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青年」孟非個人資料,怎麼從一個裝卸工,到今天的知名主持人的?

2023-12-11孟非

說起咱們熟悉的主持人有很多,可能做到從「印刷工人」「扛水泥」到成為一個知名主持人的可是不多。

這位說的就是江蘇衛視「一哥」孟非,「孟爺爺」

孟非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真是不簡單。沒有接受過專業主持訓練的孟非,硬是憑藉他的機智幽默和深厚的語言功底一路上“大刀闊斧”的學技能,硬是從江蘇電視台一個臨時工,成功躋身一線主持人。

學習期間,文理成績嚴重失調

孟非1971年出生於重慶。

1983年,12歲的孟非因為父親工作的變動,舉家搬遷到了南京。

正值中學的孟非,在上學期間語文的學習那是特別的給他長臉,每次考試就沒有落出過前三名,相反數理化那叫一個慘不忍睹,每次考試三門加起來都抵不上語文一科的成績。

為此,數學老師常常把孟非的父親叫到學校商量對策,也都無濟於事。

上高中的時候,別的同學都是把時間花在大量刷題上,而孟非卻是用來看各種各樣的書籍,這也就是為什麼孟非有著深厚的文學功底了。

雖然學業成績一度另人擔憂,可孟非在除了學習之外的各項表現都特別出色。運動會他積極參加,每次都能拿個獎,學校舉辦的文藝活動他還能當個主持,排個小品。

高考落榜,外出闖蕩受挫,回印刷廠當起了臨時工

毫無懸念,19歲的孟非在高考中落榜了。

他的當年的語文成績僅次於江蘇省文科狀元,但數理化嚴重拖後腿,他妥妥的落榜了。

眼看著孟非將無學可上,父母著急萬分,急忙託人給他報了南京師範大學的大專自考班。

但此時的孟非已經對上學提不起一點的興趣,他一心想要外出闖蕩,在堅持了一個學期後他便輟學南下深圳闖蕩了。

初到深圳,沒經驗沒學歷,處處受挫,眼看著大半個月過去了也沒找到工作。

沒多久身上帶來的錢就花的差不多了,此時的孟非,心一橫,咬牙去做了裝卸工。

每天累得要死要活,還挨包工頭的罵,好在可以當天結算工錢。十幾天后,孟非忍不住懷念起了上學的時光,終於知道沒有知識是萬萬行不通的

隨後收拾行李,返回了南京。

此時的孟非父親是江蘇廣電內部的一位員工,在看到廣電系統印刷廠正在招臨時工,便給孟非報了名。

印刷工再次乾不下去,電視台又當起臨時工

那時印刷廠的工作是一天十小時的流水線作業,稍有手腳慢一會,就會引起別人的埋怨,而且還經常挨訓。

這次工作中的經驗也讓孟非更深信唯有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孟非開始拿起成人高考的學習資料,認真學習了起來。

一次在作業期間,孟非的左手不小心捲到了機器裡,手雖然保住了,可還是受了很嚴重的傷,這次事故也上印刷廠的領導挨了批評,領導和車間的工人都扣除了獎金,從這以後,就有人無故給他穿小鞋。不久後,孟非再一次辭職了。

辭職後的孟非也沒在家閒著啃老,他送水、發傳單、打短工。

孟非的父親再一次託人,給他安排進了江蘇電視台,當起了臨時工。

生性聰明的孟非在電視台華麗的展示起了自己的風采

初進江蘇電視台當臨時工,他是什麼小活都乾。

打掃衛生接電話,慢慢的就是給攝影機充電,再後來熟絡了以後,大家發現他很會說話而且身強力壯的,完全是個扛攝影機的好料,出去拍攝的時候就帶著他。

慢慢的有些關係好的老師就開始有意無意的和孟非說攝影的一些專業性知識,時間長了,大家發現這小子很聰明一學就會。

就這樣,做著臨時工的孟非學會了攝影。

隨著在電視台的熟悉,孟非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特別寫通稿,孟非更是得心應手。

就這樣幾年的歷練下來,孟非在攝影、剪輯、配音,寫稿等一整套流程,孟非一個人就能輕輕鬆鬆的完成。

1994年,孟非參與了《西域風情》的紀錄片攝製,引起了強烈的迴響。

在這一年,孟非的成人自學畢業證書也拿到了,這也為他後來的轉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95年,孟非憑藉自己紮實的文字功底和成熟的業務能力,參與了《飛向亞特蘭大》的拍攝,這部片子讓孟非在台裡一戰成名,並拿到了全國長篇電視專題片評比中的二等獎。

從此以後,孟非在台裡也成了不可缺少的一位人物。

每次台裡開會,能說的孟非講的比領導還多,領導一看,這是一位能調節氣氛的好手啊,正好有一檔欄目,需要的就是這種,現成的主持人的活就交給了孟非。

自此以後,便開始了他一發不可收拾的主持生涯。

直到2010年,孟非開始主持《非誠勿擾》,真正開始了大紅大紫,每天中午看他“侃大山”式的爆笑不斷的主持,成了很多忠實觀眾的必看節目

家庭幸福,女兒亭亭玉立

孟非和妻子中學同學,1997年孟非女兒出生。如今女兒已長成大姑娘,家庭幸福惹人羨慕。

回頭看看孟非這一路,從臨時工到攝影,又從攝影到編導、製片、主持人,每一步他都是兢兢業業。

這種勤奮踏實的態度值得每一位正在迷惘的年輕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