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晚熟的人》中寫道:我不夠成熟,不夠圓滑,不夠老練,沒關係,我只不過是個晚熟的人。
晚熟的人,到了適當的時候,出現了能讓他展現才華的舞台,他便會閃閃發光的。
莫言如此,郭京飛亦是如此。
一個筆耕不輟學,寫作31年,57歲時終成我國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一個堅持不懈,活躍舞台20年,40歲不惑之年終於獲得白玉蘭獎最佳男配角獎。
輝煌來的有些遲,但終究還是來了。
正如《菜根譚》中所言:伏久者必高飛。
不當飛行員,獨愛演員
郭京飛,1979年出生於北京一個小康家庭,父親是我國民航第一批飛行員。
父親希望他能子承父業,像自己一樣成為一名翱翔藍天的飛行員,於是給他起名郭京飛。
可惜事與願違,郭京飛從小對成為飛行員沒有太大興趣,反而因為特別喜歡姜文、李雪健,想成為偉大的演員。
你要問他:偉大的演員究竟是什麼樣子?那時候的郭京飛也說不清楚。
只是郭京飛現在回想起來依舊覺得他小時候的品味還錯。
小時候的郭京飛,不僅學習差,還喜歡打架,天天混跡在錄 像 廳,妥妥的「混 世 魔 王」。
直到高中時我遇到一位歷史老師,郭京飛才被拉回正途。
如果沒有遇到他的歷史老師,如今就少了一名優秀的演員,多了一個無所事事的小混混。
所以郭京飛稱他的歷史老師為「一生中特別重要的天使」。
高中三年,所有人都朝著高考努力,只有郭京飛因為喜歡歷史老師而活躍在學校的戲劇社。
高中畢業,其他人都在想像自己的大學生活,只有郭京飛因為在報紙上看到一家上海明星學校的招生廣告,獨自南下學習一年表演。
隨後,郭京飛又報考北京電影學院想要繼續深造,可惜因為文化課不過關,郭京飛和北影失之交臂。
後來,在2000年那個蟬鳴和緊張氣氛瀰漫的夏天,郭京飛再次踏入高考考場,這次他的目標是上海戲劇學院。
苦心人天不負。
郭京飛如願考進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專業,成了上戲2000級新生。
那一年,郭京飛21歲,是班上妥妥的大齡學生。似乎郭京飛比別人慢了幾步,學業上也屬於「晚熟」的一類。
巧的是,郭京飛那一屆(2000級)上戲表演專業的同學裡有萬茜、高梓淇、張丹峰。
多年後,他們也都有一個標籤──大器晚成。
上戲的傳奇,話劇舞台的台柱子
上戲第一堂課,老師告訴郭京飛:你們就應該成為藝術家,你們是有責任的,你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是戲 子。
老師的這句話一直影響著郭京飛。
大學時因為覺得自己是個“藝術家”,郭京飛不愛交朋友也不喜歡和別人打招呼,天天裹著一件軍大衣在校園裡溜達。
但這並不妨礙郭京飛成為上戲的傳 奇。
那時候的郭京飛隨便一演就是老師心中的標桿,大大提升了同學和學弟學妹們期末考過關的難度。
郭京飛前後幾屆的上戲學生,有比他早紅的,有比他名氣大的,但提起郭京飛都是滿滿的崇拜和敬畏。
袁弘說:郭京飛在大二時出演《龍鬚溝》裡的程瘋子,那瘋瘋癲癲的樣子,像是本色出演。
陳赫說:很多人說我演曾小賢很“賤”,其實大部分錶演方式都是從飛哥(郭京飛)身上學來的。我們以前在學校老師們都說,你看郭京飛什麼角色都可以演。
畢業後,郭京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上海戲劇藝術中心。
用袁弘的話來說:每年上戲畢業的學生不少,只有上戲的優秀畢業生才能被招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大部分新人進入上海劇藝術中心都是從跑龍套開始,不是演一根柱子,就是演一棵樹,一演就是好幾年,甚至是一輩子。
