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平個人檔案:西北硬漢好心腸

2023-10-09郝平

郝平的身高有一公尺八二,長著西北男人的寬厚肩膀,一雙大腳踩在地上,頗有點頂天立地的架勢。他說起話來爽朗愛笑,眼神充滿成熟、自信、善良和真誠。

如果不知道他是郝平,誰都不會想到這就是電視裡那位唯唯諾諾窩窩囊囊的小男人。

好男人的新嘗試

說到好男人,可能沒有誰比郝平更有發言權了,從《蝸居》到《母親的戰爭》再到《同在屋簷下》,短短五年時間郝平演了五次「鳳凰男版好老公」。

演到今天,郝平對「中國好男人」的體悟已與四年前飾演《蝸居》中「蘇淳」時大大不同了。人稱「國民好老公」的郝平並不急著轉型,依然願意接演好男人好老公的戲,但與《蝸居》時不同的是,他對「好老公」的真實性、鮮活度要求越來越高,他更關注的不是這個好男人「好」在哪裡,而是他「不好」在哪裡。郝平認為,對於一個銀幕上的「好男人」而言,只有「不好」才會讓他更真實。尋找好男人身上既讓人受不了、他自己又改不了的“弱點”,是郝平演好“好男人”的秘訣。

《母親的戰爭》中,郝平將自己的角色設定成一個多疑的好男人,他不斷懷疑老婆出軌,神經過敏一樣偷偷翻看老婆的手機,即使什麼都查不到也不能讓他獲得平靜。最後老婆被他逼得只能離婚,男人難受得嗚嗚直哭,指天發誓以後會信任妻子,再也不懷疑她了。可是當兩個人重新開始生活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踏入禁區,下意識地去監視妻子。

在《同在屋簷下》中,郝平扮演一個對兒子嬌慣寵愛,對妻子視若掌上明珠的超級好丈夫。但他有一個擺脫不了的弱點,就是他對自己的媽媽,一個非暴力不合作的農村老太太,實在是無計可施,只能任其折騰。對戲的時候,郝平跟飾演自己母親的艾莉亞說:「沒事!您就可著勁作吧。」母親說東,他不敢往西。如果說他對妻子是嬌寵憐愛,那他對母親就是唯唯諾諾,大氣不敢出一聲。

有一場戲是得知自己的兒子並非親生,而是妻子與前男友所生時,他在醫院與賈靜雯飾演的妻子對峙。當時郝平的臉上沒有表情,對妻子的關心什麼的都和平時一樣,但其實他心裡悲痛極了,眼淚從沒有表情的臉上落下來。他越是這樣,妻子越是難受,差點哭暈過去。這樣的性格讓人既恨這個男人的窩囊,又憐愛他的心。郝平說:「十全十美不是人,生活裡再好的人肯定也有讓人受不了的缺點,這個缺點他也許在外人面前不會暴露,但是回到家,這必成為夫妻矛盾的著火點。生活中的壞人也是,他肯定有不為人知的辛酸和感動之處,也許他賺了很多黑錢,十惡不赦,但也許他的妻子為他吃了很多苦,他只想讓她過得好一點。

《蝸居》後的厚積薄發

在杜琪峰執導的電影《毒戰》中,郝平扮演了一個徹底的壞人。

杜琪峰跟他談劇本的時候只說,“你來演一個天津港的黑老大”,郝平就點頭同意了,之後繼續跟編劇遊乃海談劇本。遊乃海是香港人,國語發音不太標準,他告訴郝平:「你在片中演噶蛤哥。」郝平聽錯了,聽成了「哈哈哥」。

「哈哈哥?」郝平就在想,「為什麼他要叫『哈哈哥』?」也許這個角色只是個在碼頭長大的農民,他什麼髒活累活苦活都幹過,一點點小生意從碼頭倒騰起來,賺的都是辛苦錢。在碼頭上逢人見面未必想得起來是誰,於是逢人便笑,圖個方便。長久下來,哈哈哥的生意做大了,生意中不止是辛苦,暴力、違法、血腥也接連而至。 「哈哈一笑」這個表情背後的意義也愈演愈深,到後面就變成了笑面虎。

郝平很自豪自己能從導演的一句話中理出一個角色,並且只用一分鐘的表演就博了個滿堂彩,但究其原因,這次精彩的發揮絕不是來源於運氣,而是他從影多年的功底和積累,直到今日,才厚積薄發噴湧而出。哈哈哥逢人便笑的笑面虎形象就來自於郝平當年天南海北跑劇組時遇到的“道上的人”,比如貨車司機甚麼的。

