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個人資料:從“廠花”變“撲坤”

2024-04-29陳坤

2018年6月,42歲的陳坤回歸螢幕,大型鉅製古裝劇《天盛長歌》在湖南衛視播出。

播出前,全網各路行銷,將此劇吹得天上有地上無,由優秀的小說改編,加上一眾實力派演員的演技加持,且有傳言《天盛長歌》的總投資高達五億元。

《天盛長歌》在萬眾期待之下開播,身為主角陳坤本人的口碑卻開始出乎意料地高開低走。

在大家的印象裡,陳坤屬於顏值和演技雙雙在線的中生代演員佼佼者。雖然作品數量略少於和隔壁的黃曉明。但在年輕的時候,陳坤也是佳作頻出,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

陳坤,中國內地男演員,1996年以專業第一名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大學部。

2000年,剛大學一畢業,陳坤就參演了電視劇《像霧像雨又像風》,電視劇讓他頓時從無人問津的新人晉升為娛樂圈的小有潛力的小生。

緊接著,2003年,主演中央電視台年度收視冠軍電視劇《金粉世家》大爆,金燕西一角更是讓無數少女迷上陳坤,無人不為金燕西的悲劇愛情流淚。

後來陳坤轉戰大銀幕,也很成功。

《雲水謠》拿下了華表獎,《畫皮》拿下了百花獎,《龍門飛甲》裡的反派雨化田,更是直接被觀眾封了「廠花」的稱號。一時間,只要是古裝扮相比美肯定會有陳坤「廠花」的一席之地。

此後陳坤便很長一段時間不再有作品活躍在大眾的視野上了。

這幾年陳坤「復出」拍劇,收視率一部比一部差,不知是當年的觀眾看錯了人還是陳坤搭上了不該有的劇本。

每一次的行銷起勢換來的是收視率的黯淡撲街,甚至還打不過同期重播的《西遊記》。

因為《天盛長歌》收視率低迷,甚至開始甩鍋來劇裡客串的baby楊穎,令人尷尬的是甩鍋時baby還沒出場,而且 Baby出場的那一段收視率反而高了許多。


當然陳坤參演的電視劇收視率不好,並不能完全怪到陳坤本人頭上,他所參演地古裝巨製大多是需要沉下心來,仔細品味帶有歷史性質的權謀劇。

現在網路快節奏的衝擊下,每幾個片段就要求一個爽點,笑點。對於緩慢節奏的三​​國版「無間道」這種類型的劇集來說也是不符現在流行的快餐要求的,自然會篩選掉一部分早已習慣三倍速看電視劇的觀眾,收視率不高也是情理之中。

但要說把鍋子全都甩在電視劇的類型上,也是對劇組的不公平。歷史正劇《覺醒年代》又紅又專的背景下,也還是受到許多網友的喜愛。

在劇本優秀的前提下,演員的表演也需要引人入勝,讓人信服。

而陳坤的表演,恰恰有這麼個缺點──「用力」。

身為觀眾,可以明確的感受到他想明明白白地告訴觀眾:我的演技超神,看我炸裂的細節。但這樣做有時候過於用力反而油膩了,似是要證明自己,年輕時的火爆並不是曇花一現,復出之後參演的劇集,一部比一部收視率低迷,表演也越來越“用力” ,以至於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覺得有齣戲的感覺。

陳坤並不是沒演技,也不是表演沒出彩的時候,但過於強調反而讓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清楚地知道他們一群人在演戲,而不是真的有那麼個人,真有那麼段故事。

或許所有的一切都已早早到位,缺少的是那位可以調教,鎮住場子的導演。

團隊選劇本眼光差,愛加戲。

近幾年陳坤播出的作品,要嘛劇本好劇組不行,要嘛劇組好劇本不行。

網傳他在天盛劇組,將原本的大女主角戲改得面目全非之後仍不滿意,後來更是帶編劇進組,直接將包括原著作者在內的三個編劇全踢了。

好情節他要,好台詞他搶。

對自己的角色單獨設計高光橋段,把劇本改成大男主,女主角變成綠葉,原本很出彩的角色比如顧南衣等,戲份刪減得慘不忍睹。

網傳白敬亭在劇中的角色拍了七個月,結果播出後,全劇累計時長加起來只有兩個小時。

幸好的是,他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在視頻剪輯方面只有白敬亭出演的角色出圈了,在某視頻網站,兩者飾演的角色白敬亭比陳坤人氣高,這一番刪減其他角色的戲份的心思,白費了。

《天盛長歌》收視率撲街的消息,不僅受到網友觀眾的群嘲,改編小說原作者更是冒著被陳坤粉絲罵的風險,在社交網絡平台上發文內涵。

長文大概的意思是:

當年陳坤自己帶編劇進組,把她踢出劇組,陳坤帶來的編劇把原著大女主角劇魔改成了大男主劇,原作者後面發微博吐槽,又被陳坤粉絲辱罵舉報,以至於在現實生活中還失去了工作。


在陳坤團隊的一番操作下,原本一個邏輯和細節都很嚴密精彩的故事最後被改得七零八落,和原作相差十萬八千里。

想要一個劇好看,不能只有一朵花獨自盛開美麗,應該還有其他的花,草,綠葉,才會炫目多彩。瑯琊榜成功,不光是​​胡歌出彩,其他配角都一樣精彩。偽裝者,無心法師,裡面每個角色都有自己光鮮亮麗的地方。妄圖把別的角色的亮點都搶過來放在自己身上,就如同一個原本百花齊放的花園,只剩了他一朵花,那麼就算這朵花再好看,也不會有人覺得這個園子好看。

如果全都這樣搶戲,就算是瑯琊榜這樣的好內容都不會火爆。

強如喜劇之王周星馳這樣天生的大男主,也需要吳孟達作為陪襯,更何況是實力比周星馳低了無數個檔次的陳坤呢?


反觀大家都瞧不上的於正,他的劇在收視率上如此游刃有餘地其中有個原因就是,於正不准任何一個演員改劇本。

經過陳坤的以身試險,各大投資商都明白了一個道理:能出頭的小說內容是經歷過市場考驗的。

拿著特權給自己加戲的行為最終會得到他的反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