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秦王統一六國,歷時10年,其間少不了蕩氣迴腸的悲壯的故事, “荊軻刺秦王”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段。
{IMG}荊軻刺秦王
一、密謀反秦
公元前232年深秋的一個夜晚,秦都咸陽一片寂靜。忽然,在一條小巷的拐角處,閃出一個人影。這人慌慌張張,直奔東城牆跟前,他四處張望一下,見左右無人,便急忙從一個垛口處爬了過去,一溜煙似的向東跑去。
這個深夜逃跑人,是燕王喜的兒子——燕丹。燕丹在秦王嬴政繼位那年,作為燕國的“人質”來到秦國,在秦國待了整整十五個年頭。燕丹對秦王任用法家思想進行的一系列社會改革非常不認同,特別是對秦國發動的戰爭,非常憤恨。
當時,秦國派大將桓騎攻打趙國,趙國一旦滅亡,燕國就失去了屏障,燕丹感到末日正在一步步來臨。
為了挽救燕國的危亡,燕丹曾多次要求回國,但都被秦王嚴詞拒絕了。於是,只能尋找機會,趁人不備,一個人偷偷地逃回了燕國。
燕國是當時最落後的國家,奴隸主貴族的勢力還很大。
燕丹主張儒家思想,反對秦王嬴政及其主張的法家思想,他致力要保護燕國,要破壞秦國的統一進程,乃至要推翻秦王的統治。
燕丹招賢納士,成為有名的賢主,一時秦國的逃亡貴族和各國的儒生紛紛前來燕國,擁護燕丹。
而秦軍,正在秦王嬴政的統一部署和指揮下,以銳不可當之勢,橫掃山東六國,把攻占之地,改為郡縣,納入秦國版圖。
公元前230年,秦派內史騰攻韓,俘虜了韓王安,韓國滅亡了。
公元前228年,秦將王翦大舉攻趙,活捉了趙王遷。王翦乘勝引兵北上,屯於易水之南,準備攻燕。燕國奴隸主君臣上下,眼看秦軍壓境,個個驚恐萬狀,惶惶不可終日。
燕丹急忙向他的老師鞠武請教:“燕秦勢不兩立, 請太傅趕快出個主意吧。”鞠武沉思了一會兒,回答說:“秦地遼闊,人多士眾,所向無敵。若只以燕對秦,猶如以卵擊石,觸龍逆鱗,必遭殺身滅國之禍。望太子三思而後行,切勿輕舉妄動。”燕丹追問:“那該怎麼辦呢?”鞠武十分為難地說:“請允許我再考慮一下。”
考慮了幾天,鞠武也拿不出什麼“妙計”。只好把早已破產了的“合縱計”又端了出來。燕丹聽後,大失所望。目前,各諸侯國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都懾於秦國的威力,已沒有誰敢再談“合縱”的了。更何況,燕國已經危在旦夕,採用“合縱計”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的。鞠武實在也是黔驢技窮了,只好表示:“請太子與田光商量吧。”
{IMG}燕丹劇照
二、刺秦計劃
田光原本是燕國有名的隱士,文韜武略甚是出眾,燕丹好不容易找到他,向他說出了自己醞釀已久的刺秦計劃,田光說自己老了,無法勝任刺殺的任務,只能幫他另尋良將。
田光幫燕丹介紹了衛人荊軻。荊軻是齊國大奴隸主貴族慶氏的後代,後來遷徙到衛國,所以衛國叫他慶卿。
荊軻剛到燕國的時候,交往了一些朋友,大家一起飲酒唱歌,在眾多朋友中,荊軻與樂師高漸離成為摯友,二人經常在醉酒後一人擊筑,一人和唱,一邊懷念過往的高光時刻,一邊貶斥現今的社會,憧憬著未來,期待著能夠在阻止秦國統一的道路上有所作為。
就在這時候,荊軻被介紹給了燕丹,兩人思想相近,又有共同的目標,一見如故,頗為相見恨晚。
燕丹也高標準地表示了對荊軻的禮遇,為了歡迎荊軻,他大擺筵席。席間,他高度讚美了荊軻的神勇,稱他為人間奇才,表示有了荊軻這樣的朋友,燕國就可以永世長存了。當然,荊軻也吹捧了燕丹有“仁愛之風”,“高行齊天,美聲盈耳”。
燕丹的部下夏扶問道:“荊軻先生到來後,準備以什麼教太子呢?”荊軻說:“子曰:‘復興滅亡了的國家,接續斷絕了的世族,推舉啟用前代被遺落的德才之士,天下民心就歸服了。我將輔佐太子‘繼承召公的足跡,追求甘棠之化’通過高尚的德行和政治教化達到國家強盛的目的,使太子與三王比美,與五霸齊名。”荊軻話音未落,只聽滿堂大聲喝彩。
