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金雞獎頒獎禮後台,作為頒獎嘉賓的倪妮被媒體攔下採訪。 「我沒有作品,沒有底氣,其他人都是(帶著)作品,等我以後提名了給你們做(採訪)哈。”
在那之後的幾年裡,倪妮有過《宸汐緣》《流金歲月》等熱門劇,也在電影《拆彈專家2》裡承擔了戲份並不重的角色,還走上話劇舞台、主演了《么廬洞捌》。倪妮的作品並沒有斷過。
只不過,大眾對倪妮的「有作品」的定義似乎是與「85後小花」區分開來的。從2011年憑藉《金陵十三釵》一夜爆紅之後,倪妮被賦予的「謀女郎」的期待,是像鞏俐、章子怡和周冬雨一樣,在國內外電影節拿大獎、代表中國女性影人在大銀幕上叱吒風雲。
很顯然,倪妮沒有走那條路。因為漂亮,時尚雜誌的封面拍攝從未間斷,出席某個活動就常能因為造型和美貌成為娛樂話題,公開發言裡總是灑脫、樂觀的公眾形像也為她贏得了路人好感。
經典出圈圖之“倪妮撐傘”
幾天前,她主演的電影《漫長的告白》上映,映後交流中有觀眾再次提到沒有作品、沒有底氣這個話題:“你覺得這部電影會成為你的底氣嗎?”
沒有猶豫太久,倪妮的回答是:“當然,這當然是我的底氣了。”
最佳新人之後
倪妮是注定的「謀女郎」。
《金陵十三釵》籌備時,張藝謀對「玉墨」的要求是南京人、會講南京話、會英語,還在讀大學的倪妮符合所有條件,被老師推薦給影片的選角組。然而她卻因為當時在距離學校很遠的市中心無法趕回學校,拒絕了這個許多人渴望的機會。
隔天一早,倪妮看到手機有幾個未接來電,也沒有回應,直到收到簡訊才發現機會並沒有溜走。在後來的訪談裡倪妮回憶當時第一次去見張藝謀的情景,「我也沒有過多表現自己,覺得做多了會起到不好的效果,把你最真實的自己給導演看不就行了。
彼時的倪妮對當演員、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這件事沒有太多概念。專業是播音主持的倪妮大一就開始在外企實習,希望自己畢業後能成為一名普通的外企白領,當明星的想法只在幼兒園時期閃過,“長大後就不太想展示自己,想做一些偏幕後的工作。
但當機會到來的時候,倪妮還是牢牢地抓住了。熬過長達兩年半的秘密訓練,電影開拍時倪妮經常因為怕自己的表演不到位、戲出不來影響拍攝而壓力巨大,但從最後結果來看,倪妮所付出的一切都得到了回饋。
2011年末《金陵十三釵》上映,觀眾立刻記住了穿著旗袍風情萬種但又有力量的“玉墨”,影片拿到了近6億的票房成績,在那個年代已經是商業維度上成功的作品了。而「謀女郎」倪妮,從一個普通的大學生也瞬間成為媒體和輿論的焦點。
「目標嗎?我說了很多次,就是成為一個好演員。」2012年倪妮在一檔節目裡如是說道。而當被問到起點這麼高,會不會擔心之後失去名和利時,倪妮的回答也很清醒:「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彼時的倪妮想要的並不是成為女明星的名和利,只是“開心”:“我自己開心,身邊的人也開心。”
成為一個開心的人和成為一個好演員,這兩件事在倪妮的理解裡並不矛盾。 《金陵十三釵》讓她拿到了第6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新演員,在《南都娛樂周刊》的“四小花旦”評選活動中,她與Angelababy、楊冪及劉詩詩被評為內地新“四小花旦」。
2013年,倪妮主演的《殺戒》《我想和你好好的》《等風來》三部電影作品上映,只是票房和口碑都不溫不火,倪妮在採訪裡說:「新人嘛,就是要接受錘鍊。
只不過倪妮的錘鍊期並不短。 2014年《匆匆那年》上映,也拿到了僅6億的票房成績,在提起這部電影的時候,人們很難用「出彩」來形容主演倪妮。在那個青春片盛行的年代,女性在電影裡承擔的更多是被傷害、被懷念的功能,與大銀幕大女主角相差甚遠。
