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個人資料:郎朗1982年生於遼寧省瀋陽市,國際知名鋼琴家。
第一位受聘於世界頂尖的柏林愛樂樂團和美國五大交響樂團的中國鋼琴家,獲得古典音樂類多項權威獎項,包括德國古典迴聲大獎等。曾在多個世界矚目的海內外重要場合進行演出,包括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中國國慶60週年慶祝晚會、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開幕式、美國白宮、美國獨立日慶祝活動、英女王鑽禧慶典慶祝活動、法國國慶慶典等。
2013年10月28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為中國鋼琴家郎朗佩戴上象徵和平使者的胸針,並任命郎朗為關注全球教育的聯合國和平使者。郎朗成為聯合國第12位和平使者,這是史上最年輕的和平大使,也是第一位中國人成為和平大使。
1987年,在獲得瀋陽鋼琴比賽第一名後,舉行了生平第一場個人獨奏音樂會。
1996年9月,受邀參加中國交響樂團成立的首場演出並擔任鋼琴獨奏,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以貴賓身分出席。
1999年8月14日,接到指揮大師埃森巴赫的緊急召喚,替補因病退出的安德烈·瓦茨出席拉維尼亞音樂節世紀慶典明星音樂會,和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成功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一舉成名。這也是郎朗在美國歷史最悠久的拉維尼亞音樂節的首演。
2000年8月,首演美國坦格伍德音樂節,在小澤徵爾廳舉行獨奏音樂會。
2001年,作為獨奏家隨費城交響樂團和指揮家沃爾夫岡·薩瓦利甚在人民大會堂進行100週年百年慶典巡迴演出。
2001年4月,首演紐約卡內基音樂大廳,與特米爾卡諾夫指揮的巴爾蒂摩交響樂團合作演奏了《格里格協奏曲》。
2001年8月,首演倫敦BBC逍遙音樂節,與特米爾卡諾夫大師指揮的聖彼得堡愛樂樂團演奏了《拉赫曼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
2003年7月22日,參加瑞士韋爾比亞音樂節的10週年慶典活動,與阿格里奇、普雷特涅夫、基辛、伊曼紐爾·艾克斯、安奈斯、尼可拉斯安傑利希、史蒂芬沙亞等共8位老中青三代鋼琴家組成豪華陣容同台演出。
2003年11月7日,在卡內基音樂廳鋼琴獨奏會首演。
2004年6月27日,在德國柏林夏季森林音樂會首次登場,和指揮西蒙·拉特爵士合作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現場觀眾超過2萬人,並被全球轉播。郎朗是第一位跟柏林愛樂樂團合作的中國鋼琴家。
2004年,為拉維尼亞音樂節100週年慶典演出。
2005年6月8日,首演奧地利美泉宮之夜夏季音樂會,與維也納愛樂樂團、指揮大師祖賓‧梅塔合作《柴科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現場近10萬名觀眾,全世界有6億電視觀眾。郎朗是第一位跟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的中國鋼琴家。
2005年6月15日,首演維也納金色大廳,與祖賓‧梅塔指揮的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柴科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2005年8月14日,首演薩爾茲堡音樂節。
2005年10月9日,應美國總統喬治布希邀請到白宮舉行個人專場獨奏會,成為第一位到白宮演出的中國鋼琴家。
2005年11月11日,德國總統府用專機把接到德國夏洛滕堡王宮,為前去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總統府舉行鋼琴專場演奏會。
2006年6月6日,受邀在慕尼黑舉行的德國世界盃足球賽開幕音樂會上演奏,全世界共有30億電視觀眾觀看了電視現場直播。
2006年8月20日,受邀出席正值莫札特誕辰250週年的薩爾茲堡音樂會,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和指揮大師皮埃爾·布列茲合作演繹莫札特的兩部經典作品。
2007年6月30日,受邀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週年」大型文藝晚會上演奏《黃河鋼琴協奏曲》。
2007年7月,受查爾斯王子之邀首演王子為紀念已故祖母訂製的《女王鋼琴協奏曲》。
2007年12月8日,受邀在挪威諾貝爾頒獎典禮上演奏《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和中國作品《彩雲追月》。
2008年2月11日,在第50屆葛萊美頒獎典禮上進行了長達6分鐘的表演,這是古典鋼琴家首次登上葛萊美的舞台,也是繼1988年帕瓦羅蒂在葛萊美頒獎典禮中放歌技驚全場的20年之後葛萊美舞台上再次出現古典音樂家。
2008年5月9日,應俄羅斯政府邀請在莫斯科的俄羅斯國家大劇院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勝利61週年慶典暨俄羅斯總統換屆慶典演出,俄羅斯政府首腦前總統普丁、新任總統德米特裡-梅德韋傑夫以及莫斯科市長等政要都觀賞了演出。
2008年6月30日,受邀為2008年歐洲盃足球賽助興,在決賽場地奧地利維也納大球場,與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蕭邦第一鋼琴協奏曲》。
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奧運開幕式上,於鳥巢現場中央獨奏了長達8分鐘的鋼琴曲《燦爛星空》,全球共有50億觀眾觀看了現場直播。
2009年2月3日,為紀念德國作曲家、指揮家兼鋼琴演奏家門德爾松誕辰200週年,郎朗(26歲)與意大利指揮大師里卡多·夏伊指揮的德國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合作,在萊比錫演奏《孟德爾頌g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200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聯歡晚會」演奏《今天是你的生日》,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現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均出席晚會。