席散以後,燕丹對荊軻說:“眼下燕國危在旦夕,燕國弱小,就是全國總動員,也是抵擋不住秦軍的,我準備在全國選一勇士,偽裝使臣,帶著利劍,打入秦宮。當接近泰王時,以劍劫持他,逼他訂立盟約,返還諸侯土地。如果秦王不答應,就立即把他刺死。秦將帶兵在外,聞聽秦王被刺,必有譁變,六國便可乘機聯合起來,共同舉兵,滅掉秦國,我燕國便可永世長存了。”
荊軻連連點頭,燕丹兩眼盯著荊軻繼續說:“此項使命實屬重大,而且性命攸關,只有像你這樣的英雄才能勝任,不知先生的意見如何?”荊軻覺得這也是自己的使命,便滿口答應下來。
{IMG}
燕丹待荊軻就更為不同,他把荊軻奉為上賓,讓他住在舒適豪華的樓閣,每天都親自去問候,天天為他擺設豐盛的筵席,還常常進獻奇珍異寶和車騎美女,供他享受。
一天,燕丹陪荊軻臨池觀水,荊軻看到池中青蛙,有了玩興,便從地上撿起一塊瓦,打池中的青蛙。燕丹馬上叫人用盤子端著金瓦,送給荊軻,讓荊軻用金瓦擊蛙,用沒了,燕丹又令人進獻,一直投到荊軻盡興為止。
又有一天,燕丹舉行酒會,酒酣以後,燕丹傳令一個善於彈琴的美女出來演奏。荊軻看到美女的一雙手,大為讚歎,燕丹立馬對荊軻說:“我把這個美女獻給先生。”荊軻說:“不用,我只愛她這雙手而已。”燕丹聽聞,立即叫人把這個美女的雙手用刀切下來,放在玉盤裡,進獻給荊軻,看著這雙血淋淋的手,荊軻也只能感嘆,太子殿下對我……簡直太好啦……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荊軻認為燕丹對自己很夠意思,心中很是感激,作為慷慨俠義的志士,“應為知己者死”,荊軻選擇隨時為知己兩肋插刀,於是欣然接受了刺殺親王的任務。
三、刺秦準備
在秦軍就要渡過易水直逼燕國時,燕丹心急如火,決定讓荊軻出使秦國。荊軻說:“如果我空著手到秦國去,秦王不會相信我們。聽說秦王正在懸賞千斤黃金和萬戶封地捉拿叛將樊於期。若是帶著他的頭和督亢的地圖,獻給秦王,秦王一定會高興地接待我,那時我就有機會完成太子交給我的使命。”
燕丹也覺得這是好辦法,但如何能帶上樊於期的頭呢?於是就由荊軻出面,打直球,直接對樊於期說明要藉他頭顱的原因,報仇心切的樊於期聽聞後自刎而亡,獻上了頭顱。
刺殺還需要利刃,燕丹又想方設法四處訪求,最終在趙國發現一把“徐夫人匕首”,花了許多黃金買了下來。燕丹讓工匠用毒藥煮過後進行試驗,只要被這把匕首碰破出一絲兒血,就會立刻氣絕身死。
燕丹還收買了一名叫秦舞陽的“勇士”,作為荊軻的助手。謀殺秦王的行動計劃最後確定下來。於是,燕丹下令準備行裝,送別荊軻“出使秦國”。
那是深秋,秋風捲著落葉颯颯作響,燕丹趁著夜深人靜,在易水岸邊為荊軻送行,同去還有高漸離和夏扶等至交好友。
他們穿戴著標誌兇喪的白衣,暗示荊軻要以生命去完成刺殺秦王的使命。喝過餞行酒,馬上就要出發了。這時,燕丹命令高漸離擊筑,荊軻和唱。他們用低沉有力的音調唱出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壯烈的吟唱似乎也預示著荊軻刺秦的失敗。
{IMG}易水送別劇照
四、刺秦失敗
公元前227年秋,荊軻從燕國來到秦都咸陽,他用貴重的禮物賄賂了秦王的寵臣中庶子蒙嘉。蒙嘉對秦王說:“燕國害怕陛下威嚴,不敢抵抗我秦國大軍,願舉國投降,向陛下稱臣。燕王誠惶誠恐,不敢自陳,特派使者荊軻帶著樊於期的頭和督亢地圖,前來禀告大王,恭候大王吩咐。”秦王聽了十分高興,穿上了朝服,用最隆重的 “九賓之禮”在咸陽宮接見荊軻。
荊軻捧著裝有樊於期腦袋的頭盒,走在前面,秦舞陽捧著督亢地圖,跟在後邊。荊軻剛邁上宮殿的第一個台階,只聽歌聲四起,鐘鼓齊鳴。
秦舞陽根本沒見過這種陣勢,不由自主地渾身發抖,臉色蒼白,停了下來。秦王和百官都感到奇怪,對這位‘“使者”產生了懷疑。秦王問他怎麼回事?
