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山重水復的一生

2024-11-20陸遊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詩中的這句,實則是陸游坎坷一生的縮影。讓我們一起回到800多年前,看看這位愛國詩人跌宕起伏的一生吧。

陸遊

宣和七年(1125年),陸遊出生在父親陸宰奉詔入京的船上,故得此名。陸家是個名門世家,在《園廬》中,陸遊寫道“七世相傳一束書“,據記載陸家幾代向朝廷捐獻了一萬餘卷書,可見其家庭的文化底蘊以及經濟實力。

就在陸遊剛出生不久,他就經歷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變“,金軍攻破都城東京,北宋滅亡。陸宰帶著全家一起逃往老家山陰(今紹興),尚在襁褓中的陸遊就是在逃亡中逐漸長大。

這些經歷讓陸游刻骨銘心,他在《三山杜門作歌五首其一》中寫道,“我生學步逢喪亂,家在中原厭奔竄“ ,從小他便體會到了國家的動盪,對金人的厭惡,這些如同一顆種子,在陸游幼小的心裡埋下了根。

南宋元年陸游全家終回到了老家紹興,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那一年,陸游四歲。當時南宋建都臨安(今杭州)),宋高宗趙構命秦檜為相,向金人求和。父親陸宰見此情形無心仕途,便開始了隱居著書的生活。

穩定的生活,讓他擁有一個瀰漫著書香的童年,讓幼年陸游安心學習。宋史記載“陸游年十二,能詩文。”

雖然陸遊飽讀詩書與兵法,天資過人,但是他的考場生涯並沒有想像中的順風順水。

父親陸宰的朋友多數為想要恢復中原,與金兵對抗的主戰派,他們覺得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相連,俗話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趕走金人,收復國家才是他們一生的使命。

父親的這些友人每次來家敘舊時,說起國事總是義憤填膺,恨不得都能以身許國,這些言論深深烙印在少年陸游的腦海裡。

在陸遊17歲那年,岳飛被害風波亭,此事更激發了他抗金復國的壯志,為了實現上馬擊狂胡的宏願,他選擇出仕為官。

無奈學霸的考場總是不如意,在他29歲進京參加考試時,他又遇到了一個巨型絆腳石,秦檜。

秦檜的孫子秦塤也在這場考試名單中,秦檜動用了所有的力量,為孫子舖平了道路。雖然當時的主考官陳子茂頂住壓力,將陸游的考卷列為第一名,但是在最後的殿試中,陸游依然被除名。然而高宗趙構似乎也察覺出了秦檜的心思,他並不願意如秦所願,這場殿試最終由主戰派的張孝祥得了當年的狀元。

陸游的仕途是在這塊絆腳石隕落後才開始的。

陸遊在20歲時與青梅竹馬的表妹唐琬成婚,唐琬容貌姣好,風雅多才,這對新婚燕爾的愛人,沉浸在花前月下,詩茶風流中。可是陸遊之母對媳婦不滿,害怕兒子沉迷愛情,荒廢學業,出於對陸遊仕途的考慮,父母族人不允許他有這種風花雪月的生活,逼迫陸遊休妻。

陸遊

也有很多人以為是因為唐琬不能生育的原因,造成陸游做出休妻的決定。然而事實卻非如此,兩人甜蜜的婚姻不足一年便結束了,一年內不生育並不能說明什麼。

在當時,封建社會家族利益高於一切,陸遊不敢違背父母之命,無奈忍痛休妻,親手結束了自己的愛情,這場婚變,成了陸遊終生難癒合的傷口。

京城考場失意的陸遊回到紹興,在沈園遇到了原配妻子唐婉與現任丈夫趙士程一起園內遊玩,望著兩人遠去的背影,他陷入往日甜蜜的回憶中。

這場重逢讓陸游百感交集,千種情愁萬種怨苦湧上心頭。酒醉後再沈園的牆頭題寫了這首《釵頭鳳》。

陸遊

五年後,唐琬重遊沈園,看到此詩後也和寫一首,之後便一病不起,鬱鬱而終。在南宋人陳鵠的《耆舊續聞》中記載:“唐氏夫人和詞六字,世情薄,人情惡。”

屢敗考場,痛失所愛,詩人的心境是鬱悶的。家國情懷的陸游,個人之上還有國家,在紹興雲門草堂裡,邊讀書,邊習武,期待有朝一日報效國家。

陸遊

機會終於來臨了,紹興二十五年,秦檜死了,朝廷形勢出現轉機,這也是陸游的轉機。

秦檜死後第三年,34歲的陸游在老師曾幾的保薦下做了福州寧德縣主簿,兩年後入京城擔任敕令所刪定官。紹興31年9月,正當陸游滿懷熱情投入工作時,金人完顏亮率60萬大軍大規模南侵,打算百日內滅掉南宋。

打算請纓北伐的陸遊乾了一件出格的事:淚濺龍床請北徵。當時朝廷多數官員依舊主和,這一行為在當時是可謂是逆潮流而行。

戰爭因金人內訌而結束,宋高宗趙構急於與金國修復關係,與金人再次達成協議,陸游淚濺龍床不僅沒得到效應,反而被罷官。

一年後宋孝宗趙昚繼位,與趙構不同,趙昚為岳飛父子平反,啟用主戰派官員,對金國採取強硬措施。

陸游的仕途再次迎來了高潮,他被賜為進士,然而正當他準備大展拳腳,報答孝宗的知遇之恩時,他卻再次遭受朝堂之中的主和派的排擠,第二年便得罪了孝宗的親信大臣再次被貶黜出京,去鎮江等地任職。

陸游42歲時他再次被罷黜,在官場起起伏伏這麼多年,此次被罷,他已經坦然面對,甚至還有幾分解脫。在他的第五個兒子出生那年,陸游回到老家紹興,在三山別業裡,他開始隱居生涯,過上了愉快的田園生活。

陸遊

嘉定三年(西元1210年),憂憤成疾的陸遊與世長辭,年八十五,留下絕筆《示兒》作為遺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1279年,南宋被元朝攻滅,大好河山淪為胡虜之手,陸遊希冀的王師北定中原,直至他死後158年才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