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視劇反黑刑偵劇《狂飆》廣受歡迎,這部劇講述的是在2000年的時候,意氣風發的刑警安欣與在菜市場倍受欺負的魚販子高啟強相識,而後高啟強逐漸偏離正途,慢慢成為黑惡勢力的老大,安欣意識到在京海市社會發展的背後正是以高家兄弟為首的黑惡勢力暗流洶湧,兩人便分道揚鑣,並展開了長達20年的正邪較量。直到2021年,在全國開展掃黑除惡常態化的背景下,中央督導組來到京海市,安欣協同專案小組徹查高啟強、高啟盛為首的強盛集團犯罪團夥及其背後的保護傘,最終那些目無法紀的犯罪者被繩之以法,京海市終於得以撥雲見日,清風正氣。
我和其他觀眾一樣,都被這部劇裡的劇情所吸引,被演員精湛的技藝所驚嘆。尤其是張譯所演的刑警安欣和張頌文所演的反面人物高啟強,簡直是「演得不像演的」。
張譯老師的演技毋庸置疑,是大家所喜歡的男演員。而張頌文老師則是大家相對陌生的,這次在《狂飆》裡演的高啟強這一角色演得活靈活現,簡直不像演的,就是高啟強本人,以至於網上有人喊出「嚴打高啟強”,“嚴查張頌文”。
然而,張頌文成為演員其實是非常偶然的。
1976年,張頌文出生在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回龍鎮塘村的一戶客家人家庭。 11歲時,父親轉業,全家住進了城裡。初三那年,張頌文的母親就去世了 。
雖然他從小就喜歡看電影,但是17歲職高畢業後,他並沒有直接去追逐電影夢想,而是先後從事了印刷廠工人、飲料銷售員、空調安裝工、酒店服務員、飯店經理、導遊等工作。在做導遊時,他也被評為「廣東省最佳導遊」。
據他在《演技派》第一季說,他做了5年的導遊,並在導遊公司裡做到了國內部經理,就是負責國內旅遊線的經理。在1999年的時候,中國大部分人的薪水水準是一個月500元左右,而他一個月可以拿到2萬多。這在當時來說,有些家庭年收入可能達不到2萬元,放在今天來說,月收入2萬元也是算是薪水比較高的了。
突然有一天,有一位小女孩(據說是一位日語導遊)很健談,就問張頌文:“頌文哥,你的夢想是什麼?”
張頌文覺得25歲的自己哪有什麼夢想,一定就是結婚生子唄。後來,張頌文反過來問她:“什麼叫夢想。”
那個小女孩就對張頌文解釋說:“夢想就是你最想幹的事情。”
張頌文想了一下,他最想乾的事情就是天天躺在床上看電影,因為他特別喜歡看電影。那個小女孩聽完後就說:“那做電影就是你的夢想。”張頌文聽完後一下子像觸電一樣,“一語點醒夢中人”,感覺靈魂得到了召喚一樣。
後來,有人建議他去考北京電影學院,那個人上午10點多跟他說,他下午4點半就坐飛機從深圳飛到了北京,之後就一直在北京圓他的電影夢,再也沒有回去過。
2000年,張頌文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高職班。在考入北京電影學院之後,並非一帆風順,他面臨的第一個大難題是“普通話”,說了一口很有廣東特色的“廣譜”,當時他的老師對他有一個嚴酷的要求,老師對他說:“別人學習表演,你暫且先放一放,四個月之內普通話考等級,過不了自己自動退學。”
所以,在北京電影學院學習的第一年的試讀期對他來說有點殘酷,他用盡了各種辦法來提升普通話水平,甚至口含石頭來練習普通話,最後終於通過了普通話水平等級考試。
在北京電影學院學習期間,他特別刻苦,學習成績也特別優秀。畢業的時候,他是以全屆專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的。
但是,令人感到心酸的是,畢業後的三年裡沒有得到劇組們的認可。
第一年,他見了360個劇組,都被拒絕了,換句話說,就是被否定了360次。
第二年,他的自尊心有點受不了了,稍微縮減了一下,就見了280個劇組,還是全軍覆沒,也都被拒絕了。
第三年,他又見了200個劇組,同樣被拒絕了。
就這樣,畢業後的3年之間,他大概見了七、八百個劇組,都被否定了。甚至有個劇組直接對他說:“你不適合當演員。”
經過了畢業後那三年的洗禮,他開始接受小角色了,就算再小再小的角色,他都接下來,因為這對他來說是一次機會。
用張頌文自己的話說,這樣一點點的小角色,幫他爭取到了後面的十年,所以才迎來了2016年婁燁導演把《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中的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給到了他。他為了這個戲,他體驗了一個月的生活,增肥增了30斤重,還把額頭前面的頭髮拔了。因為這部戲,讓觀眾看到了張頌文,開始知道有觀眾記住了張頌文這個演員。
說實話,當演員真的不容易,大家都以為當演員都很光鮮亮麗,其實不是這樣的!
