨安當官,有機會接近皇上。他向皇上提了好幾個建議,讓他奮發圖強。可是,皇帝趙構根本不聽陸遊的話,還把他免職了。
不久,金軍又攻打南宋。宋高宗怕麻煩,就把皇位讓給了宋孝宗。宋孝宗是個主張抗擊金軍的皇帝,他聽說陸游很有才學,就把他召到朝廷,賜給他進士出身,讓他在朝廷上擔任起草重要文書的工作。可是後來抗金斗爭失敗了,投降派又在朝廷上佔了優勢,連宋孝宗也動搖了。抗擊金軍的鏘軍張浚被免官,陸游因為支持張浚抗金也被罷官。陸游只好回到老家山陰居住。
陸游在山陰居住了3年,生活非常貧困。乾道五年,陸游已經45歲了,朝廷才又派他到四川夔州去當通判的小官。這次長途的旅遊,使陸游遊覽的很多名山河流、了解了很多民情。 從此陸游的寫詩思路更加開闊,題材也更加豐富。
3年之後,虞允文推薦陸游去當四川宜撫使公署幹辦公事和檢法官。四川宣撫使的行政辦公地點在興元府南鄭縣,這裡是西北的抗金前哨。四川宣撫使王炎是位抗金的將領。從此,陸游就開始在軍隊中生活了。可是,南宋朝廷對抗金都不是很堅決,使抗金斗爭總是遭到失敗。這使陸游傷心極了。他寫了一首詩,來抒發心中憂憤的感情:
平生嗜酒不為味,聊欲醉中遺萬事。
酒醒客散獨淒然,枕上屢揮憂國淚。
詩的意思是說:我喝酒不是為了品嚐酒的滋味,而是為了讓酒給醉倒了,好忘記所有令人煩惱的事情。醒來的時候,看到客人都散走了,只留下自己一個人,卻又感到很淒涼孤獨,就在枕頭上不斷地揮灑憂思國家的淚水。
後來,陸游的朋友范成大回到臨安去做官,他就把陸游的這首詩帶給宋孝宗看,宋孝宗非常感動,就把陸游調到福建去做官。不久,陸游又到了江西撫州(現在的江西省臨川縣)去做官。
陸遊不管在哪裡做官,工作都非常認真,常常為老百姓做些好事。可是,因為他有抗金思想,投降派大官就一直罷免他。所以,陸遊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裡度過的。他在家裡自己種地,過著很清貧的田園生活。
陸游不管走到哪裡,他都寫了很多詩。他借寫詩歌唱田園生活的古樸美妙,抒發他心中的愛國熱情。陸游寫的田園詩很清新樸素,人們很喜歡看。但是,他寫的抒發愛國熱情的詩更出名,喜歡看這方面詩的人也更多。有一首詩名叫《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非常有名。詩是這樣的: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來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
詩的意思是說:在一個冬天的夜裡,我躺在冰冷的床上,沒有因為自已的寂寞感到悲哀,而是想去替國家守衛邊疆。外面正吹著大風下著大雨,我在夢中騎著披有鐵甲的戰馬,跨過已經結冰的江河去追擊敵人。
遊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68歲了,可他還想著為國家效勞出力。可是陸游一直沒法實現他為國立功、收復失地的願望、到他85歲的時侯,得了大病,當他快要去世的時候,他掙扎著寫一首有名的詩,名叫《示兒》 :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意思是說,他死前惟一感到悲哀的是南宋還沒有統一中國。他訴兒子,等到南宋的軍隊收復了中原的那一天,千萬不要忘記在祭祀時候告訴他這個好消息,好讓他在九泉之下不再感到悲哀。可惜他沒有等到南宋收復失地,而是南宋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