郝平倒是沒做過貨車司機,但作為第一代的“上漂”,郝平畢業之後為尋出路,影視圈裡什麼活都幹過。他給幾千集電視劇配過音,從「群雜」到主要演員的聲音都配過;跟過幾百個電視劇劇組,從舉桿到打光,沒有他幹不了的。那段最艱苦的時光歷練了他,沒日沒夜地在錄音室裡配音讓郝平近距離並靜心凝神地觀看了大量的電影鏡頭,就是這些無聲的鏡頭讓郝平知道什麼是好的電影畫面。一個電話叫過去就在大西北舉上四個月錄音桿的生活讓郝平在耳麥裡聽到了無數的現場台詞,從而讓他知道了什麼是好的表演。

’03年畢業,直到’09年他才第一次演出電視劇中的主角。這六年間,可以說郝平嚐遍人世間的幸福與辛酸。為創作而起的瘋狂,對藝術忘我的熱愛,對事業無盡的熱情投入,對生活的細膩觀察,讓郝平不僅獲得了藝術水平上的飛躍,也贏得了著名配音演員江元的愛情。

當郝平作為一名「群雜」配音員在錄音室錄音的時候,江元已經是一位具有二十多年藝齡的「老」演員了。江元從三、四歲開始配音,由爸爸抱到上海電影翻譯廠,站在椅子上才能夠拿到麥克風。郝平開玩笑說,自己是看著江元配音的電影電視劇長大的,從小時候的《哪吒鬧海》,到後來的《射雕英雄傳》。在郝平眼裡,江元是像老師一樣的人物。

郝平與江元是在錄音室裡認識的,當時江元是鼎鼎大名的配音演員,郝平還只是小小的“群雜”,兩個人根本不可能同一時間錄音,都是等“江元們」錄完了,歇著了,「郝平們」才能進去錄音。但郝平實在是太敬業了,給打打殺殺的場面配音時,每一聲慘叫他都爭取讓它們不一樣,郝平的冥思苦想,刻苦鑽研往往令他配的“群雜”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常讓「主角配音員們」放下水杯,豎起耳朵來聽他,這裡面也包括江元。

現在回想起來,就是那段時間孜孜不倦的鑽研讓郝平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也是那段時間的忘我投入讓他在「前輩」江元的眼裡魅力非凡。郝平始終覺得,那段在別人眼裡也許是最灰暗的時光,在他眼裡,卻正是最珍貴的財富和最幸福的回憶。不只因為那段時光歷練了他,更主要的是,在最灰濛濛的天氣裡,有一位又是賢妻又是良師的天使飛到了自己身邊。

為藝術「拼」命

賈靜雯給郝平的評價是,他是個特別特別善良的人,常常為別人著想。

《同在屋簷下》中,賈靜雯與郝平飾演一對夫妻。賈靜雯演現代戲的經驗不多,每天來到現場,她都先問郝平:「郝平老師,這場戲該怎麼演啊?」郝平就告訴她:「你可以在這洗菜,洗洗筷子,然後我來給你繫圍裙,你再轉過臉來跟我說話,這樣動作、表情、角度都有了,也方便攝影師拍攝。

郝平在拍戲時,對各個人員的考慮來自於他與人為善的性格,也來自於什麼都幹過的「上漂」生活。他總在強調,身為演員,除了要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每年一定還要演一部戲劇。戲劇是真正的硬碰硬,心與心的對撞,功力與功力的比拼,大幕拉開,觀眾睜開眼睛看你的表演,沒有NG沒有再來一次。一場演出800塊,那時候,大家聚在一起,真的都是為了藝術。

好演員是那種為了藝術特別拼命的人——不是出大力的那種“拼”,而是為了一片掌聲,不惜奉上自己的生命。在表演法國經典戲劇《藝術》的時候,郝平一走下舞台就硬生生地倒在了地上。每場戲劇演出郝平都演得酣暢淋漓、汗流浹背,每次演完之後,他都感覺身體被掏空了,直到大幕拉上,一米八二的大個子直直倒在後台的地板上,汗水直接在地板上留下一個人形的印子,那一刻,身體真是輕如鴻毛。

郝平接下來要演的是一部名為《直播》的香港電影,影片講述在一個電視節目的直播現場,有六個人被歹徒劫持了,而整個電視節目直播了這場劫持。被劫持的人質中既有美女名媛,也有億萬富豪,然而歹徒要的究竟是什麼,沒有人知道。電視台無法救援,只能全程直播。到底這場劫持是電視台的陰謀?還是歹徒的另有安排?還是陰謀家借歹徒之手清除對手?或者以上都不是,謎底另有答案……郝平說,連他都不知道結尾,因為給他的劇本上沒有寫。而這些“留白”,都要靠拍攝過程中的再創作,這讓郝平很著迷。不久之後,郝平就要去拍這部電影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