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
為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週年打造的革命史詩劇《紅星照耀中國》昨晚在湖南衛視收官,黃海冰繼《同心》《開天闢地》《東方戰場》等後,再度在影視劇中飾演偉人毛澤東。在做客京華茶館時,黃海冰坦言,願意在重要的歷史節點,演一些能留下來的作品,能演偉人是榮幸,為此他寧願放棄商業劇的高片酬。
談新作
再演毛主席不緊張
和之前的紅軍題材劇不同,《紅星照耀中國》從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視角出發,還原紅軍發展、壯大的歷史進程。 《紅星照耀中國》播出後引來很大反響,導演趙東陽認為,《紅星照耀中國》的特別之處也在於從埃德加·斯諾的角度來看毛主席和周總理,“更平易近人,更有親和力,這是對重大題材電視劇的突破。
黃海冰已不是第一次演毛澤東了,從2008年的電影《同心》開始,他先後在《開天闢地》《東方戰場》等多部影視劇作品裡擔綱這一角色。黃海冰坦言,第一次演毛主席的時候特別緊張,為此翻看了大量古月、唐國強等前輩的影視作品,觀看有關毛主席的書籍和影像資料,揣摩主席的神韻,「直到2011年演《開天闢地》,都還蠻緊張的,後來我又演過《毛澤東在上海1924》,直到這次演《紅星照耀中國》,緊張感就完全沒有了,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更加生活地把毛主席演好,呈現一個鮮活的人物在螢幕上。
談紅劇
部隊大院長大的情懷
願意多次出演毛主席,黃海冰坦言自己有紅色情結,“我生於上世紀70年代,從小在部隊長大,對毛主席有著特別的情懷,能演他,我覺得是特別榮幸的事。”黃海冰坦言,平常找他的劇本很多,他也會推掉很多戲,「半個月前還推了兩部古裝劇,跟以前演的很像,沒什麼意思。」但對重大歷史題材劇,黃海冰卻來者不拒,包括正在拍的電視劇版《建軍大業》裡,黃海冰繼續演出毛澤東。 「《紅星照耀中國》是為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週年,《建軍大業》明年播出時正趕上建軍90週年,能在這麼重要的歷史節點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我覺得特別有意義。
黃海冰坦言,找他的商業劇很多,接商業劇賺錢更多,但他寧願少賺錢,也希望能在自己喜歡的作品上留下影子。 「年老以後,回過頭來看,會覺得特別有意義。」黃海冰說,一次跟央視主持人經瑋在飛機上的聊天讓他感觸很深,「經瑋說特別羨慕你們做演員的,所演出的角色、影像,回頭看都是作品,都能留下來。 我也覺得人是需要有追求的,生活無憂的情況下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不要掉到錢坑里去。
談名利
一炮而紅後的淡然
雖然長著一副娃娃臉,但在演藝圈,黃海冰絕對算是「戲骨」等級的人物。 1994年,正在中央戲劇學院上大二的他出演了《書劍恩仇錄》的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該劇播出時萬人空巷,黃海冰一炮而紅。他形容當時收影迷的信到手軟,「寄到學校傳達室的信一捆一捆的,得找同學幫忙往班上拎」。
能得到那個角色,黃海冰說得感謝導演,「我什麼都不懂,無知者無畏,不知道什麼叫緊張,導演怎麼說我就怎麼做。後來我問過為什麼會讓我演陳家洛,就是因為形象,個子高,形象好,條件好,又是一張白紙,導演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不會有什麼顧忌。一個經驗很豐富的演員,是需要真刀實槍的。
《書劍恩仇錄》大火以後,黃海冰照常回學校唸書,逐漸淡出觀眾視線。 1998年的《日落紫禁城》、2001年的《武林外史》又兩度讓黃海冰爆紅。 「我就是這樣,一會兒起來,一會兒下去。我現在已經過了紅與不紅著急的那個年齡。」黃海冰說,在娛樂圈最好的心態是把眼前的、手上的工作做好,「紅與不紅,不是自己想的。
談跨界
當好主廚自導自演
演了22年戲,黃海冰對未來的想法很簡單,「希望有好角色,把戲演好,有一個幸福的生活,享受家庭的幸福」。
面對許多演員跨界當導演的風潮,黃海冰也有動心的時候:「也有人找我做導演,一方面太忙了,一個導演要把戲拍好,得從做劇本開始就要進入,一劇之本,你要和編劇有一個良好的溝通,不能瞎混。
對於當導演,黃海冰坦言,相對比較辛苦,要什麼都管,但對他來說並不是太難:「幾十年戲拍過來,導演和演員很多是相通的,服裝指導、燈光指導、攝影指導……每個方面都有專業的人員來幫你,導演更像廚師長,指揮各個廚師炒好自己最拿手的菜,最後呈現一桌豐盛的宴席。自己喜歡的角色,那樣會很過癮。
談真人秀
還是應該要高大一些
現在真人秀紅火,演員中少有人不受其誘惑,黃海冰算是還在「岸上」的一個。他坦言,找自己的節目也不少,但一直在猶豫:「一方面上節目他們要的時間太多了,我作為一部戲的男主角走5天,這戲就沒法拍了。另外,我覺得真人秀還是不要瞎搞、亂弄,不要搞得沒有檔次,不要搞得大家煩。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