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三平
韓三平這個名字,對大眾來說似乎有些陌生,但是這個名字卻經常出現在許多電影等影視作品片頭尾中的那一行製片人中,不管是國產巨制還是進口大片,都會出現韓三平的名字。 他也是最近20多年來,提及中國電影界發展時,絕對繞不開的人物。
韓三平曾經擔任過北京電影製片廠廠長,自從1999年出任中國電影集團領導,到2014年退休,他帶領團隊一手將中國電影帶入了商業時代,是我國內地現行的電影票房分賬模式之父,在電影圈內,韓三平有著響亮的稱呼:」三爺」。
韓三平的北影生涯
韓三平的電影生涯開始於1977年,那一年他24歲,剛進入峨眉電影廠擔任照明工。適逢國家恢復高考,韓三平第二年便參加高考並考入四川大學中文係就讀,畢業後又到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學習,1984年回到峨眉電影廠擔任副廠長。
《不沉的地平線》海報
身為電影從業者,讓韓三平嶄露頭角的,是1985年他成功主持操辦了我國電影界大獎——金雞獎和百花獎的頒獎大會。韓三平導演的第一部影片,是記錄紅軍長徵的影片《不沉的地平線》,後來又自編自導了《毛澤東的故事》,獲得了中宣部的”五個一工程”獎項。
1994年,韓三平調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廠長,開始了他改變中國電影業界的步伐。一些70後80後可能知道,1996年前後的中國電影業可謂是風雨飄搖,國內電影市場中美國大片的數量呈現瘋漲的態勢,而且觀眾也更偏向於看進口電影。
在這樣的市場衝擊下,國內許多電影公司的生存空間被擠壓,拍十部電影大約七八部都會虧本,北電製片廠同樣面臨著這種困境,韓三平為此整日愁眉苦臉。
《孔繁森》海報
但折磨人的是重重困境,磨練人的也是重重困境,韓三平頂著壓力,帶領團隊出品了一部《孔繁森》,這部影片上映後,猶如一匹黑馬,在進口大片佔據主導地位的市場殺出一條血路,最終取得了3600萬餘元的票房收益,並且在金雞、百花等獎項上多次獲得表彰。
但並不是韓三平扺掌北影后的最輝煌的時期,而是在1997年。那一年全國產出的電影也就不過100餘部,而韓三平帶領的北影製片廠,就產出了多達25部電影,這些電影不僅數量多,品質也相當高。根據後來韓三平回憶,那一年的10個政府獎,北影製片廠獲得了4個,獲獎的影片有《紅西服》、《贏家》、《開心哆來咪》等等。
韓三平在片場
韓三平直言,當年坐著吉普車去領獎,回來時車上裝滿了獎杯,大大小小有十幾個,這是韓三平接管北影製片廠以來最輝煌的時刻。若是韓三平止步於此,那也不會獲得中國電影教父的稱號,如今每年春節都會有數部賀歲檔影片上映,而開創」賀歲片」的正是韓三平。
開創賀歲檔,成為內地」賀歲片」之父
可能在很多人的認知中,」賀歲片」的開山之人是馮小剛,第一部賀歲片是1997年上映的《甲方乙方》,但殊不知,在這第一部賀歲片的背後,正是韓三平的一手努力,將馮小剛推到了」賀歲片導演」的位置上。
韓三平和馮小剛
在1997年之前,大陸電影業界還沒有」賀歲片」的概念,因為在當時老百姓的認知力,大過年的全家老小聚集在一起,是一次難得的團聚時機,有的務工者一年到頭也就回來這一次,」嘮叨」都來不及說完,哪會去戲院看電影去。
但1995年初,成龍主演的《紅番區》在臘月二十一這一天上映,最終取得了近億元的總票房佳績,讓韓三平意識到,」賀歲月」這個概念,或許可能在大陸變成現實。
心動不如行動,韓三平找到了時任紫禁城影業總經理的張和平,商議著將籌拍一部」賀歲片」。最終,他們選擇了馮小剛作為導演,著手拍攝一部喜劇片,作為內地賀歲片的開山之作,這部喜劇就是後來的《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劇照
