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都做了什麼,讓國家都忍不住出手了,四大罪行讓人憤怒
關於趙薇的事情,眾說紛紜,但在事情沒有水落石出之前,我們也不好去猜測。不得不說,趙薇自從出道以來,出演過不少經典的電影,還擔任導演。從專業的角度來看,趙薇在華語演藝圈中,無論是演技、導演或個人天賦,都是數一數二的。
想當年,《還珠格格》一出,趙薇這個「小燕子」就火了,一炮而紅。她成為那個時代狂熱的男孩和女孩們的偶像。老人喜歡,中年人喜歡,少男少女喜歡,連小孩都喜歡。她的一顰一笑,總是會有很多人模仿,在所有人眼中,她就是一個三觀正確,充滿正能量的明星。時過境遷,可如今她卻蛻變成了一個崇洋媚外、親日辱華被人唾棄的一個劣跡藝人。
2001年年底發生的「潑fen門」事件。
那時趙薇正在電視節目上表演,正當趙薇要唱歌的時候,一個身穿黑色西裝的青年突然跑到台上,把一瓶不知名的液體潑到趙薇身上。
後來,黑衣人被制服之後,他老實地說,他把這些東西潑到趙薇身上,都是為了趙薇在雜誌上的穿著。隨著趙薇的名氣越來越大,這件事也被「淡忘」了,但是我相信,這將是趙薇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一種恥辱。
張哲瀚,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趙薇旗下的藝人,因為各種原因都被封鎖了。張哲瀚參拜鬼社,與黛薇夫人合照等行為,形成了一種不健康的價值觀和影響力。在這件事曝光的同時,趙薇也被揭露了2001年的軍旗服事件,不過當時的影響力並不是很大,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
在輿論還沒徹底消退之前,某個被她捧在手心裡的男明星,專門去日本的鬼社拍了一張照片,炫耀了一番,完全把國人的感情拋之腦後。沒多久,這個囂張跋扈的明星也被封鎖了。外界普遍認為,旗下藝人出現這樣的事,與趙薇的某些做法和行事風格一脈相承,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
趙薇的「致青春」作品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由於「一醜遮百俊」的傳統觀念,並沒有讓趙薇有機會全面複盤。
趙薇還有「女版巴菲特」之稱。這個稱呼,足以證明她的「財力」了。但是,在最近的公告中,卻提到了她在股市上的失信行為。趙薇不僅是演員,而且還是個投資家。
但是玩得很「特別」。此前,曾有報導稱,她和丈夫空手套白狼,以51倍的槓桿撬動30億元,之後,又被曝經濟問題,並被點名,處罰他們5年禁入證券市場了。或許因為太紅了,趙薇一直“有恃無恐”,很“任性”,很“天不怕地不怕”。
趙薇被股票交易所禁入股市一案,宋祖德指責趙薇太狂妄!在股市上大肆炒作,把散戶的錢都給搶走了。這是趙薇「收割」的過程,趙薇被罰了十幾萬,不過和她的收入相比,還是差了十萬八千里。趙薇並沒有向股東們賠禮道歉,甚至連賠償都沒有,好像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趙薇於2014年以31億港元收購阿里影業9.81%股權,使其成為阿里影業的第二大股東。而阿里影業的首部電影,也是陳可辛導演,趙薇主演的《親愛的》。當初,趙薇的公公八十歲生日,馬雲就去參加了。阿里在2016年獲得了巨大的收益,趙薇獲得了超過10億的收益,被稱為「巴菲特」。馬雲和趙薇聯手,買下瑞東公司的股份,爆賺了70多億。
從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的一月十一日,趙薇夫婦又減持4億多股阿里影業。黃有龍於2015年五月與史玉柱,馬雲,虞鋒等人一起購買了瑞東的股份。 6月該股開盤當天漲幅超過150%,震動港股市場。
根據公開資料,2017年趙薇夫婦的資產總額達到了57億。趙薇在投資上的巨大成就,曾經一度成為「股市名人」。趙薇與黃有龍的身家曾引起大眾的好奇,其中最讓市場印象深刻的是其以龍薇傳媒收購萬家文化,槓桿超過50倍。眾多投資者在此次收購中損失慘重。
2018年4月11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佈了有關的處罰決定書,稱龍薇傳媒在本次控股權轉讓中,利用萬家文化2017年1月12日、2017年2月16日的公告中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及重大遺漏,龍薇傳媒因國內資本缺乏,相關金融機構的融資尚未獲得批准,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利用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並且貿然對外公佈,對市場和投資者造成了嚴重的誤導。
現在的社會,就是要有一種良好的風氣。這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有的,
這也是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娛樂產業是一個特別的群體,也是國家重點關注的對象。
所以,最近的娛樂圈就像是海嘯一樣,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讓所有人都對娛樂圈失去了信心。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進步。我國的法律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其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但如今,大家對娛樂圈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這也是娛樂圈的一種體現,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風氣也慢慢地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