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2008年北京奧運會,音樂人常石磊參與編曲的《我和你》在鳥巢唱響,感動億萬觀眾;2022年北京冬奧會即將開幕,他為冬奧會創作的《一起向未來》《我們北京見》《燃燒的雪花》等歌曲傳唱四方、振奮人心。時光跨越14年,這位來自廣州的80後“雙奧”音樂人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奧運會是人類最盛大的派對之一,創作奧運歌曲改變了我的生活。”
北京奧運之後進入「音樂工作者」的狀態
常石磊祖籍東北,蒙古族,1981年出生於廣州的一個軍人家庭,「小時候一直在搬家,小學在廣州先後讀過工業大道中小學、京溪小學、體育東路小學、華陽小學。小學畢業後去了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從那時開始學作曲,在上海一待就是十幾年。
2008年,北京奧運開閉幕式音樂總監陳其鋼發現了常石磊的音樂才華。 「陳其鋼老師很欣賞我的嗓音。2008年,跟隨陳其鋼老師參與北京奧運主題曲《我和你》的創作,改變了我的人生。」常石磊感慨,「2008年之前的我好像與這個世界一點關係都沒有,我是一個純粹的音樂瘋子,集中精力做音樂,只要討好自己就行。了出來,更願意和人交流。
北京奧運之後,常石磊和唱片公司簽約,和張藝謀導演合作電影《山楂樹之戀》的主題歌,和更多的著名音樂人和歌手合作……他的音樂道路越走越寬。 「這14年來,我遇到的人很多,收穫也很多,可以說,北京奧運是我人生巨大的轉捩點,我太幸運了,像做夢一樣。」常石磊說。 「我是有奧運情結的人,我從2008年開始留在北京,一直跟奧運和奧運音樂,甚至有時候跟體育音樂這種類型的音樂,經常結緣。」常石磊創作的《中國加油歌》是2020年東京奧運天貓主題曲,是為中國隊加油的歌曲,由孫楠和周深演唱。
「雙奧」音樂人,用音樂與奧運碰撞
“北京歡迎你,我們北京見”,短短十個字,是14年的期盼。這首由著名音樂人王平久作詞、常石磊作曲並製作,55位世界冠軍共同演唱的北京冬奧會推廣曲《我們北京見》傳遞著冬奧的祝福。
《我們北京見》是2008北京奧運傳唱度極高的歌曲《北京歡迎您》的姊妹篇。 「這次寫《我們北京見》,是馬上要開的北京冬奧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一次重逢、一次握手,所以在寫的時候我把這兩首歌的名字都放在一塊了。
從《北京歡迎你》到《我們北京見》,「雙奧」之城北京時隔14年,再次以歌聲向世界發出邀請。而連續參加北京奧運和北京冬奧的音樂創作,常石磊也是個「雙奧」音樂人。
《一起向未來》是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主題口號推廣歌曲,「創作靈感是一剎那的,本能地就寫好了。我寫歌時所有的心情都一樣,歌寫出來,大家聽了舒服、唱著高興就行。動聽。
在常石磊看來,奧運會是人類最盛大的派對之一,「沒有邊界,不分文化,人們跨越了很多藩籬去共同分享同一件事情。」而人們與生俱來有對音樂的需求,「所有的音樂都像寫日記,讓大家更熱愛生活,傳播愛,更了解愛是什麼。澎湃的創作熱情,這位「雙奧」音樂人正在參與冬奧會開、閉幕式的音樂創作,「很幸運。為冬奧會寫歌、唱歌、工作、編曲、修改、熬夜,我都願意。
家在心裡,廣州是我內心最柔軟的城市
在過往的人生中,常石磊分別在廣州、上海、北京生活了十多年,「可以說我過去的歲月,是在這三個城市平分的。不過,人不管在哪裡,家都在心裡。廣州一定是我內心最柔軟的城市,因為我的父母在廣州,我的童年在這裡度過,我最自在的狀態是在這裡,在廣州我覺得非常放鬆非常舒服。有一點'塑料',但還是很有親切感的。
2021大灣區中秋電影音樂晚會上,王菲唱的晚會主題歌《灣》也是出自常石磊之手。 「當時跟王平久老師創作完歌詞的時候忽然有一個強烈的想法,我一定要寫一首粵語的歌。」常石磊說,「這首歌裡有很多嶺南的音調和旋律,有很濃的鄉情,有很多我在廣州生活的痕跡和畫面。
歌手是常石磊的另一個身份,他也曾參加廣州爵士音樂節引發觀演熱潮,「我想,唱歌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我2歲的時候哼歌,我爸覺得我哼得很好,後來又讓我學電子琴……」常石磊說,「有機會一定來廣州演出,可以回家喝媽媽煲的湯。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素芹
[ 編: 何雯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