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國清風|從墨子的思想感悟廉潔之重

2024-12-30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戰國初期滕國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子思想蘊含豐富的政治思想、倫理思想、哲學思想、邏輯思想、科技思想、軍事思想和教育思想。

墨子

墨子的許多思想主張是與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密切相關,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節用思想。

墨子為了“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代表“農與工肆之人”,提出了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等為支點的“救世濟民”主張。

墨子說:「去無用之費,聖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意思是說去掉沒有必要的費用,才能讓百姓獲得最大利益。

墨子的「節用」思想以「利民」為出發點,認為只要超出了實際需要的消費,就是浪費。如果浪費無度,物質生產又不增加,財富將會被消耗殆盡,甚至危害國家。

為了有效限制鋪張浪費行為,墨子提出了一系列“節用之法”,細化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節用標準”。黨中央關於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要求,與墨子的節用思想是相沿承的,也是當今廉潔文化建設所倡導的。

二、規矩思想。

墨子認為天底下從事各種工作的人,都要遵守規矩。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更加深刻認識到“規矩”的重要性,更要把“規矩”二字牢記心中。

只有懂規矩、講規矩、守規矩,心有畏、言有所戒、行已止,才能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講「規矩」不僅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更是一種修養、一種情操。做人做事,每一樣都離不開規矩的約束,有規矩方有秩序。

三、修身思想。

墨子和孔子一樣,把「君子」當作修身的目標,把「聖人」當作修身的最高境界。

君子之道也: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這是《墨子修身》一篇君子凡四見,句句說的都是君子的事兒。

何為君子?墨子有個明確的標準:貧窮時表現出廉潔,富足時表現出恩義,對生者表示慈愛,對死者表示哀痛。此“四行者不可虛假”,才是真君子。

實際上,墨子提出的君子之道,除了自我修養,還包含一種自律,他強調,修身鬚髮自內心,不可虛假,只有身體力行、言行合一地踏實修為,才能名揚天下。

四、交友思想。

交友之道是墨子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主張交友要慎為先、善為要、德為本。其友皆好仁義,淳謹畏令,則家日益,身日安,名日榮,處官得其理矣。其友皆好矜奮,創作比周,則家日損,身日危,名日辱,處官失其理矣。

在墨子看來,朋友要交,但必須慎重: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都崇尚仁義,淳厚謹慎,恪守法紀,那麼他的家道就會因此越來越興旺,個人也會越來越順,名聲越來越好,居官理政就會合於正道;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若都狂妄自大,結黨營私,胡作非為,那麼他的家道就會因此日漸敗落,個人也會慢慢走向危險,名聲越來越差,居官理政就會偏離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