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簡介(邊塞詩最多的詩人-岑參)

2022-10-02岑參

岑參(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後徙居江陵。 ]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西元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後來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世稱「岑嘉」。西元770年卒於成都。

岑參

岑參的履歷比較簡單。

西元715年岑參生於河南仙州(今許昌),時父為仙州刺史。

20歲時,岑參至長安,獻詩求仕未果,開始漫遊生活。

西元744年,30歲時中進士。 749年赴安西做幕府。西元751年回長安。

西元754年出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常清的判官、3年後回朝。

西元766年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以後罷官,客死成都旅舍。

6年兩度出塞,寫了七十多首雄奇瑰麗的邊塞詩,使岑參詩歌境界空前開闊。其詩歌氣勢雄偉,想像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他寫的邊塞詩數量最多,成就最突出。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

在他筆下,在大唐帝國所向披靡,任何敵人都不能成為真正的對手,所以他並不需要寫士兵們的出色奮鬥和艱苦犧牲,他要寫的是橫在戰士們面前的另一種偉大的力量,那就是嚴酷的自然。如《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徵》中,雪夜風吼、飛沙走石,這些邊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惡劣氣候環境,在詩人印像中卻成了襯托英雄氣概的壯觀景色,是一種值得欣賞的奇偉美景。如沒有積極進取精神和克服困難的勇氣,是很難產生這種感覺的,只有盛唐詩人,才能有此開朗胸襟和此種藝術感受。

岑參

岑參以好奇的熱情和瑰麗的色彩表現塞外之景。在立功邊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將西北荒漠的奇異風光與風物人情,用慷慨豪邁的語調和奇特的藝術手法,生動地表現出來,別具一種奇偉壯麗之美。突破了以往徵戍詩寫邊地苦寒和士卒勞苦的傳統格局,大大豐富拓寬了邊塞詩的描寫題材和內容範圍。

晚年,岑參的詩感時傷亂,漸趨消沉。

岑參

1. 逢入京使/岑參(715-770南陽)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2.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3. 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岑參

此地曾居住,今來宛似歸。可憐汾上柳,相見依依。

4. 渭水思秦川/岑參

渭水東流去,何時到澭州。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

5. 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岑參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

6.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岑參

聞說輪台路,連年見雪飛。春風曾不到,漢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

7. 司馬相如琴台/岑參

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台上寒蕭條,至今多悲風。

荒台漢時月,色與舊時同。

8. 磧中作/岑參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裡絕人煙。

9. 山房春事/岑參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10. 戲問花門酒家翁 /岑參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壺百甕花門口。道傍榆莢巧似錢, 摘來沽酒君肯否?

11. 春夢/岑參

洞房昨夜春風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哩。

12. 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岑參

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台月。

脫鞍暫入酒家壚,送君萬里西擊胡。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岑參

13.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裡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4. 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徵/岑參

輪台城頭夜吹角,輪台城北旄頭落。羽書昨過渠黎,單於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台北。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15.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徵/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16.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岑參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

涼州七裡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一曲腸堪斷,蕭蕭兮夜漫漫。

河西幕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