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文女王:用心輔佐三代帝王,大清最傑出的女政治家

2024-12-20孝莊文皇后

清朝初年,大清王朝和蒙古科爾沁部聯姻是舊俗。大清王朝為了借助蒙古科爾沁部的力量鞏固皇權,而蒙古科爾沁部則藉助大清王朝日漸昌盛。清太宗皇太極就娶了蒙古科爾沁部的姑娘為皇后。這位皇后是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斯之女博爾濟吉特·哲哲。但她卻只生了三個女兒,即溫莊固倫公主,端靖固倫公主以及端貞固倫公主。蒙古科爾沁部害怕皇權別落,故又將哲哲的親侄女,科爾沁貝勒博爾濟吉特·布和之女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為妃。

孝莊文皇后

天命十年,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嫁給了後金汗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

天命十一年,大汗努爾哈赤駕崩,皇八子皇太極即汗位。天聰初年,大福晉博爾濟吉特·哲哲被冊封為大妃,稱中宮大福晉。側福晉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也被封為西側妃,即西宮福晉,地位僅次於姑姑哲哲。

孝莊文皇后

天聰三年,西宮福晉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生皇四女固倫雍穆長公主。天聰六年,西宮福晉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生皇五女固倫淑慧長公主。翌年生皇七女固倫淑哲長公主。

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極在盛京正式稱帝,冊封崇德五宮后妃,也稱五大福晉。清太宗皇太極冊立中宮大福晉博爾濟吉特·哲哲為清寧宮中宮皇后,東大福晉博爾濟吉特·海蘭珠為關雎宮宸妃,西大福晉博爾濟吉特·娜木鐘為麟趾宮貴妃,東側福晉博爾濟吉特·巴特瑪璪為衍慶宮淑妃,西側福晉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為永福宮莊妃。

孝莊文皇后

崇德三年,莊妃博濟吉特·布木布泰在永福宮誕下皇九子愛新覺羅·福臨。在清軍入關前,莊妃博濟吉特·布木布泰還曾勸降洪承疇的故事也廣為流傳。

崇德八年,清太宗皇太極突然駕崩,皇位空懸。睿親王多爾袞和肅親王豪格競爭激烈。後來,在各方勢力的政治勢力以及莊妃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的機智和努力下,六歲的皇九子福臨順利登基,是為順治帝。至此,莊妃博濟吉特·布木布泰被尊為皇太后。

孝莊文皇后

順治十八年,順治皇帝駕崩,八歲的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登基稱帝,是為康熙帝。皇太后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被冊封為太皇太后。

康熙二十六年,太皇太后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病危,清聖祖康熙帝連續三十餘天一直在慈寧宮侍奉。後來,太皇太后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還是以七十五歲的高齡在慈寧宮壽終正寢,諫孝莊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