2009年12月10日,再次出席諾貝爾頒獎典禮,在挪威為美國總統歐巴馬親領諾貝爾和平獎擔任表演嘉賓,壓軸演奏蕭邦的《離別》和李斯特的《愛之夢》。
2009年12月31日,接受邀請首次擔任柏林愛樂樂團在柏林愛樂大廳舉辦的新年音樂會的獨奏家。
2010年1月7日,接受波蘭政府的邀請,在華沙舉行的紀念偉大的音樂家肖邦誕辰200週年的“肖邦年”開幕音樂會上擔任唯一的鋼琴獨奏家,與華沙愛樂樂團演奏了《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和蕭邦的《平靜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OP.22返場演奏了蕭邦的《天鵝》練習曲。同時,波蘭政府邀請郎朗參與波蘭國家投資的蕭邦宣傳電影《夢幻飛琴》的拍攝。
2010年4月30日,在上海世博開幕典禮上演奏《新上海協奏曲》、《長江之歌》。
2010年6月2日,再次受邀在白宮為美國總統歐巴馬演出,為獲得格甚溫獎的前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演奏鋼琴曲《慶典》。
2010年11月12日,在廣州亞運開幕式上演奏《時光》。
2011年1月19日,第三次受邀前往白宮,在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辦的國宴中進行演奏。
2011年9月8日,受邀擔任舊金山交響樂團100週年慶典音樂會的獨奏家。
2011年9月10日,受邀參加倫敦BBC逍遙音樂節最重要的一場演出-壓軸音樂會(Last Night of Proms),和BBC交響樂團及指揮家愛德華·加德納合作演奏了《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和蕭邦的《平靜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OP.22,郎朗也成為第一位在逍遙音樂節壓軸音樂會上擔任獨奏的亞洲音樂家。
2011年10月22日,在弗朗茲·李斯特誕辰200週年這天,舉行了一場「弗朗茲·李斯特誕辰200週年郎朗現場音樂會」。這場音樂會透過北美最大的影院傳播網——NCM的「數位傳播網」——向美國近270家電影院進行高清現場直播,並隨後在歐洲和亞洲150多家指定電影院轉播,郎朗成為走進美國電影院線的第一位鋼琴家。
2012年的龍年春節當天,攜手餘隆執棒紐約愛樂樂團在紐約林肯藝術中心舉辦了樂團有史以來的第一個中國新春音樂會,美國公共電視台PBS當天全球直播。
2012年3月20到23日,作為倫敦皇家阿爾伯特大廳140週年的特別巨獻,郎朗(29歲)推出貝多芬系列音樂會。
2012年3月28日,領銜維也納金色大廳200週年音樂季慶典演出,同時受邀為奧地利皇家音樂之友協會(也即維也納金色大廳所有者)出版的金色大廳200週年音樂季雜誌擔當封面人物。
2012年6月5日,受邀在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登基60週年鑽禧慶典音樂會上獻藝,演奏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6號》以及格甚溫的《藍色狂想曲》。
2013年2月22、24日,參加維也納音樂廳100週年音樂季,受邀舉行兩場音樂會。
2013年4月10日,受邀參加皇家阿姆斯特丹管弦樂團(RCO)及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的125週年慶典音樂會,前荷蘭女王現荷蘭國王均出席音樂會並在會後會見出演音樂家。
2013年7月5日,應摩納哥親王阿伯特二世與查倫妮王妃之邀出席蒙特考羅SBM150週年音樂會。
2013年7月14日,接受法國總統歐蘭德的親自邀請,身為法國國慶古典音樂會唯一鋼琴演奏家,攜手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在戰神廣場上艾菲爾鐵塔下為參加慶典的80萬民眾帶來法國著名作曲家拉威爾的經典作品《G大調鋼琴協奏曲》第三章。
2013年12月29、30、31日,再次攜手柏林愛樂樂團及指揮大師西蒙·拉特爵士聯袂奉獻3場新年音樂會。
2014年1月26日,與重金屬傳奇「Metallica」在第56屆葛萊美頒獎盛典上聯想為全球樂迷奉獻了樂團的經典歌曲「One」並獨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片段紀念2013年去世的鋼琴家范克萊本。
2014年5月29日,再次在著名的奧地利美泉宮之夜夏季音樂會登場,為慶祝理查·史特勞斯誕辰150週年,與埃森巴赫指揮的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施特勞斯的《D小調諧謔曲》 。
2014年7月11日,受邀與多明哥、巴西交響樂團等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音樂會為世界盃決賽助興,演奏《拉赫曼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和世界盃官方音樂合輯《ONE LOVE, ONE RHYTHM》中郎朗參與的歌曲《Tico Tico》。
2014年9月19日,受邀與鳥叔(Psy)合作,在第17屆仁川亞運會開幕上進行壓軸表演。
2015年2月8日,與美國著名流行歌手的法瑞爾威廉斯(Pharrell Williams)在第57屆葛萊美頒獎盛典上合作熱門歌曲《Happy》。
2003年受邀參加倫敦BBC逍遙音樂季開幕音樂會,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2008年在倫敦BBC逍遙音樂節上罕有的舉行了個人獨奏音樂會。
2003年首次亮相德國魯爾鋼琴節。
2005年開始連續5年在薩爾茲堡音樂節亮相。
2008、2009、2011及2013年重返美國拉維尼亞音樂節演出。郎朗也多次亮相美國坦格伍德音樂節,分別與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演繹了《孟德爾頌第一鋼琴協奏曲》(2003)和《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2013)。在北京國際音樂節十週年(2007)上,一個月內與五家不同的交響樂團合作十首不同流派的經典鋼琴協奏曲 。為比利時Klara音樂節10週年(2014)開幕 。也為眾多世界一流樂團(包括柏林愛樂樂團,紐約愛樂樂團等)的樂季進行開幕或閉幕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