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簡介概括(哈利波特,能讓你第一次見識娃讀書讀到廢寢忘食)

2023-01-12哈利波特

初章書鼻祖分級讀本No.1,今天繼續跟大家聊那些「即使拋開語言學習這事兒,本身的內容也足夠好,被翻譯成任何一種語言都值得細讀”的經典讀物們。

廢話一句,這種解讀文章的篇幅都不會太短,怕自己不夠respect,也怕不能幫大家get它的好,所以這篇可能不太適合習慣速食閱讀的盆友~

BUT,今天的主角,比上面兩位還要厲害很多!公認的事實是,它的魅力和被認可程度已經超越語言了!尤其是,我在文末還夾帶了一個非常nice的免費學習資源,和今天的主角搭配食用,風味更佳哦!

正片開始!

世界兒童文學界的第一大IP,《哈利波特》說第二估計沒人敢說第一。

它是史上賣得最快的書,也是最圈錢的IP,這個紀錄至今未被打破。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學樂版(美版) 七部曲封面合集

光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就為這個IP賺足了75億美金,成為了史上最賣座(賺錢)的電影。這還沒算各版本的讀物、主題樂園、各種眼花撩亂的聯名產品、遊戲、樂高……看架勢是勢要掏空咱們的錢包! 《富比士》估計過,光「哈利波特」這4個字,價值就超過10億美元,所以今天咱這篇文章可不便宜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

▲ 北京環球影城的哈利波特主題區,據說一支魔杖300塊!我朋友有句名言:「孩子想要不可能,我自己要可以有」!

傳播範圍廣商業價值高倒也就罷了,氣人的是,它還在教育部發布的閱讀指導目錄裡,意味著經過官方蓋章《哈利波特》的文學性、教育屬性雙強,可以直接丟給娃看。

同樣,2020年英國最大教育科技公司Renaissance調查了110萬英國與愛爾蘭地區學生,小學階段5-11歲的學生,最愛書籍前七位依序是:

系列第3部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系列第1部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哈利波特與魔法師》

系列第4部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系列第2部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哈利波特與密室》

系列第5部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哈利波特與鳳凰會》

系列第7部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系列第6部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哈》一共不就7部嗎?霸榜了屬於是。這就有點東西了哈

哈利波特

逃逃是小學3年級讀的《哈利波特》,因為班上孩子都在讀,老師也會搬到閱讀課上來,當時屬於同齡娃間的社交硬通貨(現在依然如此),不讀都和小夥伴沒話可說了。他追著一口氣把全套7部曲讀完了,印像中那是我第一次看他捧著那麼厚一疊書看得如痴如醉,要知道《哈》的後幾部可是一本比一本厚。

哈利波特

它的中文版,同樣是許多國內孩子的第一本大部頭讀物,千尋、小半,咱們團隊的90後、95後小伙伴們,個個都是正宗哈迷。所以《哈利波特》對家長們來說,還有點特別的感激意味在裡邊兒——幫孩子成功叩開大部頭閱讀的鑰匙讀物!

大家都看過《哈利波特》的系列電影吧?

電影非常好!

哈利波特

▲ 書只有7部,電影有8部,

有1部《死亡聖器》拆成了兩部電影

但……還是得看書!

這點逃逃同學更有說服力,他看完了所有的書和電影,對比起來還是覺得,emm….書比電影更精彩! 特別是最後幾部,資訊量龐大,電影做出的刪減可能會讓你看得雲裡霧裡(當然電影也很好啦

哈利波特

)下面麥克風交給他:

東西兒童教育52

因此我們以下的內容解析主要是基於《哈利波特》的文字書。

來,跟我一起走進這個神奇的魔法世界吧!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一共7部,每部劇情都很飽滿,一句話概括,就是小男主哈利和朋友們,在魔法學院霍格華茲經過了6年的學習和生活(主要是前6部),經歷重重困難,打敗魔法界大壞蛋佛地魔的故事(主要是最後1部)。

這配方好像很耳熟嗎?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與密室》電影截圖

在兒童文學作品裡,尼爾斯騎鵝旅行、神奇校車、格列佛遊記、皮皮魯魯西西……都在冒險的嘛?魔法,也不是它獨一家呀?神奇樹屋、納尼亞傳奇、彼得潘、一千零一夜…連分級讀本牛津樹從L5開始都有魔法了呢!

