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功勳》第二單元「無名英雄於敏」中的陸傑沒有原型,對於這種說法,我並不認同。
在那樣的特殊時代背景下,無數的科研人員放棄了原本優渥的生活,來到與世隔絕的地方,一輩子隱姓埋名,只為打造國之重器,護佑中華民族。
陸傑,只是千千萬萬無名英雄中的一位。所有隱姓埋名的科研人員,都算是陸傑的原型。
說實話,除了看他們的研究過程之外,我特喜歡看陸傑跟於敏之間的互動。
同樣是科學家,陸傑是留學歸來的高材生,於敏是土生土長的物理天才,因為接受教育的不同,自然就有了各種各樣的衝突。
故事開始的時候,當於敏想要指出美國雜誌上的數據有誤的時候,陸傑更是很是不滿,可是當於敏通過計算證明了自己的觀點之後,他們馬上就變成了真正的戰友。
最好玩的是於敏因為胃不好,吃飯的時候總是會帶走一些蘿蔔條,陸傑很是看不慣,可是後來知道了真實情況後,他給於敏的抽屜裡塞滿了吃食。
作為各自領域的頂尖人物,雖然各有各的傲氣,但是他們之間的爭論,一直都是君子之爭,他們在乎的,從來不是自己的輸贏,而是真理不被發現。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身為科學家的陸傑,也有過愛他也被他愛的女子。
身為戰友,於敏完成國家交付的重任,玉芹撐起他們的小家庭,雖然過得很苦,卻也有著別樣的浪漫。
只可惜陸傑卻沒有這樣的幸運,他跟姚蘭,終究還是擦肩而過了。
電視劇《功勳》截圖
多年前,姚蘭出國留學的時候,認識了陸傑。
那時候是姚蘭第一次出國,語言總是不過關,導師就讓陸傑給她補課,也許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姚蘭就對陸傑了有了朦朧的情愫。
直到多年之後,姚蘭依舊記得陸傑跟她說的第一句話。
那時候的陸傑,不只是學霸,也是個浪漫的詩人,看在姚蘭的心裡,不只崇拜,還有發自真心的愛慕。
也許真的是命中註定,陸傑他們到上海借用計算研究所,負責接待他們的人正好是姚蘭。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認知,是因為此時的陸傑的身份本來就是秘密,在接待他們之前,沒有人會想到他們會出現。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相遇,換做我們大多數人,都會珍惜這難得的緣分,跟姚蘭開始一段感情。
可是,事情到了陸傑這裡,卻完全變成了另外的樣子。
那天,姚蘭約陸傑去看電影,可是陸傑很忙沒時間,於是就約他一起散步,姚蘭的言語之間滿滿都是愛慕和崇拜,可是陸傑卻藉口說自己太累了想要休息。
不過這也不難理解,曾經的陸傑是詩人,可是現在的他,滿腦子都是氫彈模型,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就算面對姚蘭,他再也找不回當初的那份心動。
「詩、音樂、繪畫,這些藝術的東西呢,都是需要閒暇的,可能要等到我頭髮白了再說了。」可是現在的姚蘭,每天還在堅持讀詩,還是當初那個浪漫的姑娘,兩個人早已不在同一個頻道了。
電視劇《功勳》截圖
理論研究總是忙,看得出來,在上海那段日子,陸傑跟姚蘭獨處的機會不多。
直到理論研究成功之後,陸傑去給姚蘭裝了燈泡,喝了姚蘭給他準備的咖啡(套用彈幕裡的一句話,我甚至小人之心地猜度,燈泡是姚蘭可以弄壞的,就是找個跟陸傑見面的藉口)。
在先前的故事裡,我一直對陸傑的杯子很好奇,其他人都拿著大茶缸子,唯獨他不是,看到姚蘭給他沖咖啡的杯子我才明白過來,這是他在留學的時候養成的習慣。
就算時隔多年,我依然記得你的喜好,蠢笨如我也看出來了,在姚蘭的心裡,滿滿的都是陸傑,從來都不曾褪色。
許是知道陸傑將要離開上海了,姚蘭主動邀請陸傑一起跳舞,想要就此表白心意。