然而郭京飛一進到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就出演男一號。
郭京飛憑藉著每天只睡3小時的努力和打磨,首場演出就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從此郭京飛拿對了人生劇本,一路開掛。
26歲時,郭京飛和國際上頂尖的藝術家合作,在貝克特的《終局》中飾演男主角哈姆。
要知道,《終局》可是與《等待果陀》齊名的話劇作品。
在貝克特的指引下,郭京飛將雙眼失明、雙腿殘疾的哈姆悲情的人生演繹得淋漓盡致,贏得台下一片喝采。
2006年,郭京飛出演話劇《牛虻》,觀眾透過舞台上郭京飛扭曲的臉和極有力度的動作,感受到他張揚舞爪的痛苦和憤怒。
最後憑藉著話劇《牛虻》,郭京飛獲得他人生中第一個獎項,有著戲劇奧斯卡之稱的「佐臨話劇藝術獎」最佳新人獎。
2009年,郭京飛又因話劇《羅密歐與祝英台》獲得了第1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獎。
就這樣,30歲之前,郭京飛拿遍了戲劇界的所有大獎。
那幾年,郭京飛主演的幾部戲劇票房一部比一部好。郭京飛是上海劇中心名符其實的「台柱子」。
當時演話劇不賠錢就算賺錢,賺10萬塊錢話劇團就要敲鑼打鼓地慶祝。
而郭京飛主演的《羅密歐與祝英台》《武林外傳》《21克拉》票房1.6億。
那時候的郭京飛在話劇舞台上光芒閃耀。
轉戰影視圈,一切從頭開始
但到了2010年左右,受到影視產業發展的強烈衝擊,話劇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
曾經被視為只有戲劇院校最優秀的學生才能出演的話劇變得越來越小眾。
為了取悅觀眾、迎合市場,話劇也從純藝術變成表演電視劇的翻版,藝術不在,這使得郭京飛的信念撕裂。
同時,郭京飛也遭受現實的衝擊。
雖然郭京飛每天沉浸在戲劇舞台上很開心,但每個月除去房租他也剩不下多少錢。
每個人都有會有為五斗米折腰的時候,何況郭京飛連米都沒有。
我們就活在一個理想的謊言裡,經歷一定和想像的不一樣,生活終歸和電影裡演的不一樣。
心中有馬,手中無劍,多麼無奈!
經過一番思想鬥 爭,郭京飛下定決心:既然電視劇才是符合服務大眾的需求,乾脆就去拍電視劇得了。
就在這時,著名經紀人王京花向郭京飛拋出橄欖枝,堅定了郭京飛離開戲劇舞台轉戰影視圈的想法。
於是2011年,郭京飛以新人姿態進入影視圈,之前他在話劇舞台上的輝煌成就也隨之翻篇。
影視圈裡新人難免受欺負,好在郭京飛憑藉他在話劇圈的影響力,並沒有被欺負,可也談不上多受尊重。
2011年,郭京飛出演電影《失戀33天》中讓黃小仙(白百何飾)失戀的陸然。
2012年,郭京飛接連演出《筆仙》中的亦南和《小魚吃大魚》中的夏密。
電影都沒有激起多大的浪花,身為配角的郭京飛就更不為人所知。
那時候郭京飛的片酬更是少得可憐。
畢竟話劇演得再好,在影視劇市場沒有太大的價值,一切都是枉然。
轉行的前3年,是郭京飛最難熬的3年。
人到中年一事無成,但為了不給花姐(王京花)丟人,也為了不砸了花姐的牌子,郭京飛只能努力咬牙堅持。
後來寧財神的《龍門鏢局》找到郭京飛,因為兩人之前有話劇的合作基礎,彼此很了解,很快就敲定下來郭京飛出演男主陸三金。
雖然《龍門鏢局》的影響力不如《武林外傳》,但郭京飛憑藉《龍門鏢局》攢下他了在影視圈的第一波人氣。
如果郭京飛能拍完《龍門鏢局》第二部,他離大紅大紫就不遠了。
可惜,時運不濟,《龍門鏢局》沒有第二部了。
但郭京飛的演藝之路還要繼續。
《龍門鏢局》之後,郭京飛又接演了幾部電視劇,但這些電視劇的品質參差不齊。
一時間觀眾對郭京飛的演技產生質疑:科班出身演技還這麼不穩定?
