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這樣的魯迅》:閻晶明著;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2021年是魯迅誕辰140週年。閻晶明《這樣的魯迅》面向廣大少年兒童而作,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
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與思想史上的地位與影響毋庸多言。百餘年來,魯迅作品展現了跨越時代的經典。 《這樣的魯迅》以獨特方式,讓偉大、深邃的人物「走近」少年兒童。書中將魯迅的人生之路與創作之路結合,以紹興、南京、北京、上海四地為線索,把魯迅的重要作品與創作背景、創作契機、創作心態進行有機關聯。譬如大家熟悉的《故鄉》,作者強調此文是魯迅於1921年新年剛過、新春將至之時,在剛搬入的北京新居中所寫。由此讀者對《故鄉》的書寫有了更貼近歷史脈絡的認知──故鄉與新居,舊歲與新春,曾經與此時,來途與前途,交織出《故鄉》文字背後的人生況味。
本書沒有簡單地進行資料羅列和背景考據,而是探討魯迅文本經過時間沉澱後展現出的更深層意義。例如魯迅寫作時堅持“選材要嚴,開掘要深”,所以他常常既是一類文體的開創者,又是這類文體創作高峰的代表。在魯迅筆下,中國文學的傳統母題「故鄉」就有了新的書寫。在災難深重的舊中國,故鄉不再是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寄託美好回憶的桃花源,而變成了一個「回不去的地方」。作者以此認為這是「中國現代小說在產生之初就發生的轉折,蘊含著從未有過的主題深度」。在談到《藤野先生》時,作者從“刻板平凡如藤野”與“深邃熱情如魯迅”之間“看似不可思議的短暫際遇”,延伸出作家太宰治以此際遇為主題創作的小說《惜別》,展現了作者的史料功底。
《這樣的魯迅》深入魯迅內在的精神景象,生動描述他的文學才華和內心激情,展現一個犀利而又寬厚、冷峻而又溫暖、豁達而又堅定、熱情而又幽默的魯迅。他是痛苦的,更是清醒的;他體驗著自己的苦痛,更關心世人的艱辛;他擔憂娜拉出走以後無路可走,又擔心人們庸居於自己的屋簷下不思進取;他有深邃的思想,又願意為文學青年做瑣碎的編輯工作。作者尤其聚焦在魯迅骨子裡「火的冰」特質。與他對敵人口誅筆伐的冷傲截然兩樣的,是他對青年人的包容。作者記錄下幾則魯迅和學生之間的故事,從他的待人接物中,讀者能夠感受到魯迅有「一顆溫潤而寬宥的心」。書中有幾張珍貴的照片,是魯迅與青年人交流時拍攝的。只見他坐在學生們的中間,笑容和煦溫暖,那是對中國未來的深切之愛。這樣外表冷峻、內心熱烈的魯迅更加真實,也更能激起讀者的敬仰。
正如作者在開篇章節中所說的:「面對今天的青少年讀者,我最想向大家講述的是這樣的魯迅:一位孜孜不倦的求索者,一位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對國家、民族命運在的思考中,並為之奮鬥的中國人。但在魯迅身上,有一代又一代讀者公認的品格──求索光明、求索真理,這也是青少年應確立的人生目標。魯迅一生都在關心青少年,一代代青少年也在閱讀中接近魯迅。本書語言簡明曉暢、幽默風趣,貼近青少年的閱讀特色。在成稿前,作者曾特別邀請中學生閱讀,並聽取他們的寶貴意見。
當然,面對魯迅這樣的偉大人物及其人生,本書只能在有限的維度上解讀。讓青少年走近魯迅只是第一步,讓青少年理解魯迅豐富的精神世界並獲得前進力量,還需要更多探索、更深入的挖掘。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01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