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兒子眾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平庸之輩,要說驚艷才絕的也就曹丕,曹衝、曹植和曹彰了。曹操本人文武雙全,對孩子的教育也很嚴格。
曹操的兒子中有個另類,那就是曹彰,這傢伙沒啥別的愛好,就愛上陣廝殺,平日里也不怎麼讀書,只知道練武。曹操有一次就批評他:"汝不念讀書慕聖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曹彰答道:"大丈夫就要像衛青、霍去病那樣,率領千軍萬馬,縱橫馳騁,建功立業,讀什麼書啊! "曹彰雖然沒讀過書,但打仗卻是個天才,有一次曹操派他出征烏丸,曹彰大敗烏丸,凱旋而歸。回來後,曹操笑得合不攏嘴,說:"黃須兒竟大奇也!"
曹彰是曹操的第二個兒子,他武藝過人,從小就喜歡射箭、駕車,而且力大無比,常常跟隨曹操到處徵戰,曹操評價他是,不愛學習,喜歡騎馬射箭之人。而且他也不認可《詩經》《尚書》等書籍,詩詞歌賦更是不感興趣,他心目中的偶像是衛青,霍去病一樣的大將軍,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他不會與曹丕,曹植爭奪皇位的可能。
對曹丕來說,曹彰一直都是個聽話的孩子,在曹彰平定北方後,回來時見到曹丕,"太子謂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見上,宜勿自伐,應對常若不足者。謙虛。曹彰到了長安,按照太子所說的,把功勞都歸於眾將,曹操很高興。由此看來,曹彰對他這個太子哥哥還是很信服、順從的。這點曹丕應該很清楚。
雖然說,曹彰是曹操的兒子,但是在戰場上,更多的是以君臣之稱,所以,曹彰在戰場是並沒有因為自己是曹操兒子的身份而持寵而嬌,相反,他在戰場上,英勇作戰,並且出謀劃策,擊得敵人潰敗逃散。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也是因為他的英勇善戰,頗得曹操的寵愛。
曹操臨終前曾下詔書召曹彰來拜見,可是曹揚還沒到來曹操就病逝了,曹丕接替王位之後,曹彰由長安趕來,問曹操的璽綹時,賈逵則嚴肅地說:"天子在鄴,國有儲輔。先王璣綹,非君侯所直問也。"表明尊重曹操和其選立的繼任人曹丕,曹彰聽後沉默不語。後來曹丕下詔書讓曹植、曹彰等人離開長安回到封國,公元223年,曹彰到洛陽朝見曹丕,其間得急病暴斃於府邸中,年僅三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