為了《甲方乙方》能夠順利拍攝且達到要求,韓三平下令,同時期的所有在拍項目全部讓路,並且還和幾位北影領導同劇組一起探討修改劇本,前後共投資400餘萬元,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拍攝完畢。
1997年12月24日,《甲方乙方》上映全國院線,打響了大陸電影賀歲第一槍,這部集結葛優、馮小剛、劉蓓、何冰等人的賀歲喜劇,在取得了接近4000萬元的票房的同時,也成功開創了”賀歲片”這一全新的影片類型。
《甲方乙方》劇照
韓三平曾經評價《甲方乙方》:」這是第一部為特定檔期所拍攝的影片,同時也是中國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之一」。其實相較於這部電影所取得的票房而言,更多的是《甲方乙方》所具有的時代意義,可以說這是中國電影業界的一道分水嶺,此後越來越多的”賀歲片」開始在春節檔期上映,商業電影也如雨後春筍一般迅速佔據電影市場。
出任中影領導,大力培養新生代導演
1999年,中國電影集團正式成立,韓三平擔任副董事長,奠定了他在電影界的地位。進入中影集團後,韓三平先後推出了一系列紅色電影,如《張思德》、《雲水謠》等影片。 2007年,韓三平升任中影集團董事長,正式成為中影的一把手。
在中影的工作生涯中,韓三平曾經直接或間接參與了數百部電影的製作,包括《無極》、《赤壁》、《瘋狂的石頭》、《尋槍》、《天下無賊》 、《長江七號》、《投名狀》等等作品,類型涵蓋了動作、喜劇、戰爭、歷史等多種題材,一手發現並投資幫助了寧浩、陸川、徐靜蕾等新生代導演。
《投名狀》海報
其實早在1999年,韓三平就借助中影集團,發起了”青年電影工程”,幫助了一批新生代導演,如拍攝了《老炮兒》的管虎、《白鹿原》的導演王全安、電視劇《局中局》和《媳婦的美好時代》的導演劉江等,這些人都是如今聲名顯赫的大導演,前段時間熱播的《我和我的祖國》,管虎就是導演之一。 可以說,韓三平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電影教父。
而在韓三平親自執導的電影中,2009年獻禮祖國六十華誕的影片《建國大業》無疑是最著名的,這部影片的陣容已經無法形容,導演是黃建新和韓三平,黃建新也是一位久負盛名的大導演。 當年韓三平從川大畢業前往北影進修時,班上只有9個人,而黃建新就是班長。
《建國大業》
這部影片最終取得了4.2億的票房,兩年後,韓三平和黃建新又拍攝了一部獻禮建黨90週年的《建黨偉業》,同樣取得了4億多的票房,而作為」建國三部曲「最後一部的《建軍大業》,也取得了4億多的票房,」建國三部曲」也算是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案。
結語
2014年,年滿60歲的韓三平正式退休,雖然已經走下一線,但是他的身影仍然活躍在屏幕,今年6月,在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中,韓三平擔任監製,半個個多月前的10月26日,他擔任監製的電影《風華正茂的我們》正式開機拍攝。
韓三平
雖然韓三平已經不在”江湖”,但是他的影響力並沒有減弱。韓三平的一生也宛如一部勵志電影,當過知青,參過軍,再成長為如今的電影教父。很多人只看到他人的成功,卻忽視他們揮灑的汗水,作為一名電影從業者,韓三平一路走來,不知經歷了多少艱難挫折,但這些我們都無從得知。
再英雄的人物也有故去的一天,如今的韓三平雖然已經退居幕後,很少公開露面,」三平時代」已經成為過去,那個一身中山裝、腳穿布鞋的人已經不見,但是」韓三平」這個名字成為了一部影片品質強有力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