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李宗盛,抑或與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處境,聽著那一首首譜寫著心靈深處的聲音,總會有一種莫名的哀傷和最大的認同伴隨著你,這是音樂的魅力,也是李宗盛的魅力。
李宗盛,1958年7月19日出生於中國台灣省台北市,中國台灣男歌手、詞曲創作者、音樂製作人、制琴師。
1976年,正是那熱血昂揚的年紀,明新工專的兩位學生張炳輝(綽號煎餅)與江學世(綽號江呆),在參加第一屆金韻獎校園巡迴演唱會時,兩人各持一把吉他,在台上唱了兩首創作歌曲,不但受到全場矚目的掌聲,也因為這次成功的活動造勢,掀起了校園民歌運動的熱潮。而在當時,一位男同學走到後台,半慕名半討教的自我介紹,他說,他會玩音樂,他叫李宗盛(人稱小李)。於是因緣際會三人湊在一塊兒,與後來陸續吸收的三人成立了木吉他樂團,只因為他們都熱愛音樂,這在當時的台灣是唯一的鄉村樂團。
木吉他樂團
1978年,樂團在金韻獎大賽中脫穎而出,廣受青年歌迷們的喜愛,成為當時校園民謠中的典型代表。
1980年,他們在《金韻獎紀念專輯》中推出的單曲《散場電影》在樂壇上廣受好評,在新格唱片推出的首張專輯《木吉它重唱專輯》,作品清純、質樸的曲風,代表了校園民謠的最高水平,在當時無疑成為為數不多的最受歡迎的民謠作品之一。但不久之後,他們便因入伍服役而宣告散夥。隨後李宗盛以「木吉他合唱團」的成員加入寶麗金唱片公司,出品《木吉他作品全集》。
1982年,正式進入唱片界,幾十年來,李宗盛先後為十多位歌手製作多部專輯,成為炙手可熱的金牌製作人。
不知你是否聽過,那首將撕心裂肺表現地如此恬靜的“給自己的歌”,那首充滿人生經歷的“山丘”,以及為了紀念父親而創作的“新寫的舊歌” ,彷彿是敘說,又像是旁白,平淡,真切。
2011年歌曲《給自己的歌》獲得第22屆台灣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獎、最佳作曲人獎、最佳作詞人獎。
2014年單曲《山》獲得第25屆台灣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2019年單曲《新寫的舊歌》獲得第30屆台灣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鳳凰網曾評論李宗盛用最簡單的詞彙、句子和最平實的譜曲來表現深刻的道理,可以說他的創作更接近藝術的本質。看似平凡的歌詞中往往蘊含著高度濃縮的哲學智慧和人生感悟。
如同他簡練樸實、平易近人曲風一樣,舞台上的李宗盛一襲白襯衫,永遠的牛仔褲,在舞台上的細膩婉轉,撫慰了多少為愛成疾的內心。
正如大多數人所說的,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他的歌總能在某個時刻,巧妙的擊中你心裡最柔弱的部分,有共鳴,更有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