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的人生智慧:愚人都在補短板,高人拼命找特長!

2024-12-07辛棄疾

身為道家和道教的祖師爺,老子一直以來在人們心目中都是非常神聖的高人,甚至有人說他前知千年、後知千年,有通靈的本事。

老子是否有通靈的本事我們不清楚,但是,老子在人生哲學的思考方面,有著極高的天賦,這點相信大家都是認可的。那麼,普通人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努力,能否達到老子的思想高度呢?很遺憾,老子說了:沒戲!

辛棄疾

每個人生下來,都有自己的先天禀賦,有的人擅長這個、有的人擅長那個,當然,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特別不擅長的領域,這是大家公認的。

那麼,你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憑藉著努力和別人拼天賦,能拼的過麼呢?一般來說,是拼不過的,或者說很難。除非發生像龜兔賽跑一樣的小機率事件,也就是有天賦的人完全不努力的時候,你才可能有點機會。換句話說,只要兔子不睡覺,就算一路溜達,也比烏龜跑的快啊!

辛棄疾

當然,老子絕不是說要讓大家放棄努力,而是說,每個人都要努力找到自己真正有天賦的領域,並持續在這個領域發力,你才更有可能成功。

例如,老子寫的5000個字,每個字都充滿了智慧,我不相信有任何人還能寫出來這樣深刻的文字;再比如,大詩人李白,創作的那些流傳千古的詩篇,後世還有人能寫出來類似的詩句麼?毫無疑問是沒有的,而且很可能再也不會有了。

辛棄疾

老子、李白在創作時的那種狀態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一種天賦的閃現,或者也可以說是一種“通靈”的狀態,好像是直接從老天爺那裡獲取了一些高深的秘密,然後把它們帶到了人間,就成了聖賢之言或是流傳千古的名篇。

也可以說,這是一種「天人合一」的狀態。其實大家想想,各領域真正的大師,不都是這樣的麼?

辛棄疾

籃球巨星喬丹在表現最出色的那幾年,據他自己說,投籃根本不用看籃筐,只要出手就穩進;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耳朵都聾了,居然還能創作出那些偉大的作品。

就算是我們普通人,是不是也遇過這種情況:突然間有一種創作的衝動,稀里糊塗寫下一些文字,事後再讀,完全不敢相信是自己寫的,懷疑自己根本不可能寫的這麼好。

辛棄疾

因此,這就是《老子》中,告訴我們的人生智慧:這輩子才開始努力根本就來不及,真正的天賦都是與生俱來的!笨人終其一生都在自己的短板上較勁,終歸難以取得什麼大的成就;而聰明人,則善於發現自己的天賦,集中精力在自己的特長領域持續努力,所以才能取得成功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