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看完楚莊王一生的傳奇經歷。
公元前613年,楚莊王剛剛即位,楚國便陷入了一場內亂的漩渦。公子燮和公子儀趁令尹子孔和太師潘崇率軍攻討群舒留守郢都的時機興風作浪。他們在郢都大肆加修城牆,妄圖抗拒子孔潘崇統兵回攻都城,甚至膽大包天地派人謀殺子孔。雖未得逞但仍逃向商密,最終這兩個叛亂分子被廬大夫戢梨誅殺。這場驚心動魄的叛亂得以平定,為楚莊王后續的統治清除了內部的隱患。
公元前611年,對於楚國而言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年份。楚地遭遇飢荒,戎人趁機進攻楚國西南地區,庸人聯合群蠻背叛楚國,麇人率領百濮在選地集結,磨刀霍霍準備給楚國致命一擊。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楚莊王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氣。他命令關閉楚國北境重鎮申息的北門,以防備中原諸侯的趁火打劫。在蕪賈的建議下,楚莊王果斷出兵,先是巧妙地擊潰了百濮勢力,隨後派遣大軍討伐庸國。楚軍運用智謀佯裝敗逃成功麻痺了庸國人,使其放鬆了警惕不再設防。最終楚莊王聯合秦軍、巴軍一舉滅亡了唐國,不僅解除了西部的威脅,更為楚國北進中原鋪平了道路。
起初楚莊王即位之後,彷彿迷失在聲色犬馬之中,對朝政不聞不問,甚至下達了"敢進諫者死"的嚴令。然而伍舉以"三年不飛不鳴的鳥"為喻進諫,楚莊王卻豪言壯語地表示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緊接著蘇從又不顧生死進宮直諫,終於觸動了楚莊王。
從此楚莊王痛改前非,開始重用伍舉、蘇從等賢臣,大刀闊斧地誅殺了數百名奸佞之臣,重新贏得了人民的衷心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