但只有《哈利波特》成為了全球第一大IP。

{不}01{/否}

它的魔法, 全都與現實相關

作者JK羅琳筆下的魔法世界,是一個和真實世界完全對等、但一般人看不見的空間。

這裡有完備的法律法規、架構精細的政府部門(魔法部)、學校(霍格華茲)、銀行(古靈閣)、商業街(對角巷)、還有官媒(《預言家日報》 )、包攬快遞業務的是貓頭鷹、最受歡迎的比賽是魁地奇世界盃…

哈利波特

▲ 和咱們孩子考上清北差不多,收到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也是個光宗耀祖的事兒

比較現實的是,這裡不是世外桃源,同樣有階層和差距。有的孩子出生就是天才魔法師,有的家世顯赫但能力平平;有的魔法師喜歡動物愛好和平,有的就恨不得把世界攪個天翻地覆;具體到交通工具飛天掃把,有豪華的「光輪2000 ”,也有經濟適用的灰掃把。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截圖

所以魔法世界同樣卷得不行,娃兒們在學校要修10幾門課,不同年級要參加不同的巫師等級考試,pass了才能拿證,有證才好找工作,找工作也跟咱差不多,公務員、教授級的才夠有面兒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

是不是有那個味兒了?

{不}02{/否}

第一個視角探索魔法世界

很多故事會在開頭直接告訴讀者「故事發生在…」、「long long time ago…」雖然我肯定JK羅琳早就在寫第一個字的時候就構思好整個魔法世界了,但《哈利波特》就是不明說!

《哈利波特》將我們引入魔法世界的方法很巧妙,借哈利的眼睛去「發現」——主角雖然是個魔法boy,但11歲之前對此一無所知,他和我們一樣,都是第一次接觸魔法世界。

哈利波特

我們就跟著小哈利一起,謹慎忐忑地交朋友,觀察身邊的同學和老師,這裡發現一個新鮮玩意,那裡捉到一隻神奇生物,上課學咒語,放學去打怪……這相當於把探索權交給了讀者,讓我們透過閱讀一點一滴拼湊完成這個宏大的魔法世界。

這些竟然讓我想起了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

哈利波特

悄悄討論下,是不是厲害的寫作手法都一個套路?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彩繪版

所以娃在閱讀時幾乎是一邊探索一邊入坑--「哈!我又發現一個新奇玩意兒!」回過來又刺激他們繼續沉浸到閱讀裡去。 JK羅琳好心機啊!她讓全世界的小讀者堅定地相信她筆下的魔法世界真實存在,我想,無論古今中外,一個作家最大的成就莫過於此。

再一個,《哈利波特》故事正式開始於哈利11歲收到霍格華茲的入學通知書,到徹底打敗佛地魔結束,結實地講了這7年發生的故事。 《哈利波特》七部曲,其實就是書中所有人物的「人生七年」。

所以主角們作為小萌娃的階段很短,12、3歲的孩子見風長,從第2部開始,學業的壓力、微妙的心理變化、變聲期,到第3部懵懵懂懂的青春期、同儕霸凌、身分認同,這些成長的煩惱和問題就接踵而至。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

大人尚且很有「看著娃們長大」代入感,如果是差不多年紀的孩子閱讀《哈利波特》,共情起來簡直不要太猛!

寫到這裡,我想這樣總結這個頂級IP——即使東西方兒童文學裡不乏類似魔法冒險主題的,當大家都聚在一起開party的時候,

《哈利波特》永遠是那位一登場就全場嗨到爆炸的人物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

作者JK羅琳,這位女士的前半生挺倒霉,爹媽重男輕女,老公家暴她,好不容易離了婚,帶著娃又沒收入,冬天在咖啡店蹭暖氣,日常靠領救濟金……直到出版了《哈利波特》第一部,成功逆襲,從此走上人生珠穆朗瑪峰。

是不是很勵志?是不是就覺得,果然,苦難才是催生優秀作品的泉源呢?

