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將軍郭汝瑰簡介(郭汝瑰,90歲遭遇車禍,過世後台灣寄來「無字天書」)

2022-11-13郭汝瑰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爆發。淮海戰役第一階段,解放軍全殲了黃百韜的第七兵團;淮海戰役第二階段全殲了黃維的12兵團;淮海戰役第三階段,徐州「剿總」副司令杜聿明率領三個兵團,奉領三個兵團,奉領三個兵團蔣介石命令前往雙堆集為黃維的12兵團解圍。

郭汝瑰

杜聿明畢竟是徵戰沙場的老將,他料到這是一個陷阱,特意向蔣介石建議,希望大軍能往永城方向撤退,這樣進可攻退可守,而且還有可能為黃維解圍。蔣介石同意了杜聿明的方案,不過,在杜聿明撤退到半路途中,卻突然接到蔣介石的親筆信,要求杜聿明前往雙堆集為黃維解圍。

蔣介石讓杜聿明在行軍途中改變決定,此舉犯了兵家大忌,最終杜聿明的30萬大軍灰飛煙滅,杜聿明也兵敗被俘。那麼,大家知道是誰促使蔣介石改變決定,誘使杜聿明進入包圍圈的呢?這個人就是郭汝瑰。

郭汝瑰

郭汝瑰當時的身份是國防部作戰廳廳長,負責起草國軍的作戰計劃,所以國民黨部隊有什麼作戰計劃郭汝瑰寶是第一時間知道的。而郭汝瑰的真實身分則是我黨潛伏在敵人內部的高級軍官,每次國民黨起草作戰計劃,郭汝瑰總會利用自己的身份,將作戰計劃第一時間送給解放軍。很多人戲稱,在前線作戰的國民黨軍官還沒有拿到作戰計劃,解放軍已經拿到國民黨作戰計劃了,國民黨焉能不敗呢?

郭汝瑰

其實,徐州「剿總」副司令杜聿明內心早就懷疑過郭汝瑰,杜聿明描述,他曾去過郭汝瑰的家,發現郭汝瑰家裡都是舊沙發。用杜聿明自己的話來說,國民黨將領中哪有這麼清廉的官?不過,因為沒有證據,最終此事不了了之。

值得一提的是,這還成了杜聿明的一塊心病,杜聿明直到臨終前還對此事放不下。杜聿明病重時,郭汝瑰到醫院探望他,杜聿明拉著郭汝瑰的手,說:「我再問你最後一遍,你當時是不是臥底?」郭汝瑰的答案也耐人尋味,郭汝瑰味告訴杜聿明:「光亭啊,我們只是立場不同」。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郭汝瑰

1949年,蔣介石任命郭汝瑰為72軍長,將郭汝瑰派到四川。蔣介石本想把西南當成內戰根據地,因此特意派了自己信任的郭汝瑰前往四川。最後郭汝瑰在宜賓通電起義,他所率領的72軍也接受改編成為解放軍。

新中國成立後,因為工作的需要,我黨一直沒有公開郭汝瑰的真實身分。郭汝瑰子先後被任命為川南行署交通廳長以及全國政協委員等職務。雖然他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遭受不公平的對待,但郭汝瑰始終對我黨忠誠。

郭汝瑰

晚年的郭汝輝主要著書立說,他先後書寫了多部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時期的軍事歷史,也出版了《郭汝瑰回憶錄》,揭露了自己真實身分。 1997年,郭汝瑰慶時,女兒刻意趕回重慶陪伴郭汝瑰。臨別時,郭汝瑰執意要送女兒前往機場。可惜的是,郭汝瑰在前往機場途中發生車禍,不久後過世,終年90歲。

值得一提的是,郭汝瑰去世後他在台灣的老同事特意給郭汝瑰的兒子郭相操寄來了一封信,這封信裡只有一張白紙,上面什麼字也沒有,堪稱“無字天書」。郭相操描述,他當時並不懂這封「無字天書」的意思,直到多年後才逐漸明白。

郭汝瑰

原來,郭汝瑰在與以前的老同事、老同學分手時曾經留下了一句話:「一切盡在不言中」。郭汝瑰去世後,他在台灣的同事送來了這封“無字天書”,正暗含郭汝瑰所說的“一切盡在不言中”。他們這些人只是立場不同,但都在抗日戰爭時期保家衛國,為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互相對立也是無奈的選擇。

參考資料:

《十大臥底將軍》胡兆才、《臥底將軍郭汝瑰》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