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文皇后畫像
歷史上的布木布泰,她不會說漢語,所謂「大玉兒」只是電視劇中的名字。歷史上「大玉兒」的真名叫做布木布泰,在滿語裡意味著天降貴人。
布木布泰和多爾袞在當時的情況下,交集並不多。
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博爾濟吉特氏,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她的父親是宰桑布和,母親是和碩賢妃,她的姐姐是“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布木布泰的哥哥是烏克善,姑姑是哲哲。
布木布泰的姑姑哲哲在1614年作為政治婚姻嫁給了皇太極,哲哲嫁給皇太極的時候。王府裡還有兩個人物,一個是元妃鈕鈷祿氏,一個是為皇太極生下長子豪格的繼妃烏拉那拉氏。
隨著哲哲的到來,皇太極的府中發生了微妙變化,1611年,元妃鈕祜祿氏被皇太極休棄,繼妃烏拉那拉氏也不見了踪影。
天命十年,哲哲的姪女布木布泰,從科爾沁遠嫁盛京,成為了僅次於哲哲的側福晉,這個時候布木布泰的地位還是非常高的。
而且,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年僅12歲,那時候的孩子放到現在恐怕還是未成年兒童,而布木布泰卻要在十二歲的時候肩負起家族聯姻的重任。
在嫁給皇太極的幾年裡,布木布泰先後生了三個女兒,表明這個時候布木布泰還是非常受寵,但是,隨著清王朝和博爾濟吉特氏的聯姻越發緊密,一個又一個博爾濟吉特氏后妃走進了盛京。
1632年到1635年,海蘭珠、娜木鐘先後入宮,海蘭珠是布木布泰的姐姐,娜木鐘是林丹汗的遺孀,這兩位都是皇太極需要迎娶和拉攏的對象,尤其是娜木鐘,她是林丹汗的遺孀,而清王朝能不能入住中原就全靠林丹汗族人的態度了。
雖然,林丹汗在活著的時候和清朝交惡,但,他在崇禎七年病逝後,族人紛紛投靠清朝,這是林丹汗怎麼也不會想到的,做決定的正是他枕邊人。
嫁給皇太極以後,娜木鐘成為西宮福晉,海蘭珠為東宮福晉,哲哲為中宮福晉,到是布木布泰,第二個嫁給皇太極,為皇太極生下了四個孩子,還徹底失寵了。
崇德元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並立五宮,布木布泰為永福宮莊妃,隨著布木布泰在崇德三年生下福臨以後,她的地位一直沒有改變,一直到順治八年,順治帝福臨親政,莊妃被尊為皇太后。
孝莊文皇后「下嫁」是惡意造謠
在《清朝野史大觀》和《建夷宮詞》上說孝莊文皇后和多爾袞有一腿,還有詩附和,說孝莊文皇后和攝政王多爾袞在順治十年大,造謠者怎麼會想到,他口中的多爾袞在順治七年已經因病去世,也就是說一個已經去世的人被人為複活,還在順治十年和太后大婚入了洞房?
這是讓多爾袞又多活了幾年吧?
如果要追溯謠言,要回到南明和大清對峙的時候,造謠多爾袞和布木布泰有一腿的謠言,正是這個時候出現的,詆毀者是南明愛國人士張煌言,他是南明的大臣,南明覆滅後,張煌言被俘虜押到北京斬首示眾。
張煌言死後,他的謠言一直被代代流傳,傳到了現代。
多爾袞稱「叔父攝政王」和「皇父攝政王」是因為順治?
多爾袞稱叔父攝政王是在順治元年,這個時候的順治帝還是一個小娃娃。根本不懂什麼是國家大事,叔父攝政王應該是多爾袞自封的,為了體面把濟爾哈朗一同封為了叔父攝政王,此後還把濟爾哈郎趕出了權力中心。
多爾袞當攝政王期間做了一件僭越之事,把自己的母親阿巴亥追封為皇后,阿巴亥當初因為受寵被皇太極針對,逼迫殉葬,多爾袞這麼做是有公報私仇的嫌疑。
在順治八年,多爾袞死後濟爾哈郎帶頭揭發了多爾袞的罪狀。
而且,多爾袞攝政期間,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還不是皇太后,除此以外,多爾袞還把母子倆人分離,住在燕京的順治由乳母照顧,多爾袞如果真和孝莊有一腿也不會這麼做。
其次,多爾袞府中有五個蒙古族福晉,這些福晉無一人給多爾袞生了兒子,她們都生不出來兒子,孝莊文皇后就能和他生出兒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