哈利波特

清醒點!同學們!才華和專業才是!

人家6歲開始寫奇幻故事,畢業於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艾克塞特大學,主修法語和古典文學,同時選修了英語、法語的雙語文秘課程——妥妥的科班出身專業文字工作者!

因此,她筆下的《哈利波特》不是行銷出來的花架子,說一句全世界大人小孩為之瘋狂也不過分,這套書的成功99%應該歸功於作者精妙的語言掌控能力和文學功底——

{不}01{/否}

每個單詞,都體現深厚的語言功底和知識儲備

看起來像是隨口胡誅的魔法咒語、隨便寫寫的街道名字、某種神奇的動物、某種藥材,一字一句,都值得推敲。

例如《哈》裡有個很實用的“光照咒”,念出咒語 Lumos,魔杖尖端就會發光,相當於咱們電筒的作用~

哈利波特

Lumos的字根,lumen,是一個拉丁文,指的就是「光」

現代英文裡的light「光明、光亮、光線」大家都很熟悉,light的字根,也是lumen

還有一個聽發音更耳熟的-Riddikulus滑稽咒。

這個咒語能讓心中恐懼的東西變成搞笑的樣子,它出自拉丁語中“Ridiculum”,意思即是“可笑”,現在我們經常說的Ridiculous 「搞笑的、滑稽的」就是它了!

哈利波特

我想,讀過哈利波特的娃,想忘掉light和ridiculous這兩個單字都難…

大魔王佛地魔的名字vol demort,在法語裡指“死神之戰”,你看看你看看,怪不得佛地魔寧願把自己的靈魂分裂到7個魂器裡,也要長生不死!

而主角哈利的人設,則來自西方文化中的魔法師祖師爺、亞瑟王傳說中的大魔法師梅林Merlin。他倆都是孤兒、都是11歲開始接觸魔法、都是黑髮綠眼睛…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彩繪版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如果你對西方文化略有了​​解,會發現《哈利波特》七部曲通篇都在致敬經典文學和神話傳說,一套書等於一套驚人的語言文學知識寶藏,誰說《哈利波特》只能讀著玩玩?

{不}02{/否}

我最愛其中的人物描寫,呈現魔法世界眾生相

《哈利波特》裡擁有姓名的人物一共有138個,除了哈利、榮恩、妙麗三個主角,還有以佛地魔為首的反派們、魔法學校的同學、老師、家長、管理員、學生、動物、精靈、巨人等等等。

要知道《紅樓夢》裡榮寧二府的主要人物也就200出頭,所以我說孩子大部頭閱讀的第一個難關就是,分清楚誰是誰,大家不反對吧?

但隨便抓一個讀過《哈利波特》的娃,你問他角色這麼多,暈不暈?他一定告訴你沒這回事!為啥呢?

因為人物一出場,就能讓人記得。

哈利的阿姨、阿姨第一次出場是這樣描寫的:「胖得連脖子都沒有了,卻蓄著一臉大鬍子」、「她的脖子比正常人長了一倍,窺探左鄰右舍時,長脖子就派上了大用場」…

哈利波特

鄧不利多教授呢,「個子瘦高,銀髮銀須長到能夠塞進腰帶裡”,

跟著麥教授也來了,“神情嚴肅的女人,烏黑的頭髮挽了一個很緊的髮髻”,

海格最後出場,「蓬蓬的黑色長髮和鬍鬚幾乎遮住了大部分臉龐」…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彩繪版的海格

單看文字,形象和性格就立了起來!而且每個人物都有個獨有特徵,絕對不會搞混~

因為人設邏輯嚴謹,非常自洽。

三人小組裡唯一的女孩妙麗,是個學霸+卷王,始終是以一個學習刻苦、上課愛抓住機會表現自己、甚至有點爭強好勝的形像出現在讀者面前。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截圖

剛開始讀第一部的時候我有點不理解,為啥這個有點喜歡show off的娃會成為主角?到了第二部,當作者引出「純血魔法家族」這個概念的時候,我才發現她的高傲都是說得通的!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

▲ 積極舉手的妙麗 中英文描寫對比

在魔法世界裡,妙麗這種來自「麻瓜」家庭(書中名詞,表示父母都是沒有魔法的普通人)的魔法師是受歧視的,佛地魔甚至想把這種魔法師殺光。一個雙商高但出身普通的女孩,要打臉那些看不起她的人,不就該這樣用力?