據說,中國有99.5%的演員過得併不是很好,有些演員可能一年就接一個小角色,而劇組可能就給他一兩萬,甚至就是幾千塊。然後,就要等待下一個角色的出現。只有0.5%的演員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
張譯算是很火額演員了,但他說,自己不上綜藝,不做真人秀,就只是做電影和電視劇,賺得錢也不多。
《狂飆》都這麼火了,但是據說張頌文最終拿到的片酬可能不到100萬,稅後也就是幾十萬。有人說,他好歹也算是二、三線男星,這點片酬還沒網紅一場廣告的報價高,簡直難以置信。
張頌文43歲的時候,還是住在租來的房子裡,自己沒有買過一間房子。最苦的時候,都是晚上7點半後才去買菜。為什麼?因為晚上7點半後,菜市場就要收攤了,這時候買菜最便宜。
有人問張頌文,你是怎麼扛下來的?他說,很簡單,因為熱愛!熱愛一件事情可能別人看了你很苦,但是你是不覺得苦的,而且覺得樂在其中。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張頌文因在《狂飆》中飾演高啟強而獲得觀眾的認可,也算是苦盡甘來,終於迎來了事業的春天。
然而,有些花兒每年春天都會開,甚至一年四季都會開;而有些花兒就是直到枯竭那一天,生命中也就只綻放一次;也有些花兒可能自始至終就沒有開過花 。
就拿創業這件事情來說吧,小米的雷軍在武漢大學電腦系讀三年級時就成為了百萬富翁,憑幫人開發軟體賺到了「第一桶金」。 1992年初,雷軍加盟金山公司,他先後出任金山公司北京開發部經理、珠海公司副總經理、北京金山軟體公司總經理等職務。 2010年4月,雷軍與其他五個人共同創辦了小米,後面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可以說,雷軍是少年得志,順勢而為,事業是順風順水的。
而華為的任正非創業並非一帆風順,剛開始也賺了點錢,後面也窮過一些年,甚至還離了婚,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但是,最後還是堅持下來了,締造了今天連美國白宮都想制裁的華為商業帝國。
也有一些創業者,將家裡的房子、車子都拿去做抵押,all in,最後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如果從職業的角度看,有些人職業之路發展一路“狂飆”,從大學畢業到成為一家公司的職業經理人,不到30歲就年薪過百萬。
而有些人,只專注於自己的職業,不問西東。就像當教師一樣,一輩子像園丁一樣,淡泊明志,不貪圖名利,默默耕耘,或許這輩子就是過著普普通通、平平靜靜的日子,年收入也只夠溫飽,一輩子買不起房子。但是,誰說這就是平庸的人生呢?說不定哪一天像楊昌濟先生那樣培養出毛澤東、蔡和森這樣的人物來。
其實,張頌文也是類似這樣的一群人,十幾年一直忍受著內心的痛苦,但仍然堅持自己的影視夢想,堅持到自己40多歲的時候,終於憑藉一部《狂飆》讓自己突然間名揚天下。有點「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感覺。
你說這些人的成功是因為運氣好, 是偶然的嗎?不是!
我們回過頭來,再聊一聊雷軍吧,他之所以在大學三年級時就成為了百萬富翁,是因為他進入大學後,對自己的要求近乎嚴苛,他一開始就選修了不少高年級的課程,他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就完成了大學四年所有的學分,甚至完成了大學的畢業設計。後面無論是在職場上,或是創業上都非常刻苦勤奮。
張頌文之所以能因《狂飆》而名聲“狂飆”,是因為他在北京電影學院的時候就非常刻苦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優秀到被留校當老師的那種學生。後面三年被七、八百個劇組拒絕,卻依然還在堅持自己的夢想。 「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在扮演小角色,即使是小角色的情況下,也是嚴格要求自己,給自己一個機會,為了演活一個角色,甚至拔掉自己的頭髮……
張頌文在一次演講中說,他把演員這個事業規劃到了我死那天,所以沒有什麼好著急的。
蘇遼的《晁錯論》有這樣一句話,“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只要心中有夢,並認為自己腳下走的這條路是對的,那為什麼老是讓自己在不斷切換頻道,瞻前顧後,最後像無頭蒼蠅那樣迷失自己呢?
當然,也不是讓自己一直活在幻想中,而是要像張頌文那樣,在影視這條路上不斷地積累,哪怕再艱難,為了活下去,也可以在這條路上從「小小角色」做起,或者重新再來。
是的,在活下去的同時,堅持自己正確的道路,並不斷完善自己 !
或許有一天,我們也會像張頌文那樣,命運突然也安排我們扮演一個“大角色”,但願那一天,我們有能力和勇氣演好這一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