而「方壕」這個角色在倪妮看來,也是和自己性格差別較大的,方蘋執拗偏執,而倪妮灑脫,從未在媒體採訪中渲染對於演員職業的焦慮感。之後她主演的《曼哈頓愛情故事》《新娘大作戰》上映,倪妮在片中的表現依然沒有讓觀眾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謀女郎」的光環沒有延續下來,但倪妮並沒有放棄「成為一個好演員」。
被漂亮「耽誤」的演員
2016年,電影《雪暴》在長白山開拍,倪妮搭檔張震,在冰天雪地的艱難拍攝環境下,出演一個戲份並不重的「綠葉」。入戲的時候會忘記身上貼的暖寶寶,拍完才發現皮膚已經被灼傷了,還在片場觀察張震的表演,希望自己能給到對手不錯的反應有“掏空自己”的感覺——在在倪妮的視角裡,每一部戲她都在努力成為一個好的演員。
2018年《天盛長歌》上映,大銀幕出身的倪妮終於拍了電視劇。在之後的兩年裡,倪妮主演的《宸汐緣》和《流金歲月》上映,話題和討論沒有間斷過,但到了倪妮身上,聲音總是圍繞著她的漂亮與明艷 。
打開倪妮的百度百科,各大時尚雜誌的寫真篇幅遠超過她電影、電視劇的篇幅,晚禮服造型、穿搭出圈上熱搜,活動中的一句脫口而出「寶貝兒」就能讓倪妮成為網友們討論的焦點。漂亮已經成了一般大眾提到她時的第一反應,並且日漸模糊掉她演員的身份。
倪妮的造型很容易登上熱搜
「你有作品上了,大家的關注點還是在你美不美,我心裡感覺又是這樣……有一點失落。」在澎湃新聞的報道裡,倪妮是警惕美女這件事的,「我知道,每次我這麼說,記者總說你是不是謙虛啊? 但是我真的從來都沒有覺得自己是一個明豔的,美到毫無缺點的大美人。
「我演過電影也演過電視劇,很飽和,很疲憊,不知道怎麼演。下一部戲,演難過是這樣,演開心還是那樣,沒有進步。我想突破,看看自己有哪些可能性。而演話劇,是因為她想學習新的表演方式,加強感受、肢體和台詞。 “我得打破自己,這是30歲之後要做的事。”
在《么么洞捌》裡,倪妮穿著旗袍站在舞台的燈光下,像「玉墨」一樣迷人。導演賴聲川說從影視演員到話劇,倪妮很容易跨過來了,但這個「容易」來自於她的用功。 “她真的非常非常努力,從第一天開始就把自己當成一個新人。”
而在《么么洞捌》演了多場、見到更多的觀眾後,微博熱搜還是停留在倪妮的美貌與氣質。美女的形象深入人心、被無限捕捉放大,在倪妮看來是會削弱演員本職的形象。 “讓大家覺得好像我只會用這個東西來吸引目光”,這不是演員倪妮想要的。
「我真的愛這件事,愛當演員,而且我非常對得起這件事,我走的每一步沒有偷懶。」在2020年的一次採訪裡,被問到作品褒貶不一的問題,倪妮的回答依舊堅定。在她看來,入行快十年,接受不同的評價聲音都太正常了,重要的是她自己知道,當時的某部作品雖然沒有處理得很完美,但每一次她都沒有偷懶。
“我始終覺得做任何事情得有自己的喜愛。”
從電視劇回到電影,演出《漫長的告白》這樣一部文藝片,或許也是倪妮的「喜愛」。在公開報道裡,導演張律和倪妮第一次見面,只聊了二三十分鐘,就覺得主角「阿川」就是她了。 “我說那咱們就做唄,她說沒問題,輕描淡寫地定下來了。”
電影裡,倪妮唱歌、跳探戈,穿著色系簡單的衣服,看起來淡淡地,但一舉一動還是帶著特屬於她的風情。喜歡的觀眾依然執著於她的顏值和氣質,不喜歡的觀眾說「倪妮演什麼都差不多」。
導演張律曾被問到怎麼評價倪妮,他給了灑脫、帥氣和王者風範三個字。這也是典型的,大眾對於倪妮的認知。
或許對倪妮來說,她並不需要「謀女郎」的光環,也不用像許多女演員一樣執念於影后的加持——倪妮本人,就是她的作品。
這也是典型的,大眾對於倪妮的認知。現在的倪妮,或許不需要「謀女郎」的光環,也不用像許多女演員一樣執念於影后的加持——倪妮本人,就是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