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楚莊王「問鼎中原」 戰國時秦武王舉鼎絕臏

2024-11-18楚莊王

楚莊王

《羋月傳》劇照

春秋

電視劇《羋月傳》裡有位可笑的秦武王嬴盪,身為大王,不熱愛本職工作,卻熱衷舉重,具體說是舉鼎。鼎是古代的大鍋,一般三條腿,後來成為國家的禮器,被視為立國重器、政權象徵。秦武王舉的就是像徵周王朝的九鼎裡的雍鼎。秦武王和力士烏獲、任鄙、孟賁比賽舉鼎,孟賁舉高半尺,秦武王舉鼎半尺後乏力,大鼎墜落砸了右腳,武王因此一命嗚呼,此所謂舉鼎絕臏。別人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秦武王是舉鼎砸自己的腳。

秦武王舉鼎,史上有記載,《史記》、《戰國策》都講過這個故事。不過,古人不大講舉鼎,而是說扛鼎。扛這裡音讀“剛”,扛鼎聽著就十分霸道有力。那史書上都有哪些扛鼎的猛人呢?頭一位是楚霸王項羽。 《史記》上說:“(項)籍長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項羽力大無比,他的絕筆詩《垓下歌》就標榜自己“力拔山兮氣蓋世”,後人由此總結出一句成語:拔山扛鼎。項羽的老對手劉邦家業不差,也出了幾位能扛鼎的超級運動員。劉邦的小兒子劉長,《史記》上也說他“有材力,力能扛鼎”,大概因為他太猛了,死後諡號是淮南厲王。漢武帝之子廣陵王劉胥,《漢書》裡說他“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獸”。北齊的上黨剛肅王高渙也與前面三位有一拼,《北齊書》上說他“及長,力能扛鼎,材武絕倫”。東漢還有位大臣叫虞延,也是“力能扛鼎”。這幾位都跟秦武王一樣結局不好,項羽自刎,劉長餓死,劉胥自縊,虞延被迫自殺,高渙被殺。

這些都是正史上扛鼎的人物,那古典文學裡的扛鼎之人又如何呢?元雜劇裡有出《臨潼鬥寶》,戲裡講秦穆公想稱霸,邀十七國諸侯臨潼鬥寶,楚大夫伍子胥舉鼎示威,打破秦穆公的陰謀。鼎即使在古代也是稀罕物,想舉鼎或扛鼎非易事,所以小說家們以其他重物來代替鼎。像《水滸》裡的武松舉石墩,《隋唐演義》裡李元霸、秦瓊舉石獅子,熊闊海舉千斤頂閘,《說岳》里金兀術舉鐵龍,《明英烈》裡田再彪舉石獅子等等。

說完舉鼎、扛鼎,再說問鼎。比秦武王舉鼎早三百年,春秋五霸裡的楚莊王也來到周朝都城雒邑,楚莊王不懷好意地問周使王孫滿九鼎的大小重量,王孫滿大談九鼎的製作與傳承,以天下在德不在鼎,拒絕回答,楚莊王泱泱離去。這就是問鼎中原的來歷。

從問鼎中原到舉鼎絕臏,從春秋到戰國,歷史的車輪劃出了兩個成語,也劃過了兩顆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