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死亡之謎,是蓄意謀殺?還是自然病亡?

2024-11-07趙匡胤

開寶九年,也就是趙匡胤在位的第十六年,趙匡胤巡行洛陽,打算把都城從開封遷到洛陽。但是卻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遷都計劃泡湯,趙匡胤又回到了開封城,然而半年以後,公元976年十月,趙匡胤在汴京開封突然離世,趙匡胤到底是怎麼死的,是被蓄意謀殺還是因病猝死,史書沒有給出任何答案,只留下“斧聲燭影”影影綽綽的記載。趙匡胤死了,他的弟弟趙光義則成為事件的最大受益者,順利地坐上了大宋王朝的頭把交椅。這樣,人們不免對趙光義產生懷疑,趙光義是否謀害了他的哥哥?趙光義在他哥哥去世之前都做了什麼?

趙匡胤

在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深夜,發生的許多事情,現在記錄來看,趙光義的行為詭異。 —是事發時留宿宮中。記載趙匡胤死時,他留宿的是《續湘山野錄》,當時的禮制規定親弟弟都不能留宿,否則,就是知道今晚得發生非常事件。太祖死了,當晚弟弟留宿宮中了,這是一條記載。另一處記載是《涑水記聞》。說的是趙光義喝酒過後,回家了,隨後趙匡胤死了。這裡還撇不清,這是最後一個見到死者的人。二是事發中言談舉止前後反差極大。有宦官王繼恩跑到他府上去告訴他趙匡胤已死時,趙光義的反應是遲疑不敢進宮,商量了好久,催他才去。進去後,表現得非常冷靜。宋皇后見他來,大吃一驚。要么,前邊是真的,心虛,要么後面是真的,前面是裝的。三是改元不逾年。這一年是開寶九年,按理,新皇帝登基,往往要第二年改年號,這是對先帝的敬重。而趙光義是十月二十一繼位,兩個月後,十二月二十二日,宣布改年,改成太平興國年號,這太急了,讓人覺得不正常。 四是賞賜不尋常。有兩個人立了特殊功勞,一是宦官王繼恩,宋皇后得知趙匡胤死後,讓他傳趙德芳入宮,這是趙匡胤的小兒子。這個宦官違背詔令,通知了趙光義進了宮中。如果他事先不與趙光義暗地裡串通好,王繼恩可能就是潛伏在宮中的內線。太宗封王繼恩為劍南西川節度使,主管軍政,成了大紅人。程德玄是另一個特殊賞賜的人,這是宮中御醫。太宗提拔他做了翰林使刺史,只是後來犯罪,被貶官了。這二人在晉王(趙光義)登基中立過大功,得到特別的恩賜,可見,登基時一宦官一醫官發生重大作用,讓人懷疑了。五是星象家的預言太準確。趙光義做開封府尹時,嚴禁與搞星象的人交往,這些人是謠言的製造與傳播者。與王繼恩、程德玄二人關係好的星象家馬韶,開寶九年十月十九號晚上,馬韶跑到程德玄家來了,程德玄要趕他走,他說明天是晉王大吉大利的日子,這正是趙匡胤死的日子,結果程德玄趕快報告晉王,晉王要求把他關起來,不要讓他亂說。幾個小時後果然大事發生了,這個星象家的預言太準確了,這就讓人奇怪了,估計是從程德玄處判斷出來,來報個信,事情出來,想討個賞,事後果然成了天文台台長了。

趙光義登基後,皇室內發生一連串奇怪的事,開始封了老二趙德昭為永興軍節度使,趙德芳為山西道節度使,封弟弟趙廷美為開封府尹,這些手段對穩定政局起了積極作用。後來這些人一個接一個死了,趙德昭是979年對北方契丹用兵徵幽州,一天晚上,軍營中發生夜驚,人們找不到皇上了,大臣們商量立一個人暫時代理皇上,打算立趙德昭為天子,後來找到了皇帝,不立了。這事傳了出去,回來後,北徵沒對部下獎賞,不合慣例呀,最後趙德昭跟叔叔講應該賞。他說,“待汝自為之,賞未為晚也”,趙德昭自殺了,是因為叔叔的話中透著猜疑,趙德昭沒辦法,只能以死為證。現在看到的資料,是《澗水記聞》的說法,李燾加了一條註釋,「此據司馬光記聞,本傳雲德昭好啖肥肉。」《太祖實錄》,是趙光義主持修改了二十年修改成的。說趙德昭的死是吃肥肉吃死的。李燾不相信,所以說不信不取,第二個死的是趙德芳,這是趙匡胤第四子,是睡覺睡過去的,當時二十三歲,981年,竟然睡死了。第三個死的是趙廷美,是趙光義的弟弟。被告發,有謀反企圖,做西京留守了,從開封去了洛陽。第二步是宰相趙普指使手下,告發了他不服,又被貶到房州在這兒憂思成疾,三十八歲時死了。趙匡胤的兒子、兄弟死了,第四個是趙光義的兒子趙元佐瘋了,拿刀亂捅人。宋太宗一即位,災禍接二連三地來了,死的死瘋的瘋。可能是趙元佐知道父親的內幕,所以瘋了。還有宋皇后,995年,宋皇后過世。她死後,不准大臣穿喪服,不允許按皇后的禮節來安葬,把她的遺體放在普濟寺一放了三年,不按皇后禮節,草草下葬。這在當時引起極大反響,當時著名的文人翰林學士王禹偁,說“後嘗母儀天下,當遵用舊禮,”結果是“坐誹謗”,罷為工部郎中,這是清算皇室,導致多人死亡。 《宋史》最後有經典的一段話:「故帝之功德,炳煥史牒,號稱賢君。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之貶死,武功王之自殺,宋後之不成喪,則後世不能無議論焉。

趙匡胤之死的種種疑點及趙光義的種種不尋常行為,其實都指向了趙光義這個最大的獲利者,從這些疑點分析趙匡胤之死極有可能就是趙光義安排好的一場蓄意謀殺。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