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最熟悉的陌生人——林夕個人資料

2024-03-30林夕

或者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會有一首屬於自己的粵語歌;或者你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但你肯定聽過他寫的歌;或者你沒曾了解過這個人,但你肯定能從歌詞中體會到他的「喜怒哀樂」;或者你不知道他總共寫過多少首歌,但你最喜愛的華語歌裡面一定有一首是他的作品;或者你只知道他叫“林夕”,但你肯定不知道他的本名只是樸實無華的「梁偉文」。

對「林夕」這個名字開始感興趣的應該是我偶然間在電視上看到一部叫做《賤精先生》的電影,電影主題曲《明年今日》是陳奕迅主唱,而填詞一角赫赫寫著「林夕」兩個字,於是這兩個字便從那一天開始伴隨著我一直在文字世界中暢泳。

80年代,是粵語流行曲大行其道的年代,其中不乏有許冠傑、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等等一大堆歌星,營造出粵語流行曲百花齊放的景象。同時,一大堆優秀填詞人也隨之湧現出來,形成百花齊放的格局:「風流才子」黃沾、「盧大俠」盧國沾、「詞匠」鄭國江、「鬼才」林振強等等,而當時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並稱「兩林一黃」的林振強、林敏駿、黃沾,他們為當時的香港樂壇寫出一大批直到今時今日被奉為經典的佳作。

進入90年代,「譚張爭霸」告一段落,「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橫空出世,改變了整個香港樂壇的局面。而80年代的老一輩填詞人開始覺得要讓後輩上位,於是都選擇減產,此時的香港樂壇正處於空窗期,急需要一位符合當下潮流的填詞人來穩定軍心,於是一個叫林夕的填詞人“臨危受命”,而他們都沒有想到,林夕這個人在日後不但扛起了發揚粵語流行曲的責任,更是影響了整個華語樂壇。

林夕1961年12月7日出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根據林夕本人回憶,他很小的時候便懂得何為社會殘酷,而他有一位患有「躁狂症」的父親,所以林夕多次提到他的童年生活時都是說自己的童年過得不快樂。或許正是因為在這種環境中長大,才成就了一個作品非常多元化的林夕。

林夕的偶像是林振強,又因為偶然間看到簡體版《紅樓夢》,覺得林下有夕陽已經很美,於是便將自己的筆名改成“林夕”,久而久之,所有人都相信了林夕這個名字,便無人再提起他原名「梁偉文」三個字。 1985年,林夕第一首公開發表作品《曾經》獲得了當年香港電台非情歌類創作比賽冠軍,從此正式投身到填詞人這個行業。

在香港回歸之前,有很多人都處於一種對回歸之後未知之數惶恐不安的情緒,於是刮起了一股“移民風”,此時此刻的香港樂壇決定不再局限於香港市場,勇敢開拓華語市場,平分香港樂壇的「四大天王」都有當時膾炙人口的國歌歌,例如《吻別》、《忘情水》、《對你愛不完》、《今夜你會不會來》等等。而身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林夕由於加入了由羅大佑一手創辦的音樂工廠,也開始接觸國語並開始嘗試填寫國語歌詞。或許對文字的天賦是與生俱來,林夕很快就寫出了一大批國語流行曲,並且都獲得外界一致好評,自此之後,林夕便遊走於粵語歌與國語歌之間,在華語樂壇的史冊中寫下濃厚的一筆。

林夕和很多人都有過“關係”,準確地說,是林夕與很多人都有過合作,而其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王菲、張國榮、楊千嬅、陳奕迅這四個人。對於王菲,林夕曾經在公開場合笑說是他“有名無分的夫妻”,林夕很驕傲地說他的人生中最光榮的就是為王菲這位好拍檔寫歌詞;對於張國榮,林夕稱他為“靈魂伴侶”,張國榮也說林夕是最懂他的人,對他百分百的信任;對於楊千嬅,林夕說自從聽過她唱的《再見二丁目》之後,就決定把最好的都留給楊千嬅,林夕說楊千嬅是他「心頭的一塊肉」;對於陳奕迅,可以說是林夕成就瞭如今的陳奕迅,從當初林夕監製他的第一張專輯開始,林夕便認定陳奕迅定能成為他日的天王巨星,結果也如他所願。

在外人認為,林夕的成名之路理所當然,他遇到的合作的都是天王天后,一路上風雨無阻,但是事實又是不是如此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這位在外人看來風光無限的林夕背後一段患病時期的故事:從2000年開始,林夕患上了“焦慮症”,據林夕自己回憶道“這個病折磨了我四、五年,生病初期,我整晚失眠,肌肉緊繃,好像整天都有一隻無形的手扣著我的喉嚨,每天起床肩膀就特別的痛,無法放鬆,見到電腦就害怕,不想寫歌詞,就想逃避,於是看了很多很爛的電影來打發時間,重複十幾次,我曾經愛歌詞如命,如今歌詞卻要了我的命……」這段回憶錄在林夕康復後親自講述,令人最意想不到的是,在林夕病得最嚴重的時候,反而是他交出作品最多的時候。林夕和「焦慮症」搏鬥了五年,最嚴重的時候,他連聽電話都會手抖,而且徹夜難眠,每天要靠十粒半安眠藥才能勉強入睡,林夕說吃安眠藥最大的後遺症就是記憶會衰退,但是不吃安眠藥又全身骨痛。於是在那段時間,他一邊寫字一邊強忍痛苦,後來連痛苦都習慣了。所以只要你細心留意一下,就會發覺那段期間林夕寫的歌詞都很有“病態味”,因為歌詞當中每一個字都是在病當中完成的,而最能代表林夕個人經歷的歌詞就是他寫給楊千嬅的《假如讓我說下去》。

林夕曾說過歌詞並非一首歌的靈魂,對他來說歌詞是一種將歌曲靈魂實體化的表達方式。對於歌詞的喜愛,林夕說曾經他將「歌詞」放在生命的第一位,而「健康」只是第二位,由此可見歌詞就是林夕的生命。在經歷了焦慮症之後,林夕開始覺得「健康」始終都是第一位,因為沒有健康的體魄又如何寫出好的歌詞呢?

自從1998年幫王菲寫完整張《只愛陌生人》專輯之後,林夕便覺他寫的歌詞與佛理很相近,於是便開始信佛,之後林夕常說只要他一寫有關佛理的歌,就如有佛助,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他寫給劉德華的《觀世音》。

時至今日,林夕記錄在冊的作品多達4000首,從1985年開始,林夕為這個華語樂壇默默工作了38年,他的作品橫跨了一個世紀,四個時代,影響了一輩子又一輩人,以一人之力扛起了華語樂壇半壁江山。在2009年第33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上,林夕獲得了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再次證明林夕在樂壇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