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少年感滿滿的狀態,怎麼也不像快50的人。
據日本媒體報道:“最近播出的兩部新戲,幫助木村拓哉捕獲了不少10後粉絲。”
在《東京大飯店》中,木村拓哉飾演鬱鬱不得志的天才廚師尾花夏樹。
他的經歷相當曲折:曾經任職於法國料理餐廳,甚至擁有準備國宴的資格。可惜上一秒還在為新人廚師救場,下一秒就發生了食材過敏事件。
傲嬌的尾花在接受調查時,不能忍受對方對食物的詆毀,對其重拳出擊。 這一魯莽的舉動不僅讓他丟掉工作,還讓他成為「日本之恥」。
當然,美食熱血番怎麼能讓主角一直消沉下去。
沉寂3年後,偶遇充滿鬥志的同行-女廚師倫子。 兩人摩拳擦掌、招兵買馬,準備開設日本第一的法餐店。
一邊追逐畢生夢想,一邊打造美食王國,還沒有亂七八糟的戀愛線幹擾。 《東京大飯店》屬於復古味很濃的日本職業熱血劇。
雖然劇集設定有老套之處,但燃點與淚點齊飛的劇情還是讓人欲罷不能。從豆瓣8.8的高分來看,觀眾還是很吃這套的。
眾多套路中,最不套路的一點就是尾花夏樹的人設。
他冷面毒舌,脾氣暴躁,但他是個好廚師,也是個外冷內熱的好人。
出於對職業的尊重與熱愛,他從來都不願意將就。他奉行著要不是就不做,就是就做到極致的準則,以能屈能伸的姿態努力生活。
看似吊兒郎當的尾花,其實比誰都在意事業。生活中的散漫隨意,一到了廚房就會自動收斂,以120分的熱情烹調美食。
這樣具備反差萌的角色,反而意外地適合木村拓哉。 暴虐、溫柔、粗糲、細膩、嘴毒、心軟……種種極端的氣質被他演繹得游刃有餘。
他在《教場》中展現了另一面-不怒而威的裁決者。
在嚴苛的警察學校,新來的學員們都略帶期待地等待學習與考核。風間公親(木村拓哉 飾)甫一出場,就自帶威嚴肅穆的氛圍。
很快,學生就嚐到了他的厲害。
風間的口頭禪是:「你退學吧。」經過他的細心排查,會把不適合當警察的人率先清理出隊伍。
那些抱怨他「太恐怖」的學生,也漸漸發現了魔鬼教官用心良苦的一面。而他成為「人間判官」前的隱密往事,也構成了全劇的懸念點。
雖然《教場》請來了一干年輕演員扮演準警察,但小萬的目光還是緊緊鎖定在木村拓哉的身上。
銀髮、眼鏡殺、禁慾制服……木村拓哉的人設和造型也太帶感了吧。
演完《東京大飯店》和《教場》,木村拓哉的職場角色又更新了兩行。
從影近30年,大神幾乎沒演過重複的角色。
1996年,他在《悠長假期》中飾演鋼琴家瀨名。
瀨名在音樂上感知良好,在愛情上卻始終木訥敏感。他一度處於事業和愛情的低潮中,直到他遇到強勢同居的女主角。
後知後覺又優柔寡斷的年下男,在木村拓哉的演繹下多了幾分純澈可愛。
1997年,他出演了《快遞高手》中的紀夫。
因一場意外,紀夫失去了原本的記憶,成為快遞員。
無論是熱血單純的快遞員,或是張揚跋扈的幫派成員,都被「白切黑」的木村拿捏得恰到好處。
同年,他也出演了《戀愛世紀》中的片桐。
雖然是繼《悠長假期》後再次和松隆子合作,但兩人都改變了往日形象。
木村拓哉扮演的廣告公司職員在一連串打擊後逐漸成長,收起了玩世不恭的脾氣。
2004年,《冰上戀人》中的木村又帥了新高度。
這次,他扮演了冰球隊隊長。因為有大量專業動作,他還特意在兩週內學會了冰球運動。
如果你以為他只能Hold住精神小夥類的角色,那就大錯特錯了。近十幾年來,木村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元。
《變革》中銳意改革的日本首相、《腦神探》中古怪的科學家、{b }《南極大陸》中懷抱夢想的科考隊員…逐漸成熟的魅力,幫助他塑造了這些穩重中年人的角色。
根據日媒的不完全統計,出道以來他扮演過20多個不同的職業人,包辦了社會上常見或罕見的各行各業。
在日本,甚至流傳著「木村拓哉效應」。只要他演過什麼行業的角色,該職業的求職率就會大大提升。
歸根究底,還是因為木村的演技過硬,將角色詮釋得令人信服。
「副業」千千萬,本職是演員。
擁有光鮮外表和頂流命運的木村,常常會被認為是“天賦型選手”,其實在天資之外他同樣是默默提升業務水平的“努力型選手{/ b}」。
他15歲就入行出道,成為傑尼斯事務所的藝人,隨後成為男團SMAP中的一員。因為90年代初的偶像經濟冰河期,男團的單曲發售情況並不理想。
於是,SMAP參加了不少綜藝節目混臉熟,其中最知名的是日本富士台的《夢中MORIMORI》。
木村拓哉在節目中努力經營,開創了偶像搞怪表演的先河,也累積了圈內的好評和一定知名度。
功夫不負有心人,SMAP的第12支單曲終於拿下公信榜首位,這個不可複製的偶像團體終於迎來了全盛時代。
偶像時期的木村拓哉,唱跳水平雙雙在線,舞台魅力更是無人能敵。
由於個人氣質加成,他的颱風隨性瀟灑,總是能貢獻散發致命魅力的killing part。
開始演戲之後,木村的演員之路似乎走得很順利。他出演的電視劇在日本神劇top10榜單上佔據了6個,也創造了無數收視神話。
但他其實付出了很多努力,才讓自己看起來毫不費力。日文中,有一個字叫做“一生懸命”,這也是木村的人生信條。
它的意思是:拼盡一切,努力工作。他常用“I will do my best”來提醒自己。
接到新角色時,第一要義是體驗人生:演造型師就去學剪髮;演武士就去學習劍術,演南極科考員就去閱讀相關資料。
無論是片場攝影棚或是採訪現場,他總能很早就到達場地,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配合大家的工作。
拍戲間隙,他不是在鑽研劇本背台詞,就是在向前輩同行請教。
去年,許知遠的《十三邀》採訪了木村拓哉,他在節目中談到自己努力工作的源動力。
「說真的,這種原動力並不是從我自身湧出來的,而是因為現場的每個人都很專業,當我在這樣的工作現場時,那我也得很專業才行。 」
許知遠問自己:木村拓哉是誰?
對觀眾而言,他是德藝雙馨的藝人,是亞洲的頂級偶像,也是屹立多年的流行文化符號。
平成三十年,木村拓哉也紅了三十年。
「從「平成」變成了『令和』。 即使元號改變了,我該做的事情也不會改變,所以我會在每次的現場,發揮自己所能全力以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