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婚嫁給楊亞洲的倪萍,經歷兩段失敗的婚姻,如今苦盡甘來也有遺憾

2023-05-24倪萍

在中央台的主持人隊伍裡,倪萍是個很特別的存在。

她笑容親切,舉止端莊,她站在那裡,就是台上的定海神針。

倪萍

曾經趙本山一句“倪萍是我的夢中情人”,說出了多少男性觀眾的心聲。

觀眾眼中的倪萍,會演戲,會主持,會畫畫,會寫書,樣樣精通,是個全才。

鮮有人知的是,倪萍經歷了常人不曾知曉的磨難,才有了今天的樣子。

倪萍

無怪乎她曾公開說:“如果有來生,我既不要父母,也不要孩子,更不要家庭。”

了解了倪萍的人生歷程,你就知道,她說這話,完全不意外。

倪萍

{不}01{/否}

倪萍是山東人,1959年出生在威海一個普通的家庭。

幼時的倪萍,在父母的爭吵聲中咿呀學語,學會了叫爸爸叫媽媽。

可是她奶聲奶氣的呼喚聲,並沒有換來父母的笑臉。他們為各種瑣事爭吵,根本無暇顧及女兒。

生活清苦,日子一地雞毛,早就消磨了夫妻感情,最終,他們分開了。

倪萍

2歲的倪萍,被送到姥姥身邊。

所幸,姥姥給了倪萍全部的關愛。

她雖然沒上學不識字,但她用自己半生的智慧,教育、引導、影響著倪萍。

她既當爹又當媽,既是姥姥,又是她的「大姊姊」。

1979年,20歲的倪萍考上了山東藝術學校。

倪萍

這一年,她做了人生中第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把隨父親的劉姓,改為隨母姓倪。

倪萍形像很不錯,她個子高挑,一笑露出八顆牙,讓人覺得很親切。

加上她學習認真性格又隨和,剛上藝校不久,她就擔綱女一號,主演了電影《女兵》。

畢業後,倪萍被分到山東話劇院,不到兩年就被評為國家二級演員。

倪萍

在這裡,倪萍遇見了她的第一段婚姻。

那個他,是話劇院的同事。兩人年紀相仿,個性也差不多,都是踏實本分的演員。

如果沒有那次機會,倪萍可能會在話劇院工作到退休,這段婚姻可能也白頭到老。

倪萍

1988年,倪萍因表現出色,被調到中央台做主持人。

新平台新環境,倪萍忙著適應新工作,丈夫在老家,異地婚姻漸漸出現裂痕。

道不同不相為謀,她和丈夫和平分開了。

這之後,倪萍的事業開始穩定上升。

她先主持了《綜藝大觀》,因為親和的形象深受觀眾喜愛,台裡又讓她主持春晚。

倪萍

在這段期間,倪萍和小品演員郭達互生情愫,走到了一起。

可是身邊所有親戚朋友,都「瞧不上」郭達的長相。

確實,30出頭的倪萍,颱風歷練出來了,人也更大方自信,她雖不是女明星,但比女明星更具知性美。

和郭達站在一起,確實不般配。

倪萍

這段戀情在眾人一致反對聲中,悄無聲息地結束。

之後倪萍一心放在工作上,因為工作,她認識了陳凱歌。

年輕時的陳凱歌,長相帥氣,又有才氣,很快就吸引到倪萍。

但這段感情,是倪萍所有情緒經驗中,最沒有尊嚴的一段時光。

倪萍

{不}02{/否}

那幾年的陳凱歌,執導了讓他揚名國際的《霸王別姬》,以及《邊走邊唱》《風月》等多部影片。

工作繁忙的他,和倪萍是異地戀。

倪萍在電視台,工作相對穩定,時間也更充裕,雖然沒領證沒過門,但她承擔了一個媳婦的所有責任。

平時老人家有個頭痛腦熱,倪萍噓寒問暖,陪老人家說話,解開悶。

倪萍

陳父生病,陳凱歌在劇組走不開,也是倪萍守在病床前照顧老人。

她沒有去想,這是不是自己該做的,她只知道,替陳凱歌分擔一點,他就能更心無旁騖地工作。

可是她沒有預料到,陳凱歌身上的才氣,能吸引到她,也能吸引別人。

陳父過世,陳凱歌回家奔喪,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他的新女友陳紅。

倪萍

多麼諷刺的一幕,這成了倪萍心裡最深的痛。

後來她在書裡寫「那是一段沒有尊嚴、沒有自我的日子。如果有人一千次地問,我還是會一千零一次地告訴他這個答案」。

低到塵埃的付出,不是愛,也換不來尊重。

倪萍

心灰意冷的倪萍,消沉了一段時間,接受了王文瀾的告白。

王文瀾是攝影師,和倪萍算是同行。

尤其他知道倪萍和姥姥感情深厚,他特地為老人修了個四合院,讓老人住得更舒適。

這個舉動,讓倪萍徹底淪陷。

從小,她和姥姥相依為命,她既是外孫女,也是姥姥的女兒。

姥姥也喜歡王文瀾,這讓倪萍更放心把自己的後半生交給這個男人。

倪萍

1999年,40歲的倪萍生下了兒子虎子。

可是兒子先天性白內障,夫妻倆開始了帶兒子四處求醫的日子。

曾經的體貼、溫柔,被奔波不定的生活消磨得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互相埋怨。

倪萍

2004年,倪萍打聽到國外的科技可以讓兒子恢復眼睛,她毫不猶豫決定出國。

王文瀾覺得這是做無用功,都已經這樣了,還折騰什麼呢?

對兒子疾病的看法不同,也是對生活對婚姻的分歧。

倪萍毅然決然地帶著兒子辦好手續,坐上了飛機,她和王文瀾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這之後,倪萍開始了獨自撫養兒子、帶著兒子四處看病的孤單生活。

倪萍

和王文瀾離婚後,倪萍原本沒想過再走進婚姻,但好友楊亞洲的鼓勵與關心,讓她又有了些許期待。

楊亞洲和倪萍是認識多年的好朋友。

當年《美麗的大腳》讓倪萍奪得金雞獎最佳女主角,該片的導演,正是楊亞洲。

倪萍

人到中年,兩人都經歷了不幸的婚姻,都帶著一個孩子。

相似的經歷,相同的遭遇,讓他們更珍惜生命中那點亮光。

沒有山盟海誓,沒有豪言壯語,兩人走到一起,低調地領了證,湊成一個新家。

漂泊半生,和楊亞洲在一起,倪萍才終於覺得自己安定下來了。

倪萍

兒子經過多年的治療,也恢復得很好。

在書裡,倪萍寫每次都送兒子去複查,都像上刑場。

直至聽到醫生那句“恢復得很好,等結婚再來複查吧”,她喜極而泣。

倪萍

遺憾的是,姥姥永遠聽不到這個好消息了。

99歲的姥姥,和倪萍在一起生活了50年,祖孫倆緣盡於此。

如今,兒子長到了一公尺九七,是個帥小夥。

倪萍之前因為生病發福的身形,如今也變得苗條勻稱。

倪萍

她用自己的經歷,實踐了姥姥的話“靠山山倒,靠人人老,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不扶不起來。”

姥姥是倪萍的人生導師,是她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經歷不幸的童年,幾次不順利的戀情,倪萍終於收穫了幸福。

也希望她有生的日子,平安,喜樂。

倪萍