荊軻看到秦舞陽的失態,心知不妙,但也鎮定地對秦王說:“使臣是北方荒僻之人,沒有見過世面,更沒有見到過天子,所以害怕,請陛下原諒他,讓他完成這次使命。”說完,他拿起秦舞陽手中的地圖,自己一人從容上前,奉上地圖。
秦王看著秦舞陽的狼狽相,不禁哈哈大笑。秦王打量了荊軻一番,高興地接過了地圖。當展開地圖時,裡面一把明晃晃的匕首露了出來,正所謂圖窮匕見,荊軻一見,立刻用右手抓住匕首,用左手拉住秦王的衣袖,剛想開口要挾,只聽秦王大吼一聲,扯斷了被荊軻抓住的衣袖,抽身而立,直奔殿中的銅柱,扯著斷袖的荊軻被甩在一邊,趕忙轉身追趕秦王,二人繞著柱子追逐起來。
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御醫夏無且急中生智,拋出手中的藥袋,正好打中荊軻的臉,打得他鼻酸眼痛。殿上的群臣如夢初醒,一擁而上,紛紛與荊軻徒手搏鬥。
這時秦王乘機拔出佩劍,直向荊軻砍去,一劍砍斷了他的左腿。荊軻無奈,只能做最後的嘗試,他把手中的匕首向秦王擲去,但此時已經力不從心,手中的利刃沒有碰到秦王,卻打在了銅柱上。
秦王怒極,縱身揮劍,將荊軻肢體斷成了數截,而秦舞陽這個被稱為“人不敢忤視”的“勇士”,早已嚇成一堆肉泥,只能束手待斃。
被惹怒的秦王很快就命令王翦率大軍伐燕。公元前226年10月,攻下燕都薊城。燕王喜和燕丹帶著殘兵敗將逃往遼東。秦將李信尾隨追擊,燕丹逃到衍水一帶,隱藏起來。燕王喜採取“舍車馬保將帥”的計策,叫人殺了燕丹,把燕丹的頭獻給了秦王,企圖緩和矛盾,保存自己。然而,燕丹的腦袋並沒頂用,歷史的車輪照樣向前。秦王繼續攻燕,勢如破竹,於公元前222年滅掉了燕國,生擒了燕王喜。
誰也阻擋不了歷史的腳步,公元前221年秦王又滅掉齊國,統一了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中國歷史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IMG}荊軻覲見
尾聲
燕丹和荊軻都死了,當初刺秦的參與者們紛紛隱姓埋名躲藏起來生活,高漸離躲在宋子為一大戶人家做傭工,但他要為荊軻復仇的想法卻始終強烈。隨著時間流逝,在人們漸漸淡忘刺秦過往的時候,高漸離又開始重操舊業,他琴藝高超,天下幾乎無人能及,很快就被傳入咸陽皇宮,為秦王擊筑,有人認出他是陰謀刺秦集團的漏網分子,建議秦始皇將其殺掉,但秦始皇認為事情已經過去好多年了,決定對高漸離赦免死刑,只是弄瞎了他的眼睛,讓他留在宮中擊筑。
秦始皇很喜歡聽他擊筑,常常坐在他的身旁欣賞,高漸離認為,這是殺掉秦始皇替好友報仇的好機會,於是他偷偷地把鉛條裝在築中,加重築的分量,要用它做武器。一天秦始皇正坐在高漸離身前聽築,突然,高漸離舉起築,向前打去,秦始皇當即側身一閃,沒有打中,築被摔成了兩截,內中乾坤便一目了然。
秦始皇下令處死了高漸離。
{IMG}高漸離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