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是孝端文皇后的姪女,海蘭珠的妹妹,順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 為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和博禮之女。 孝莊文皇后為清初皇太后、太皇太后,亦是一位著名女政治家、滿洲八旗領袖,是清朝入關後的政權奠基人之一,先後擁立和輔佐兩任皇帝。
孝莊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評價一直甚高,主要因其性情淡泊,不喜奢華,崇尚節儉,不喜權力,但政治手段高明,足知多謀,擅長團結各派,先後剿滅多爾袞和鰲拜的政治勢力,並拉攏漢人,多次協助清朝渡過重大危機,為清朝形造良好環境。孝莊文皇后一直默默在背支持和輔助順治帝和康熙帝,卻從不專權,這與清末的慈禧太后形成強烈的對比。孝莊文皇后雖不反對漢化改革,但政治上是一個保守派和滿族集團的支持者,孝莊文皇后認為即使推行漢化,凡事仍要以滿人利益至上為前提,因而影響到康熙的漢化措施,平衡了滿漢利益,緩和民族矛盾,締造了首崇滿州、漢人次等的政治格局,影響清朝近200年,直到清末才逐漸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