哈利波特

{不}03{/否}

文字本身, 有清晰地難易梯度

家長最關心的,肯定是《哈利波特》的文字難度問題。咱們英文版、中文版挨著看~

在原版的七部曲中,第一首《魔法石》詞彙量是4422個,每一部的新增詞彙1000個左右,到了最後一部《死亡聖器》詞彙量7848個,這個難度坡度對章節書來說不算陡。

藍思指數在880-1030之間。意味著,英語母語的孩子在5年級-8年級這個階段,就可以獨立閱讀這套書。

哈利波特

咱們國內的孩子,英語啟蒙得早的話,9-12歲左右讀懂原版《哈利波特》前三部是可以達到的。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彩繪版

中文版是更多娃的選擇,第一部18萬字左右,最後一部40萬字左右。作為對比,《米小圈上學記·瞧這一家人》單本是12萬字左右。

而且,得益於《哈》的內容太給力,並且情節是由大量的人物對話來推動的,所以難度其實是變相地減小了,小學中年級段(9-10歲左右)讀完整個系列的孩子不在少數~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人民文學出版社新版

哈利波特

了解了作者過硬的文字功夫後,我再次推薦大家一定要看書!因為只有細品文字書的內容,你才能從各種蛛絲馬跡中發現作者建構魔法世界的野心! 整個系列毫無閒筆!

例如,初看第三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時,我和你們一樣,以為哈利的教父,天狼星布萊克是第三部才出場的主要人物…

直到看到海格說,當年是天狼星把飛天摩托車借給了自己,他才有交通工具將小嬰兒哈利送到姨夫姨母家——現在你再回去看《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這就是第一部第一章發生的事!

哈利波特

作者還在第三部瘋狂放煙霧彈,暗示天狼星是反派呢!如果你知道這一點,讀第三部的時候一定更心癢了,叛徒到底是誰? !

再例如,七部曲快結束的時候,才揭曉哈利的真正身世,以及他為啥當年能倖存。但是!作者早就各種暗示、各種鋪墊了——第一部開始,哈利額頭上的疤就時不時會痛、會和蛇交流;第二部,鄧不利多教授看似隨意的一句安慰,也就暗示了哈利就是「魂器」之一…

哈利波特

在主線鋪墊下,單本故事更刺激! 例如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作者太過分了,整本書都暗示石內卜教授是個壞傢伙,整本書!哈利也被石內卜各種針對!我和逃逃也腦補了一整部,覺得他最可疑肯定是壞的!

結果讀到最後竟然神轉折,背後讓壞的竟然是看起來最人畜無害的那個…

我就不劇透了,大家自己去看吧

哈利波特

還有,三人小組裡,你是不是不懂憨憨的榮恩,怎麼能成為主角? Still,作者在第一部就用了濃墨重彩來展現榮恩的獨到之處!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人民文學出版社版

在《魔法石》裡,榮恩幫助哈利破解的巫師棋,是前美國冠軍Jeremy Silman設計的殘局。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

▲ 圖表來源:知乎

這個情節也是當時最吸引逃逃的“硬貨”,後來我們去扒了一下才發現,羅恩這妥妥的國手水平啊!怎麼會只是哈利的陪襯呢?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截圖

每一部《哈利波特》都有不少對哲思的探討,像是人生的長短:

哈利波特

我知道,對你這樣年輕輕的人來說,似乎有些不可思議……死亡實際上就像經過漫長的一天之後,終於上床休息了……對於頭腦十分清醒的人來說,死亡不過是另一場偉大的冒險。

選擇殘酷的真實,還是沉迷虛幻的夢:

哈利波特

這面鏡子既不能教我們知識,也不能告訴我們實情。人們在它面前虛度時日,為他們所看見的東西而痴迷,甚至被逼得發瘋,因為他們不知道鏡子裡的一切是否真實,是否可以實現。

哈利波特

▲ 這部分在電影裡也完整地出現了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截圖

想來,吃過苦中苦的羅琳對微妙的人性獨有見地。所以我相信逃逃在不同的年齡讀同樣的《哈利波特》,每次都能展卷添新味。

哈利波特

最後給大家來點乾貨,一個是怎麼選版本,一個是免費的學習資源~

其實,各種紀念版、精裝版和平裝版,這些都是裝幀和配套小物件的不同,大家可以按需來入,但那種差不多快5位數的豪華精裝版跟搶錢差不多,非《哈利波特》的忠粉狂粉不建議入…

第一次看《哈利波特》的孩子,為避免讀得如痴如醉把書頁弄爛,咱們入最實惠最方便翻閱的平裝版就好。

平裝版看了幾遍還不過癮,倒可以來一套紀念版或精裝版來收藏和嘚瑟~

哈利波特

▲ 我家有套紀念版,書脊拼起來是霍格華茲魔法

學校的輪廓圖,很酷

全彩繪版也值得考慮,對小朋友來說,精美的插圖可以更好滴幫助理解文字,但這個版本目前只有前4冊,插畫家Jim Kay還在加班畫後面的2本…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彩繪版

記住下面這個最最重要的原則就好:

中文版,認準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譯者,認準為馬氏姊妹(馬愛農、馬愛新,也有筆名「蘇農」)。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人民文學出版社版

英文版

美國版認準Scholastic(學樂出版社)

英國版看Bloomsbury(布魯斯伯出版社)

原文都一樣,只是某些具體表述不同,例如小哈利收到了羅恩太太送的毛衣,英國版的毛衣是英式英語jumper,而美國版裡是美式英語sweater。

電子書認準版權頁,長這個

哈利波特

有點英文水平,但還沒到能完全啃下原版書的孩子,也可以考慮中英文對照版,或者從最簡單、字數最少的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開始,認認真真地品完一本大部頭原版書。

逃開始中文、英文的大部頭閱讀,《哈利波特》功不可沒。在它之前,讓7、8歲的孩子捧一本厚厚的書,別說娃了,我自己不太有自信,能讀完嗎?

但它就是有魔力,讓孩子能一頭栽進去讀完,並且,讓孩子和大人都非常有共同語言,能夠一邊閱讀、一邊討論、一起共情。

還記得我之前和大家聊大娃英語起步的訣竅嗎?

對!找準一個絕妙的切入點!但很多家長悄悄跟我說,這切入點真的不好找…

各位,《哈利波特》不僅是很好的章節閱讀切入點,也是絕佳的英文學習切入點!

如果是《哈利波特》初級入門者,電影版是最佳選擇,因為電影極大地尊重了原著,保留了最精華的部分。再者,用刷劇來學英語,誰不想擁有?

我在YouTube上為大家找到了一堂超人氣影片課程Learn English with TV Series:

就是用4步驟學習法,帶著孩子把《哈利波特》的名場面精刷一遍,將其中的地道表達,還有羅琳隱藏的知識彩蛋,剖開了揉碎了講。

Step1,看原片,關注影片標註出的重點表達:

哈利波特

Step2,精講這些重點表達,包括原意、字源、發音、背景知識、應用,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

有點意思的是,它還會引用這個表達在《哈利波特》其他場景裡、甚至其他影視作品裡的用法,將刷劇學英語進行到底~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

Step3,用一些小遊戲來鞏固知識點~

哈利波特

Step4,不看字幕再聽一遍原影片節選~帶著剛剛學到的知識點,再來重新領會這個片段的意思。

哈利波特

這個資源體量不大,但知識點挺密集的,沒事可以多聽多看看~

哈利波特

新一波孩子成長到可以讀章節書的年紀了,又有新的一波孩子,開始每年9月盼著貓頭鷹送來霍格華茲的錄取通知。

算算今年哈利波特也40多歲了,他家老闆摸著也到了魔法學校小升初的年紀,你說,波特先生會不會和他的80、90後讀者們一樣有雞娃的煩惱呢?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