面對姚蘭張開的雙臂,陸傑卻拒絕了,說家裡已經給他定親了。
後來,陸傑在戈壁灘上患病倒下的時候,我才知道,其實他也喜歡姚蘭,所以在離開上海之前,他還專門去找過姚蘭,可是那時候姚蘭已經搬家了。
思來想去,陸傑之所以這麼做,要嘛就是早就知道了自己身體有問題,要嘛就是對目前的項目沒有絕對把握,不願意耽擱姚蘭,所以才拼命壓制自己的感情。
可是,臨走之前,他還是忍不住去找了姚蘭,為的就是好好告別,卻不想連告別的機會都沒有。
就像彈幕裡所說,一句“再見”,在那個年代裡,很可能就是永別。畢竟,隱姓埋名的陸傑們,一旦離開了,誰都不知道在哪裡才能找到他們。
電視劇《功勳》截圖
陸傑是親手推開了喜歡自己的人,原瑾泓卻沒有這樣的幸運。
作為理論組的年輕天才,自打加入研究組以來,他的貢獻有目共睹,可是因為他在科研上投入了太多,自然就忽略了自己的家人。
理論研究成功之後,他興沖沖地回家去探望妻子,但妻子卻跟他提出了離婚,說這個家不需要他。
我們心疼原瑾泓,可是這些似乎也不能全怪他的妻子,結婚一年時間,他在家裡待的時間,也許都不夠一個月,換做任何女人,估計都沒辦法接受這樣的丈夫。
畢竟,並不是這世間的每個女子,都能像孫玉芹那樣偉大。
研究理論的原瑾泓是這樣,在戈壁灘的範師傅也是。
因為整整三年沒有回家,他的對象覺得他靠不住,就跟著別人跑了,因為這件事,他才會走神,在製造氫彈外殼的時候,在上面弄出了一條口子。
幸好口子不大,並沒有出大問題,不然的話,範師傅不僅會受到懲罰,還可能一輩子都沒辦法心安。
對比原瑾泓的妻子和範師傅的對象,孫玉芹和陳嫂這些家屬們才顯得更加偉大,正是這些無名英雄背後的女人,數月,幾年,甚至數十年如一日的支持,英雄們沒有了後顧之憂,才得以在崗位上做出更大的貢獻。
那枚軍功章,有英雄的一半,也有她們的一半。
男人們撐起了國家,她們撐起了家庭,這樣的夫妻同心,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偉大的不只是英雄,還有英雄背後的家人。
電視劇《功勳》截圖
「七尺之軀,已許國,再難許卿」,多年之前,曾經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話,是蔡鍔將軍離京返滇前,訣別小鳳仙的時候說的。
意思是:此生為國效力,為了國家利益,只能放下兒女私情。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有著忠孝難兩全的說法,其實這裡的「孝」並非只指孝順,而是個人的小情小愛,包括親情友情愛情,涵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些偉大的人物,在故事起點的時候,他們和我們是血肉之軀,一樣有著凡人的喜怒哀樂,可是當他們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綁在一起之後,他們就不得不失去那份最簡單的幸福。
因為他們知道,他們選擇了高尚,選擇了吃苦,別人卻沒有那個義務。
在《列夫·托爾斯泰》一文中,茨威格這樣寫道:作為一個始終具有善於觀察並能看透事物本質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其實,何止是托爾斯泰,古往今來,偉大的人物往往如此,他們付出了常人無法付出的辛勞,得到了常人無法得到的榮光,但是他們的生命了,卻還是缺少了一些東西,那就是屬於普通人的幸福。
七呎之身已許國,怎能自私負佳人。
對你來說,你是精忠報國以身許國,但是在對方眼裡,卻成了「你是英雄好漢需要抱負,卻欠了他一份幸福」。
也許,在對方的心裡,你的為國為民,也會被他們當成自私自利也說不定。
電視劇《功勳》截圖
(原創不易,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