面對觀眾的質疑,郭京飛在微博上解釋:現在的將就是為了往後的講究。
你必須讓觀眾看到你,然後有更多的選擇,才能接到好戲,否則的話不被觀眾認可,再有本事也沒用。
曾經在話劇舞台上那麼高傲的一個人,如今也不擰巴了。
就算沒有好的角色,就算只是混個臉熟,郭京飛也要出演。
馮崙曾說:所有偉大都是熬出來的。
熬不過,出局;撐得過,出眾。
厚積薄發,一飛沖天
後來,郭京飛有機會演出正午陽光的作品-《瑯琊榜2》。
「正午出品,必屬精品”,郭京飛知道,想要讓正午陽光看到他,就必須拿下《瑯琊榜2》這張「船票」。
當時戲份多的角色都已經敲定了人選,剩下的能出彩的角色寥寥無幾。
但郭京飛還是接下了這部戲,演出了《瑯琊榜2》中的「卡粉男孩」濮陽纓。
後來才知道,濮陽纓的妝造是郭京飛專門設計的。
他就是要透過蒼白的臉色來凸顯出濮陽纓因從小被拋 棄而造成的心裡扭曲所呈現的病態。
甚至為了區分濮陽纓病好前後的狀態,郭京飛還專門戴了美瞳。
劇中濮陽纓說話時雖面無表情,但配上冰冷的眼神和不自覺的挑眉,總是會讓人不自覺地隨之心裡一顫。
「卡粉男孩」濮陽纓塑造成功,才有了郭京飛和正午陽光的第二次合作《都挺好》,第三次合作《我是餘歡水》。
你看,這不就是將就出來的講究嗎?
2019年隨著電視劇《都挺好》熱播,「想要打爆蘇明成」和「郭京飛演技炸裂」的詞條頻頻登上熱搜。
郭京飛再一次用實力征服了觀眾。
憑著那個自私冷血、媽寶啃老、讓人恨得牙癢癢的蘇明成,郭京飛獲得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配角獎。
那時,40歲的郭京飛才是真正火起來的影視演員,終於登上事業的高峰。
而在此之前,35歲到40歲這5年,郭京飛也經歷了中年危機,用郭京飛自己的話來形容就是「無奈」。
無奈於自己曾經想得到的東西,離自己又遠了一些。
還好郭京飛堅持了下來。
《尼克.胡哲給自己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了很多的孤獨和寂寞,不抱怨不訴苦,只有自己知道。而當日後說起時,連自己都能被感動的日子。
《都挺好》大火之後,郭京飛迎來了和正午陽光的第三次合作,這次他出演《我是餘歡水》中的男主角餘歡水。
「餘歡水」讓觀眾見識到郭京飛演技的爆發力。
劇中有一個鏡頭,郭京飛的臉狠狠地砸在地上。
而這個鏡頭也是郭京飛自己設計的:我要狠狠摔一跤,砸在觀眾心裡。
郭京飛做到了!
隔著螢幕觀眾都替郭京飛感到臉疼,都能感受到劇中餘歡水的心力交瘁、萬念俱灰。
如今在中視熱門電視劇《追光的日子》中,郭京飛再次出演男主角。
與以往電視劇的老師形像不同,《追光的日子》中郭京飛飾演的高中老師郝楠是另類的存在。
前一秒還留著長髮、穿著花襯衫,走在撞球廳,被尊稱一聲「楠哥」。
下一秒就剪成短髮、穿白襯衫,站在講台上,成為高三的班導師郝老師。
難怪學生會覺得他不太可靠。
但這並不妨礙郝楠成為好老師。
追劇《追光的日子》,不難發現郝楠就是高中時的郭京飛和他歷史老師的結合體,一個外表看似放蕩不羈,內心卻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好老師。
你的每次選擇都可能給一個學生帶來一輩子的轉折,再難教的學生也要想辦法讓他安坐在教師裡,給他希望,點上一盞燈。
當郭京飛聽到病床上的老教師對他說出這段台詞時,心裡想的正是他的歷史老師吧。
郝楠這個角色承載著郭京飛對他歷史老師的回憶與敬意。
是他的不放棄,才有了今天的郭京飛。
而電視劇《追光的日子》中,因為郝楠的不放棄,才有了郝楠和他的學生雙向奔赴、彼此成就。
朱光潛說:一切需要時間沉澱的美好,都值得我們耐性子去等待。
曾經,郭京飛深信老師說的“演員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如今,他已調整好心態,做一名服務型演員,演好每一個角色。
郭京飛在受訪時曾說:我最大的夢想是當二線演員,因為走在最前面是最累的。
顯然,隨著《都挺好》《我是餘歡水》《追光的日子》等電視劇的熱播,郭京飛離這個夢想「越來越遠」了。
雖然如今的郭京飛遊走在正派與反派之間,演出一幕幕生活的悲喜劇,但他沈下心好好演戲的初心從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