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登台亮相,真正成為顯學的是儒家和墨家。
墨家的創始人是墨子,墨子是魯國人,又叫墨翟,大約出生於孔子逝世之後,是諸子百家中唯一一個帶有明顯顏色和宗教特徵的思想流派。
墨子最早師從儒家,後來看到儒家的繁文縟節勞民傷財,轉身對抗儒家,自成一派。孔子提倡“禮”,禮講究差別有序,墨子提倡“兼愛”,人人平等;孔子注重“孝”,提倡厚葬,墨子注重節用,提倡簡葬。儒家對鬼神敬而遠之,墨家信天名鬼法天而為,孔子崇尚音樂,墨家認為音樂耽誤人的勞動。
為什麼儒家的提倡的,墨家就反對?這是因為兩個流派代表的階級不一樣,儒家總體上說是為貴族階級服務,墨家代表手工業小生產者利益,墨子本人就是一位能工巧匠,墨家非常注重“利”,也就是實際效果。
雖然儒墨對抗,但是也有相通的地方,對於戰爭,都表示反對,墨家提倡非攻,但是墨家認可正義的戰爭,反對侵略的戰爭。
墨子生存的年代也是一個戰亂不斷生存險惡的環境,面對這樣的遭遇,墨子認為之所以社會混亂,就在於人們沒有認識到鬼神的懲惡揚善的作用,鬼神為什麼會懲惡揚善,這因為鬼神順從天的意志,天的意志是讓天下人兼相愛交相利,人與人之間相愛,就不會出現相互傷害,國與國之間相愛,就不會出現戰爭,愛的結果就是互惠互利,這個利,不僅是物質之利,而且是道德之利。
墨子是個具有獻身精神和實踐精神的平民哲學家,墨家學派的人具有極強的紀律性,可以為了自己的主張不惜一切,著名的止楚攻宋故事,墨子和弟子徒步十餘日,風餐露宿趕到楚國,墨子和魯班反覆較量,最終墨子勝出,阻止了一場戰爭。墨家的首領稱為鉅子,鉅子的孩子如果犯法了,就照樣接受處罰。
墨子不但是個思想家,墨子還是個科學家,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
也因為墨子代表的階層是手工業者,這對於處於農業文明為主的古代社會,手工業者始終沒有強勢地位,代表的階級沒有政治地位,那麼反映的階級思想也就失去了話語權,加上墨家學派非常節儉,甚至是苦行僧的生活,這讓人們難以跟從,所以直到清朝末期前,墨子學派一直不成氣候,這實在是我國文化中一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